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著84年相機生產歷史的奧林巴斯宣布將其相機部門出售,公告信息顯示,奧林巴斯的相機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
打敗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跨界。造成這一結果的真正原因不在於奧林巴斯,而在於手機拍照如此方便,成像質量可達到較高水平的今天,給數位相機留下的空間越來越小。在奧林巴斯之前柯達等早已經宣布退出相機市場。目前在相機市場僅剩下佳能、索尼、尼康等品牌。
奧林巴斯最終妥協
奧林巴斯創立於1919年,在去年時成為「百年企業」。其在日本成功地將顯微鏡商品化,是精密、光學技術的代表企業之一,事業領域包括醫療、影像、生命科學產業三大業務領域。
圖片來源:攝圖網
自1936年起,奧林巴斯推出Zuiko系列相機,正式打入相機市場。1972年,品牌發售OM系列,主打輕巧的單鏡反光相機;1991年,品牌又引入自動對焦的輕便相機Infinity Stylus系列。直至1996年,奧林巴斯 進入數碼年代,推出首部數位相機。除了相機業務之外,奧林巴斯近年主力發展科研及醫療用品,例如顯微鏡、內窺鏡等。
醫療業務營收已佔奧林巴斯總營收的八成,早在幾年前,奧林巴斯已經陸續關停相關的映像業務。如2018年,奧林巴斯(深圳)工業有限公司宣布停止生產運營工作,當時公司最高負責人小松享表示,由於設備老化、業務難以外銷等諸多原因,集團內部不得不做出停工停產的決定。2019年奧林巴斯出售了負責數位相機生產的中國子公司,隨後在今年5月,奧林巴斯宣布退出韓國相機市場。
而在6月24日,奧林巴斯發布公告:日前,奧林巴斯股份公司與日本產業合作夥伴股份公司(以下稱JIP)籤署了映像事業轉讓意向確認書,宣布將數位相機和IC錄音筆為代表的映像業務轉讓給JIP。具體細節仍在商定中,計劃於今年9月30日之前達成協議,並於今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交易。該公司稱,極其嚴峻的數位相機市場已不再盈利,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是主要因素之一。映像事業在過去3年中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根據奧林巴斯公告,對於後續的售後服務,「映像事業在中國將繼續像往常一樣開展業務。銷售、服務以及市場部門將齊心協力推出能夠滿足客戶興趣的提案和新產品。」公告還稱,衷心感謝大家對奧林巴斯產品的支持以及對攝影的熱情。我們相信,此次轉讓協議對維持品牌資產、技術和產品價值而言是正確的一步,同時對多年來支持奧林巴斯產品的新老客戶及攝影愛好者來說也是最好的選擇。
根據公開資料,接手奧林巴斯映像業務的JIP此前還接手了索尼的PC品牌VAIO。
退出相機業務後,奧林巴斯將主攻醫療器械。
尼康影像業務收入跌幅超20%
就在本月初,尼康交出了一份全面退步的「成績單」。
據尼康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財務數據顯示,過去一個財年尼康總營收為59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81億元),同比減少16.6%;營業利潤為67.5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3億元),同比暴跌91%。
作為尼康的重要業務組成,影像業務收入同比大減23.7%,且實現虧損17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另外,精密設備、醫療保健和工業設備等方面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跌幅。
相機市場持續萎縮,從尼康的銷量數據便可窺見一斑。
在該財年中,尼康總計售出162萬臺可換鏡頭相機、265萬支鏡頭和84萬臺便攜型數位相機,銷量同比分別下滑21.4%、16.4%和47.5%。
尼康將營收、銷量下滑的原因歸咎於市場低迷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但主要因素仍然在於智慧型手機對於整個數位相機產業的劇烈衝擊。
至於下一個財年的預期,尼康沒有分享太多信息,因為疫情所造成的響尚不確定。尼康指出,今年4月和5月,其影像產品業務的銷售額同比大幅下降,在嚴峻的商業環境中繼續發展,連續第二個財政年度出現赤字是不可避免的。
圖片來源:攝圖網
另一品牌佳能影像業務雖有亮點但整體仍出於下滑趨勢。據佳能集團發布的2019年度財報,其營業額為35932.99億日元,同比降低9.1%。佳能影像系統業務領域,可換鏡數位相機中面向愛好者的單眼相機新產品受到追捧,銷售增長勢頭強勁,在持續擴大的全畫幅專微市場,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到2019年年初不斷投入的新產品,在銷售方面表現搶眼。但因以入門機型為主的市場持續萎縮,使得整體銷售臺數相比2018年有所下降。
早在2019年初,佳能CEO Fujio Mitarai就警告稱,數位相機業將持續下滑,大約2021年左右將達到歷史最低點,整體萎縮50%左右。
Fujio Mitarai指出,越來越多人習慣使用智慧型手機記錄美好時刻。他認為,雖然全畫幅無反在繁榮,但這只是為了部分取代笨重單反而已,並非是吸引更多的用戶遷移到數位相機市場。
Mitarai坦承,佳能的數位相機業務在過去幾年每年以10%的速度衰退,整個市場的可換鏡頭相機需求約1000萬臺。
為了彌補損失,佳能計劃遷移更多精力到企業級、工業級用戶上,比如監控、醫療等影像領域。
你多久沒用相機拍照了?
全球數位相機需求持續萎縮
得益於技術進步,手機的拍照性能近幾年突飛猛進,從原來的幾十萬像素,發展到現在最高1億像素,傳感器的尺寸也越做越大,手機拍照性能的提升,使得很多傳統的數位照相機落在牆角吃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手機相機已經完全夠用了。
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CIPA)公布的2019年相機銷售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數位相機出貨量同比減少了21.7%,降至1521萬部。
實際上隨著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數位相機需求不斷縮水,其銷量在2010達到頂峰後不斷走低。CIPA數據顯示,2010年數位相機銷量超過1.21億臺,到2019年全年銷量僅有1521萬臺,不僅同比減少21.7%,更是較2010年銷量減少了87%。
從單月數據來看,在2017年時,平均每個月的銷量在200萬臺左右, 2018年則降到了160萬臺左右,到了2019年進一步降到了130萬臺左右。
從相機的機型構成來看,2019年,卡片機銷量減少22%,降至675萬部;單眼相機減少32%,降至450萬部;此外,無反相機銷量為395萬部,佔整體的26%,雖然銷量也在下降,但是總體佔比提升了不少。
至於利潤,單反銷量下跌32%,利潤則是下跌了28%;微單相機銷量下跌10%,利潤反而卻增長了6%。目前尼康、佳能都在籌劃新一代的微單產品線,相信也會刺激整個相機市場的活躍度。
CIPA預計,2020年全球數位相機出貨或比2019年減少23.3%,最終降至1167萬部。其中卡片機會大幅度降低29%到480萬部,而包括單眼相機和無反相機在內的鏡頭可換式相機為687萬部,降幅為18%。
CIPA在6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全球數位相機銷量比2019年4月減少64%,降至55萬臺。
由於新冠疫情,外出限制擴大至全世界產生了負面影響,與3月同比減少五成相比,數位相機4月銷量降幅進一步擴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南方都市報、中新經緯、CIPA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