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災區搜救工作已完成60%(圖)

2020-12-03 騰訊網

視頻:救援隊完成60%搜救 生命奇蹟陸續上演

俄羅斯救援人員16日從廢墟中救出一名被埋兒童。 新華社/路透

海地強震後緊急趕赴災區的近30支國際救援隊不分晝夜在首都太子港廢墟中搜救倖存者。儘管災後救援「黃金72小時」已過去,受困者生還希望渺茫,但救援人員仍未放棄營救努力,期待見證更多生命奇蹟。

巴西媒體17日說,國際救援隊已完成了60%海地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共有70人被安全地從廢墟下救出。

一婦女被困百小時獲救

多個國際救援隊不分國籍並肩作戰,與時間賽跑,搜救倖存者。

墨西哥救援隊16日成功營救一名埋在廢墟下的倖存者。這名叫派屈克的男子現年35歲,是一所學校的教師。此前一天,墨西哥救援隊還成功營救了7名倖存者。

17日早間,墨西哥另一隊救援人員在太子港蒙塔納酒店坍塌建築中,救出一名被困100多小時的62歲婦女,這已是從酒店廢墟中救出的第四名受困者。

16日傍晚,美國救援隊在太子港大學一處倒塌的建築物下挖出一名倖存者。在郊外一家倒塌的超市下,美國救援隊還發現了3名倖存者。

巴西媒體17日援引國際組織的話報導說,國際救援隊已完成了60%海地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共有70人被安全地從廢墟下救出。

聯海團團長遺體被找到

中國國際救援隊16日下午在太子港廢墟中找到聯合國駐海地穩定特派團(聯海團)團長、聯合國秘書長特派代表赫迪·安納比等人的遺體,先前還找到聯海團副團長路易斯·卡洛斯·達科斯塔的屍體。

來自突尼西亞的安納比現年65歲。2007年9月,他接替來自瓜地馬拉的穆萊特,擔任聯海團團長。

啟用港口加快物資運送

連續兩日降落未果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專機16日終於降落在太子港機場那唯一一條跑道上,卸下食品、藥品和飲用水等救災物資。

連日來,太子港機場擁堵不堪,一些救災專機無法降落,只能轉停鄰國多米尼加首都聖多明各。

儘管困難重重,但國際社會想方設法加快救援物資運送。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6日說,美國軍方已開始使用海地北部海地角一個貨櫃碼頭,相信能有助於加快救援速度。

■救援故事

29歲女子受困97小時意識清醒

16日晚,一支美國救援隊從太子港一處坍塌建築下成功營救出一名受困97小時的海地女子。被救出時她依然意識清醒,可以清晰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受傷的身體部位,堪稱生命奇蹟。

救援人員抵達太子港大學後,在校內一處坍塌建築物下發現森特-海倫·讓-路易,29歲的海倫當時被埋在已成廢墟的二三層樓梯間,只有額頭和左手露在外面,身體周圍至少有8具屍體,其中一具屍體和她纏在一起。

救援人員分成兩班作業,一刻不停清理碎石瓦礫,使用電鑽、刀鋸、錘子等多種工具「開路」,終於使海倫身體上部擺脫壓迫,能稍微喝點水。

施救過程中,救援隊試圖和海倫對話,發現她不懂英語,但能和一名當地消防員用克裡奧爾語對話。海倫告訴救援隊自己的年齡以及身體哪部分受傷。救援人員在她胳膊上插上導管輸入營養液和抗生素等。

救援隊員羅伯特·舍恩伯格告訴現場採訪的美聯社記者說:「我不斷告訴她,『慢慢來,別著急』」。

施救工作困難重重。16日上午的一場突發餘震把海倫胳膊上的導管甩出,迫使救援人員改變救援方案;為挪走壓在海倫腿上的一塊碎石,救援隊設計多種營救方案;伴隨室外高溫,建築內大量屍體開始腐爛,救援現場異味撲鼻。

經過近三十小時奮戰,救援隊終於成功救出海倫,用擔架把她抬出廢墟,隨即送入一個臨時醫院救治。

海倫獲救後,救援隊員滿懷喜悅,同時感嘆生命的頑強。「對我而言,她是這個團隊的英雄,」理察·麥金尼說,「她獨自挺過了(震後)第一夜。」

「這真讓人感到驚奇,」埃文·萊維斯說,「我幹這行有年頭了,很少見到有人被埋這麼長時間還能條理清晰。」

海地官員我想活下去,別拋下我

以色列救援人員16日在太子港稅務部門辦公大樓廢墟中救出一名海地官員,在對其進行生命跡象檢測後宣布他沒受傷。

救援隊員說,這場救援行動「緊張而疲憊」,隊員使用各種工具,不顧自身安危,「一釐米一釐米地推進」,終於救出受困者。讓他們印象深刻的是,這名倖存者求生欲望強烈,一直對救援人員說,「我想活下去,別拋下我」。

海地孕婦快艇上生下一名男嬰

一名海地孕婦16日在美國海岸警衛隊快艇上產下一名男嬰。

美國海軍上尉蒂姆·威廉士告訴法新社記者,這名孕婦與其他5名病人當時準備前往正在海地沿海參與救援的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正當我們把這些病患送上直升機時,其中一名女病人開始臨盆。」威廉士說。

分娩順利。母子兩人隨後安全轉移至「卡爾·文森」號上的野戰醫院。(據新華社專電記者韓梁 胡若愚)

[責任編輯:calvinohu]

相關焦點

  • 歐巴馬就海地發生強烈地震發表講話中英文對照
    昨天,海地發生了強烈地震。在此我想對海地人民表達最深的問候,美國人民將堅定地向海地提供援助。我們剛剛開始了解到地震所造成破壞的嚴重程度,我們從新聞報導和圖片上看到了倒塌的醫院,變成廢墟的房屋,人們在街上抬著受傷的鄰居,場面十分令人心痛。海地和海地人民已歷盡苦難和傷痛,但這場災難尤為無情、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 國際社會緊急援助南亞地震災區(圖)
    中國商務部新聞辦公室表示,為表達中國政府和人民對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誼以及對災區人民的慰問,中國政府決定向巴基斯坦政府提供包括現匯和物資在內的620萬美元緊急人道主義救災援助,並向巴受災地區派遣搜救隊。  第一批援助物資已於9日中午12點啟運,北京時間9日下午5點運抵伊斯蘭瑪巴德。
  • 臺媒:臺赴海地搜救隊受到大陸維和人員保護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秋恆報導,海地發生大地震後,臺當局派遣了搜救隊前往救災。第一批是由六人組成的軍醫小組,17日抵達太子港。據報導,對臺搜救隊進行保護的國際維和部隊中,就有大陸軍人。    臺灣《聯合報》20日報導,臺灣搜救隊由少校醫官張耀文率領。
  • 成都地震預警技術出口海地 預警信息快于震波(圖)
    通過手機收到消息  「預警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與地震波打時間差,監測站需要搜集震前3-5秒的數據進行分析,因此有20公裡左右的預警盲區。但是在距離震源50公裡內的地區,會在地震前10秒收到預警信息;90-100公裡內的地區,能提前20多秒收到預警信息。」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介紹說。
  • 閃光的檢徽在地震災區上更加明耀
    正義網雲南8月5日電(記者肖鳳珍 通訊員張瑞)  地震災區,有這樣一群檢察官,他們不顧自身及家人安危,衝鋒在抗震救災最前沿,奮戰在救人搶險第一線,搶救傷員、排查險情、分發物資、安置群眾,成為災區主心骨。
  • 印尼開始中蘇拉威西省災區的恢復和重建工作(15)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8年10月6日(外代一線)(16)印尼開始中蘇拉威西省災區的恢復和重建工作10月5日,在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帕盧,人們在房屋廢墟間洗澡。印尼地震和海嘯重災區中蘇拉威西省的搜救工作5日漸趨尾聲。隨著災區電力、通訊和交通設施逐漸修復,災區社會秩序和經濟活動正在恢復。中蘇拉威西省9月28日發生強烈地震和海嘯。印尼抗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蘇拉威西省的這場災難已造成1571人死亡,2549人重傷,113人失蹤,6.69萬座房屋損毀,7.08萬人被迫撤離家園。
  • 已致26人死亡!記者探訪愛琴海地震重災區!七層樓完全倒塌...
    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救援人員正在受損或倒塌的建築附近開展救援工作,伊茲密爾省省長表示,搜救隊已從廢墟中救出70多人,搜救工作仍在繼續。但是地震災區夜間下過雨,地上都是泥濘的,氣溫也非常低,這給救援工作帶來不利的影響。另外,據當地媒體報導,從地震發生後的10個小時裡,至少發生了210次餘震,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搜救的難度。
  • 已致26人死亡!記者探訪愛琴海地震重災區!七層樓完全倒塌,大量海水倒灌進城市…
    據土耳其災難和應急管理機構(AFAD)的最新消息,截至10月31日,地震已經造成希臘2人遇難,數十人受傷;土耳其24人遇難,804人受傷。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救援人員正在受損或倒塌的建築附近開展救援工作,伊茲密爾省省長表示,搜救隊已從廢墟中救出70多人,搜救工作仍在繼續。
  • ...記者探訪愛琴海地震重災區!七層樓完全倒塌 大量海水倒灌進城市...
    央視財經訊 當地時間10月30日下午,土耳其西部愛琴海海域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6.5公裡。據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部門消息,西部伊茲密爾省震感強烈。 據土耳其災難和應急管理機構(AFAD)的最新消息,截至10月31日,地震已經造成希臘2人遇難,數十人受傷;土耳其24人遇難,804人受傷。 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 日本熊本地震災區重建工作進展緩慢
    8月初,熊本縣公布重建規劃,正式宣布開始進行復興重建工作。位於熊本縣中部的益城町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兩次強震中當地的震度都達到了7級。共有23名居民直接或者間接死於地震, 2714處房屋全部損毀,2895處一半以上損毀。町內目前共建設了共1556戶居住的臨時住宅,6月份開始災民逐漸搬入,但是250人左右在避難所避難所生活。
  • 新疆、香港等地慈善機構已趕赴伽師巴楚地震災區
    新疆、香港等地慈善機構已趕赴伽師巴楚地震災區   中新新疆新聞網烏魯木齊2月24日電(程勇)記者剛剛從新疆慈善總會獲悉,香港世界宣明會一行已經到達廣州,預計二十五日晚上可趕赴伽師巴楚地震災區
  • 與地震波賽跑的AI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長寧6.0級地震序列分布圖(其中三角位觀測臺站、園和五角星為地震)根據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公布的最新消息,截至6月18日8時35分,地震已造成12人死亡,受傷134人,地震還造成部分房屋、道路、電力、通訊等設施受損。6級地震發生後,餘震不斷。
  • 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_新華網
    大陸各界心系花蓮災區踴躍捐助 期盼遇難大陸遊客善後得到妥善處理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12日表示,花蓮強震以來,大陸有關方面和社會各界高度關切。大陸有關方面、地方和臺資企業踴躍捐款捐物,支持災區同胞早日渡過難關、重建家園,據不完全統計,已捐助合計2087.5萬元人民幣。
  • 關於海地毀滅性地震的問題與答案
    襲擊海地的大地震是這個島國在兩百多年歷史中所遭受的最強的也是最具毀滅性的地震。是什麼引起了此次地震,又是什麼原因使得這次地震造成如此巨大的損害,下面是回答上述問題的答案以及其他一些關於海地地震的其他信息。
  • 日本地震災區19萬人疏散餘震頻繁 45萬戶停電
    視頻:探訪日本強震重災區:餘震不斷 居民深陷恐慌 來源:央視網中新網4月17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熊本及大分兩縣17日發布消息稱,到當天為止,以熊本縣為主發生的連續地震已導致41人遇難、約19.6萬人疏散。據熊本縣南阿蘇村的災害對策本部稱,尚有8人失聯。
  • 香港援建汶川地震災區工作圓滿結束 投入逾百億港元
    隨著省道303(映秀至臥龍段)和綿茂公路(漢旺至清平段)於上月底完成和通車,歷時8年多的香港特區援建四川地震災區工作圓滿結束。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27日表示,特區政府對汶川大地震的各項援建項目已先後投入服務,連同香港賽馬會10億港元撥款援建的7個項目和民間捐款,香港特區一共投入超過100億港元。
  • 通訊:所幸我們都還活著——「地震孤島」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災區見聞
    新華社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10月1日電通訊:所幸我們都還活著——「地震孤島」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災區見聞鄭世波 哈尼夫印度尼西亞中蘇拉威西省棟加拉縣日前發生7.4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棟加拉縣及周邊多個地區道路
  • 大理州連續地震 歷史上有5級以上地震記錄15次
    截至09時00分,震區已發生地震序列5次,3.0-3.9級2次,4.0-4.9級2次,5.0-5.9級1次。從1900年以來,震區50千米範圍內歷史上有5級以上地震記錄15次,最大地震為1901年2月15日鄧川6.5級地震。經與漾濞縣政府聯繫,震中震感強烈,通訊正常。目前暫無房屋毀損、人員傷亡的情況。災情正在進一步收集中。
  • [分享]海地公路設計資料下載
    太子港建築物在地震中遭到損毀的電視截圖。而總統府也未能倖免,已經多數坍塌,但總統普雷瓦爾夫婦有幸安全無事。海地總統普雷瓦爾稱死亡人數會達成千上萬,而「第一夫人」描述,震撼海地的強大地震「摧毀」了太子港多半區域。「第一夫人」呼籲救援震後,白色的海地總統府「國家宮」主建築部分已經倒掉。但是,海地駐墨西哥大使羅伯特·曼努埃爾表示,海地總統勒內·普雷瓦爾和夫人都在地震中倖存,並拒絕提供更多細節。
  • 消防、地震等多支應急救援隊伍已趕赴四川長寧震區救援救災
    記者18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針對17日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的6.0級地震,應急管理部已啟動應急響應,連夜派工作組趕赴震區指導地方救援救災工作。消防、地震、安全生產等多支應急救援隊伍已趕赴四川長寧震區救援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