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泡發食物有毒、輸液能防腦卒中……

  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謠言一: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

  今年國慶期間,我國多地出現明顯降溫,中東部部分地區降溫超過12攝氏度,河南老君山、白雲山等景區還出現了降雪。朋友圈開始流傳:「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今年將是2008年以來最冷的一年」「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

  真相: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不是通過幾次降雪就能判斷出來的。

  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翟羽解釋道,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當溫度偏低現象的持續時間達到一定程度時,我們就稱之為一次拉尼娜事件。

  「不論是冷冬還是暖冬,都是有利有弊的。比如,暖冬有利於空氣中細菌、病毒的生存,增加了我們生病的機率。而且由於氣溫較高,降雪概率大大降低,導致天氣格外乾燥。同時,土壤中的蟲卵更容易越冬繁殖,或導致大面積的蟲災出現,不利於農業生產。不過,由於氣溫沒有那麼寒冷,我們供暖的需求就會相對減少,有利於節約能源。」翟羽說。

  翟羽介紹,心腦血管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在冬季,尤其是在氣溫驟降或者特別寒冷的時候,發病率就會大大增加。所以,冷冬期間需要特別關注這些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問題。

  謠言二: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

  近日,「酸湯子」中毒事件發生,讓米酵菌酸這個原本人們不太熟悉的東西,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很多人因此開始擔心各種被泡過的食物的安全性,拒絕一切浸泡過的食物,生怕中招。

  真相:並非所有被浸泡過的食物都含有米酵菌酸,大可不必因此拒絕一切浸泡食物。對於某些可能產生米酵菌酸的食物,只要浸泡時間合理,就可避免中毒,無需過度擔心。

  公共營養師薛慶鑫表示,下面這幾種食物都有可能產生米酵菌酸,要想避免中毒,合理浸泡和食用非常關鍵。黑木耳的浸泡時間建議不超過4小時,水溫不超過30攝氏度。有實驗表明,泡發超過6小時,黑木耳的邊緣就會開裂,不僅嚴重影響木耳的品質,也使木耳更易受到微生物汙染。

  河粉、米粉在熱水中的浸泡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食用前需再用沸水煮1分鐘至2分鐘。如果嫌麻煩可直接用冷水泡,那麼就得泡4個小時。

  謠言三:輸液能預防腦卒中

  很多中老年人認為,季節交替時,去醫院輸液可以通血管。於是,一入冬很多人就去醫院輸液,希望以此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腦卒中。

  真相: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飛表示,腦卒中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俗稱,有些人認為每年輸液通血管可以預防腦血管病,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急性腦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腦血管病以及腦出血。頭頸部血管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狹窄閉塞或房顫,都可以導致缺血性腦血管病,而腦出血是由於腦部血管破裂導致的。

  這些中老年人去醫院輸的藥物,多是有「活血」作用的中成藥,對於控制血管的狹窄以及血栓形成並無效果。此外,輸液的「活血」作用也非常短暫,停止輸液就沒有效果了,而我們不可能天天輸液。

  那麼,怎麼才能預防腦血管病?

  首先,需要控制造成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以及吸菸、飲酒、肥胖、不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只有全面控制好這些危險因素,我們才能預防腦卒中,降低罹患腦卒中的風險。

  其次,中老年群體應定期進行腦卒中的篩查,通過做超聲檢查明確是否存在頸部血管、腦部血管狹窄,通過做心電圖明確是否存在房顫等問題。

  醫生會根據病人腦卒中篩查的結果,為其制定預防方案。這個方案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合理的膳食調整。同時,患者應按醫囑服用相應的預防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及他汀類降脂藥物。

  謠言四: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初秋的第一杯奶茶」火了,一種說法也開始在朋友圈瘋轉: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的健康。

  真相:任何「拋開計量談毒性」的行為都不科學。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只要不多吃,對健康的影響就是可控的,關鍵是要控制量。

  吉化集團公司總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沈迎建表示,含有反式脂肪酸是奶茶被詬病的主要原因。據媒體報導,根據來源反式脂肪酸可被分為天然和人工兩種,我們通常所說的反式脂肪酸,是指人工反式脂肪酸。

  目前,人們對反式脂肪酸存在一定的誤解,實際上反式脂肪酸並不屬於非法添加物質,也非食品添加劑,而是食品企業生產部分氫化脂肪時產生的一種衍生物,當以氫化脂肪作為原料或輔料生產食品時,產品中就會帶有反式脂肪酸。

  沈迎建說,反式脂肪酸對健康的危害,要看究竟吃了多少。世界衛生組織(WHO)2003年建議,人體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應低於1%。而2013年發布的《中國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攝入水平及風險評估報告》顯示,我國居民通過膳食攝入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僅為0.16%,像北京、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僅為0.34%,僅有0.4%的城市居民攝入量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值。也就是說,多數人日常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都沒有超過建議標準。

  謠言五:瓜果飄香是因注射了甜蜜素

  秋天的可愛,除了秋高氣爽,還有瓜果飄香。但有不少人發現,現在的水果好像比10年前的水果更甜了,甚至最近有傳言稱,這是果農為了讓水果能賣個好價錢,往水果裡注射甜蜜素來增加甜度。這是真的嗎?

  真相:甜蜜素是一種無營養甜味劑,是國際通用的食品添加劑。它價格便宜,是蔗糖價格的1/3,但甜度卻是蔗糖甜度的30倍至40倍,於是它被廣泛應用於飲料、甜品、果汁等食物的加工領域中。

  首先要明確的是,甜蜜素的使用只要是在規定範圍內,是不會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其次,「果農往水果裡打甜蜜素來優化其口感」這個事兒,是不太可能發生的。為啥呢?

  要知道,在水果表面打甜蜜素,絲毫不會對水果的甜度產生任何影響。這是因為甜蜜素溶於水但不溶於油脂,即便是在水果表面噴灑甜蜜素,甜蜜素也不會進入到水果內部,也就不存在增加甜度的可能性。

  如果商販想要通過注射的方式給水果增甜,那就需要對水果進行全方位注射,先不說費時費力,單這個操作本身,就會使水果的細胞壁遭到破壞,加速水果的腐爛。換句話說,對於果農和水果商販來說,無論是在哪一個環節給水果注射甜蜜素,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既然不存在被注射甜蜜素一說,那水果咋越來越甜呢?

  水果中的糖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其中果糖的甜度最高,其次是蔗糖,最後是葡萄糖。不同的水果中,這3種成分的含量是不同的,比如蘋果以果糖為主,桃子、甘蔗就以蔗糖為主,而水果的含糖種類和數量決定了不同水果口感的差異。

  另外,果實甜度的高低,與植物葉子的品質關係較大。因為植物的葉子是執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在光合作用中,它的重要任務是製造葡萄醣、碳水化合物、各類有機酸等物質。植物在生長階段擁有的高效能葉子越多,製造的養份越多,樹體儲存養份的效能越高,果實的品質就會得到相應提升。

  隨著種植科學的不斷突破和創新發展,植物生長的各個有利條件得到了更全面的提升和保證,水果的品質和口感,自然也隨之得到了提高。

本報記者 張 蘊

相關焦點

  • 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原標題: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10月天氣轉涼 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
    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泡發食物有毒、輸液能防腦卒中……10月...
    原標題:今冬是60年來最冷冬天、泡發食物有毒、輸液能防腦卒中……10月天氣轉涼,這些謠言卻在持續升溫10月已過,2020年也逐漸步入尾聲,但各種傳言似乎並不消停:今冬將現60年來最冷冬天、吃泡發食物就會引起中毒、輸液能預防腦中風、奶茶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瓜果香甜是因為加了甜蜜素……這些傳聞究竟是真是假?
  • ...隨著北半球氣溫轉涼,秋冬降臨,歐洲多個國家單日新增病例持續...
    【中疾控原副主任楊功煥:全球疫情第二次發作已拉開序幕】隨著北半球氣溫轉涼,秋冬降臨,歐洲多個國家單日新增病例持續創新高。在亞洲,印度、尼泊爾等國疫情讓人擔憂,而美國單日新增病例則一直在高位徘徊不下。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楊功煥11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新冠疫情秋冬季反彈已經開始,第二波疫情的發作已拉開序幕。
  • 天氣轉涼簡短關心人的句子
    1.天氣轉涼,送你一條神奇的簡訊,它具有「防寒保暖」之功效,凡是收到之人,寒風吹不到,感冒夠不著,如果轉發效果更加,快快行動吧。2.天一冷,祝福到,說來說去還是朋友好,牽掛時時圍你繞,如今天涼氣溫降,問候馬上就送到,雖然無法送外套,溫暖的話語少不了,願你身體健康心情好!
  • 這些都是謠言,貴州人別轉了
    目前,朱某某因散布謠言被公安機關處以10日行政拘留。當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備受關注,各種各樣的消息鋪天蓋地,相關部門積極發布各種信息的同時,也有不少謠言在網上流傳。下面這些消息已被證實為謠言↓↓謠言:鍾南山親自迎接美藥企老總?網傳「吉利德公司研發出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的藥物,鍾南山院士在機場迎接吉利德公司老總」。
  • 天氣轉涼需要注意什麼?
    天氣轉涼需要注意什麼?時間:2018-08-27 20: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九月份還會熱嗎? 天氣轉涼需要注意什麼? 馬上九月份就要到來了,九月也是開學的日子,很多人擔心九月還是會熱,那麼2018年九月份還會熱嗎?
  • 《九條命》熱映 口碑持續升溫走高
    越來越多的觀眾被這個腦洞大開、輕鬆幽默又不失溫情感動的故事吸引,口碑也在普遍一致的好評中持續升溫走高。  喜劇電影《九條命》由巴裡·索南菲爾德(《黑衣人》導演)執導,講述了身為霸道總裁的男主角某一天突然中了魔咒變成了一隻寵物貓,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從而鬧出了一系列爆笑鬧劇的故事。
  • 「謠言粉碎機」復興號與和諧號飆車?這些都是謠言,別信!
    EB流感10分鐘就能侵入人體,加拿大發現的15億光年外重複無線電波是外星人發來的,某研究院發明了治癒愛滋病毒的藥物……一月份,在大風降溫影響下,人們被凍得瑟瑟發抖。然而,謠言的熱度卻並沒有因天氣的寒冷而消減,反而打上了科學的主意。
  • 深晚報導|未來一周深圳明顯轉涼,最低氣溫約16℃
    不過,新一輪冷空氣在 26 日晚來襲,未來一周受不斷補充的冷空氣影響,深圳晴天到多雲,空氣乾燥;氣溫明顯下降,早晚明顯轉涼;偏北風加大,沿海、海區、高地有 7 級左右陣風。深圳市氣象臺提醒,未來一周天氣明顯轉涼,市民要注意添衣保暖,預防感冒等疾病。空氣持續乾燥,森林火險黃色預警信號持續生效中,居家和戶外須加強用火安全。此外,未來一周北風加大,沿海、海區和高地最大陣風可達 7 級左右,市民要妥善安置好陽臺物品,在沿海、海區及高地活動注意安全。
  • 農村俗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啥意思?白露後轉涼了嗎?
    農村老人常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什麼意思?白露過後空氣轉涼了嗎?如今現在這個階段處暑已經到來,並且炎熱三伏天已經結束。但是我們現在依然感覺到天氣還是那麼炎熱,這是三伏天過後天氣回溫的秋老虎在作怪。在我國每年三伏天以後都有一周甚至兩個月的秋老虎天氣。這時候白天氣溫回到35℃以上,這種天氣絲毫不亞於三伏天。因此從夏至開始到現在的處暑。
  • 天氣轉涼 當心被隱翅蟲叮咬
    近段時間天氣轉涼,隱翅蟲進入活躍期,隱翅蟲傷人事件也頻繁發生。前幾天,西科大的小許被小蟲咬了一下,起初小許並沒在意,直到第三天雙眼浮腫,脖子開始紅腫,又痛又癢,被咬傷口處出現水泡並流出膿液。經醫生診斷,咬傷他的毒蟲叫隱翅蟲。
  • 2018天氣變涼問候語祝福語簡短 天氣變冷溫馨提示語大全
    2、天氣變涼問候語祝福語:天氣轉涼,多加衣服多暖炕。季節降溫,多吃蔬菜少吃葷。預防感冒,睡覺加被很重要。注意保健,食粥吃蒜很關鍵。天氣轉涼,季節降溫,祝福朋友注意季節變化,保重身體健康。3、天氣變涼問候語祝福語:天涼了,我的問候和關懷送給你的也更暖了。不要忘記了晚上多蓋點被子,早上起來多穿點衣服,也不要忘了還有我關懷著你呢!
  • 白露——天氣轉涼 露重草白(節氣·物候)
    白露前後,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稱「白露」。古人用五行解釋說:「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也很通。
  • 雙語:「漢語熱」在印度持續升溫
    「皮皮蝦,我們走」「微信紅包」「無現金支付」等等這些風靡中國的這些網際網路現象以及網絡流行語正成為印度漢語教科書的內容。據新華社12月21日報導,印度的教師正努力學習這些內容,以滿足持續升溫的漢語學習熱情。
  • 這些暴雨中的謠言不能再坑人了!
    今年第8號颱風「瑪莉亞」(強颱風級)的中心於7月11日9時10分前後在福建省連江縣黃岐半島沿海登陸,受「瑪莉亞」影響,多地遭遇了暴雨天氣。  暴雨來了,各種謠言也在朋友圈、微博頻繁熱傳,你可千萬不要信!
  • 經濟放緩壓力持續升溫 金價跌勢幅度不大
    基本面上,目前支撐金價的因素仍然有很多,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持續升溫,而各國央行寬鬆的預期也在升溫,這些因素會在中期給金價繼續上漲的動力。黃金價格昨日延續高位回落修正,日圖中陰線收低,最高反彈1658承壓,最低下行至1632.盤中進入高位拉鋸震蕩,隔日開盤即下跌延續,刷新1625低點。
  • 疫情期間,要防止自己發的、轉的內容是謠言
    可能有的朋友說了,我怎麼會發謠言呢?實際情況是現在已經有不少人因為發疫情謠言被抓了。。。。。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並非主觀要造謠,而是把自己聽說的,在微信中看到的發了出去,結果成謠言了。一、為了戰勝疫情,官方是認真的有朋友說了就幾句話有啥大不了的,還謠言?如果正常時期幾句無關厲害的話確實沒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