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要掌握良好的起音方法

2020-10-16 自學唱歌

良好的起音是唱歌的核心和正確發聲的基礎,也是獲得優美歌唱和音樂表現的重要途徑,是聲樂教學中發聲訓練的重要環節。

1、平穩氣息

起音時,氣息要平穩均勻、集中柔和,既要有控制,又不能滯重;既要有流動,又不能漂浮。

2、打開喉嚨

起音時,要使深呼吸、放下喉頭、打開腔體成為一個整體的動作,在呼氣前的一剎那間同時完成,使氣聲隨之而出。

3、氣聲平衡

起音時,氣與聲的搭配要準確平衡,如氣大於聲或聲大於氣,都會失去發聲的平衡,不但會影響良好的起音及音準,還會引起聲帶疲勞及嗓音疾病。

4、聲音安放

起音時,聲音要在高位置安放,既要有聲音的高位置,又要有氣息的深度;既要有聲音的支點,又要有聲音的垂直感,從而防止聲音的尖擠、卡壓、虛漏等現象。

5、準確自如

起音時,發聲要鬆弛自如、乾脆利素、準確果斷,防止聲音「滑上去」、「夠上去」、「磨上去」、「衝上去」等不良習慣,它不但影響聲音位置的準確性,還會影響音色與音準的質量。

6、打好基礎

歌唱發聲的起音分為硬起音、軟起音、舒起音三種,在發聲訓練中一般以軟起音作為基礎及基本訓練的手段,而硬起音與舒起音作為藝術表現的手段,根據需要結合使用。

總之,在起音時,一定要做到氣息平穩、柔和、發聲鬆弛、自如,聲音集中、流暢,同時掌握好氣息、聲帶、共鳴、位置協調配合的適度,俗話說「慎始則成半」。

關注公眾號:自學唱歌,每天送你一篇實用、有效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相關焦點

  • 唱歌教學:科學訓練唱歌5個基本方法,讓你的歌唱水平更近一步!
    #唱歌教學#hello,大家好!我是藝博音樂課堂阿麗麗 很高興在這裡用文字的方式給大家科普一下歌唱的基本方法!今天主要講的是歌唱的外部姿勢,呼吸,發聲,共鳴以及咬字等問題,篇幅可能有點長,但是對我們唱歌基礎來說確實幫助很大,能夠避免大家在自學唱歌時少走一些彎路!
  • 你唱歌不好聽嗎?教你如何練就一副好嗓音
    1、激起聲從字面上我們能看見這樣發出來的聲音結實有力,我們在發聲訓練如頓音、跳音的練習中常常使用,也用這種方法糾正聲帶漏氣的毛病。此時與之相應的呼吸方法往往採用急吸急呼。2、軟起聲這種方法氣息的衝擊力比較「激起聲」要柔和,發出的聲音比較平穩、舒展。
  • 唱歌時如何才能走心?這六種方法能讓你唱歌更走心!
    其實歸根結底最重要的還是唱歌走心!下面給大家分享六種唱歌走心的方法,希望會對你們有所幫助!1.培養樂感樂感顧名思義就是對音樂的感覺,對音樂的認識,在唱歌的不跑調,如果唱歌時跑調了的話,那麼一般來說都是樂感不夠強,那麼如何培養樂感呢?
  • 怎樣改變氣息唱歌?用科學的方法練習發聲!
    想要讓自己的歌唱得好聽,方法就非常的重要,最重要的還是要改變自己的發聲方法,改變自己唱歌時的氣息,通過科學的方法唱出美妙的歌聲。而要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氣息來唱歌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科學的練習方法。
  • 唱歌跑調怎麼辦 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沒有誰生下就是音痴,音痴一方面是自己不敢唱,另一方面是對音樂悟性要低一點。有很多人在ktv唱歌的時候都不敢放聲大唱,害怕跑調,其實沒有關係,唱歌跑調又不是一個人,不過對於唱歌容易跑調的問題也是可以改善的,下面小編分享幾個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讓你唱歌不再跑調。
  • 看了這個示範你就明白了:什麼是不用「嗓子」唱歌!
    我們都知道,我們要發出聲音必須通過聲帶振動來發聲,這個聲帶通俗的講就是「嗓子」,不讓用嗓子唱,那還怎麼唱呢?     剛才我們說了,聲帶只是我們聲音的「源頭」,就像打火機的一個小火星,而我們人類的發聲器官不光只有聲帶,還包括各個共鳴腔體,低位置共鳴和高位置共鳴,不要用嗓子唱的意思是,不要讓聲帶承擔全部的發聲工作,這樣不但聲帶壓力過大,而且會造成聲道和共鳴腔的堵塞,讓我們的音高和音質都沒有辦法最大化最優化,用嗓子唱是本能,而唱歌絕不是本能的表達,除非你天生的本能就是正確的,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天生唱得好
  • 唱歌呼吸的重要性
    帕瓦羅蒂曾經說過:掌握不好呼吸就沒法唱出好聽的聲音,甚至會把嗓子唱壞。由此可見,呼吸在歌唱中的至關重要性。 1、讓口腔與氣息完美結合 歌唱時的氣息主要是指橫膈膜、肌肉的支持,呼吸是人的本能,空氣通過口、鼻、咽、喉,氣管等通道進入肺泡之中,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是人類維持生命所必須的。
  • 三個小訣竅,讓你迅速掌握唱歌的氣息,分分鐘唱好高音
    喜歡唱歌的朋友肯定很想和他們一樣擁有這麼好的歌唱能力,那麼,是不是我們就很難唱他們的歌呢?也不是,最主要的是要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我們唱歌有專門的呼吸方式,相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可是知道歸知道,很多人在唱歌的過程中卻運用不到氣息,依然用嗓子去吼叫,導致喉嚨緊張,甚至沙啞,卻依然唱不上去。氣息對於我們學唱歌的人來說就像是手術刀之於醫生一樣,醫生如果沒有手術刀,還怎麼做手術。
  • 怎麼快速學唱歌?
    KTV就是業餘歌唱愛好者的一個很好的練習地方,有專業的話筒,還有配唱的明星,通過多練習唱歌可以更快的把握好歌曲的調韻,保證唱歌不跑掉,同時在練習的時候要找找自己的感覺,通常最放鬆的時候就是發音最自然的時候。找專業的音樂老師做指導。
  • 生活中唱歌的人比比皆是,他們都唱得好嗎,怎樣練好唱歌
    體會氣息的重要性:很多唱歌的人,都會懂得氣息兩個字。氣息真的有這麼難嗎?充足的氣息在唱歌中有什麼作用呢?首先唱歌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自己的姿勢,無論是站著唱還是坐著唱,都應該保持自己上半身挺立。很多人在坐著唱歌的時候,都不能保持挺立,這樣是不對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去體會氣息:伸出你的手,並對著它吹氣,能夠感到手有氣流經過,這就是氣息。
  • 唱歌時音調總是不準怎麼辦?來看分析和解決方法!
    ,對歌唱發聲知識一無所知,一般不開口唱歌,唱歌時不是唱高了就是唱低了,甚至一句一個調,尤其是跟著琴唱時,簡直就是南腔北調,或者是根本找不到音高。二、歌唱歌的方法不對有些歌唱者有一定的歌唱經歷,但是沒有學過任何歌唱方法,屬於自然聲歌唱,不會運用混聲,真假聲界限明顯,音域較窄,特別是唱到高音區的時候不得不低八度唱,或者硬喊著「拔上去」,這都會造成音不準的現象。眾所周知,自然歌唱的聲音在中低音區時真聲成分會比較多,在高音區時假聲的成分要多一些,從低音到高音會有一個分界線,我們也稱之為「換聲區」。
  • 唱歌的時候氣息不足怎麼辦?
    我不是學聲樂的,也唱得不是很好,屬於五音不全的人,這樣方法對我很效果。歌唱的呼吸是很講究技巧的,一般用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利用呼氣肌和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一次呼吸往往長達十幾秒鐘,歌唱的高低強弱,抑揚頓挫的變化,全靠呼吸肌肉靈活有力的運動來完成。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聲靠氣傳」。就是要穩,掌握好自己的氣息,學會換氣。
  • 唱歌氣息不夠用?4個氣息訓練的小方法,簡單易學!乾貨滿滿
    1.練習慢吸慢呼慢吸慢呼可以感受到控制氣息穩定和連貫的感覺,結合這個練習試唱簡單的音階(音階練習時學會掌握基本音的音高位置 同時也是可以鍛鍊音準的一個小方法),找到控制氣息穩定連貫的同時,使自己的聲音可以穩定。
  • 學唱歌—80%五音不全的人都不知道的秘密!不建議收藏,要記住
    老師我身邊的朋友都勸我不要唱歌了,說我五音不全,唱歌要命(),但是我真的喜歡唱歌,有什麼方法救救我這種五音不全的人嗎?相信不止一個兩個小夥伴有這樣的困惑,那麼五音不全就真的要放棄唱歌這個愛好嗎?錯!通過科學的唱歌練習,一樣可以唱出讓你朋友高攀不起的歌聲!不廢話了,認真往下看吧!
  • 我們要去上學,鳥兒只學唱歌?
    那時候你是不是也哭著鼻子不願去上學,還覺得樹上天天無憂無慮「唱歌」的鳥兒更加幸福呢?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鳥兒也不是生來就會唱歌,它們也要經過辛苦的學習呢。鳥的學習行為鳥兒為什麼要學唱歌既然這樣,鳥兒當然需要經過努力,才能掌握一首好歌的旋律和歌唱技巧,那麼鳥類是如何學習它們的歌曲的呢?斑胸草雀是一種小型鳥類,有著亮眼的橙色尖喙,胸部有斑馬般的條紋,是一種常見的觀賞鳥。因為它容易繁殖和歌聲簡單,易於分析,很受鳥類學者們的青睞。科學家們研究了許多雄性斑胸草雀如何學習唱歌,證實了唱歌是一項鳥兒們想要找到愛情必備的關鍵技能。
  • 嗨課堂 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學習方法在學生當中的學習作用已經被提到一個非常的高度,目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比獲取具體的知識更加重要,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教授科學的方法也成為他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學習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生效率的一個關鍵,因此我們首先給大家講一下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 對口型唱歌是否要被打假?
    科技的進步發展,使得對口型唱歌成為可能  如果嚴格來說,對口型唱歌,首先是要經過  原唱同意,而且原唱是有權利要求得到經濟  報酬,否則就是侵犯原唱的歌曲版權。因此  ,如果不是真唱,只要是對口型唱歌,必須  要標註原唱,或標明對口型。
  • 養花一定要知道的事!掌握正確通風方法,家裡植物長得好!
    很多花友都知道養花的五要素:澆水、施肥、光照、溫度和通風,想要養好花不僅要掌握花卉的生活習性,這五個要素也缺一不可。但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城市裡,想要給家裡的花花草草找一個通風良好的生活環境是非常難的。對於養花要通風大家肯定也有很多疑慮,植物為什麼要通風,不通風會有什麼危害,是不是我們打開窗戶就算通風?
  • 到底怎樣才是用氣息唱歌?
    小學的時候,音樂老師點評唱歌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的氣要沉下去,不要浮起來,要用氣唱歌」。雖然真的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意思,但依舊會覺得老師高深莫測,然後心裡緊張兮兮。長大以後,發現這句話還是各大唱歌比賽評委的經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