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引恐慌 地震局闢謠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上千條鱷魚一起從水面中探出腦袋,漂在水面上,它們是在幹啥?昨日,江寧湯山鱷魚生態園出現千條鱷魚浮出水巡遊的壯觀場面,這一場面被市民拍成照片,發到網上後引發眾人熱議,大家都在猜測鱷魚群奇怪舉動背後的原因,其中有不少網友懷疑這是南京要地震的徵兆。對此情況,南京地震部門回應,近期不會發生地震。

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它們這是要去開會嗎

「下午一進去,發現鱷魚全都出來了,場面壯觀的有些嚇人。足足上千條!」南京市民徐先生前日有幸坐著遊覽車,一路觀看了南京最大的揚子鍔基地。在遊覽過程中,徐先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場景,在一條成年揚子鱷的帶領下,上千條鱷魚浮出水面,這些鱷魚大的百餘斤,小的像條黑魚,大大小小鱷魚在池內伸著腦袋,不知道在幹些什麼。「當時我們走近時,它們感覺到有動靜,就齊刷刷地鑽進水裡。看我們走遠了,就再次一起浮出水面。」徐先生目睹全過程,拍了一些圖片,上傳到網絡上。

不少網友看了圖片後調侃者有之,驚恐者有之,眾說紛紜。

有網友說:「它們這是要去開會嗎?」也有網友驚呼:「動物一起喘口氣,應該叫對應的管理部門說說什麼原因。」不少網友懷疑這是不是南京要地震的徵兆,有網友稱:「是打群架還是做地球災難的預告呢。」

鱷魚集體浮出水面預警地震?南京市地震局闢謠

對於眾多網友認為鱷魚集體浮出水面是地震預警的問題,南京市地震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根據地震臺網最新監測到的數據顯示,南京近期不會發生地震。同時,類似鱷魚集體浮出水面這樣的動物現象,他們也經常會收到市民反映,光憑蛤蟆、蝴蝶、蜻蜓、螞蟻等動物的聚集,就認為是地震的前兆並不嚴謹。很多時候,需要考慮氣象、氣候等因素有關,市民不必見到此類現象就過於恐慌。

記者了解到,廣大網友對鱷魚出遊現象如此關注,還與最近國內地震頻發有一定聯繫。例如,9月3日,蘇州發生1.9級小震,雖然震級很小,但是震感卻很明顯,而兩天之後,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棗莊市滕州市與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交界地區又發生3.2級地震。9月7日,在短短一小時之內,雲南省境內發生兩次5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南京市地震局應急處副處長趙兵解釋說,雲南的兩場地震都屬於內陸地震,發生地震的地方本身就是地震的高發地區,而蘇州的地震震級很小,徐州的地震屬於地表震,大家完全不必恐慌。實際上,全球一年發生的5級以上的地震都以千次計,根據統計,去年全球發生的5級以上的地震就達2600多次,所以最近地震發生的頻率不算異常。

園方解釋鱷魚天天都這樣,是出來曬太陽的

記者昨日就網友關注的鱷魚情況,與湯山鱷魚生態園取得了聯繫,公園營銷部樊小姐告訴記者,生態園裡的鱷魚都是人工繁殖飼養的揚子鱷,徐先生看到的鱷魚群其實每天都會浮出水面,因為鱷魚是冷血動物,它們是出來曬太陽的,太陽一出來它們就會爬到岸邊,直到太陽落山。每天如此,都好幾年了。

樊小姐還說,目前園區共養殖鱷魚5000條左右,現在養殖的鱷魚中最長的也不過2米長。

據氣象專家介紹,目前南京市正處於夏天向秋天過渡的階段,這段時間天氣變化頻繁,溫度起伏也比較大。鱷魚集體出水也與最近天氣情況息息相關。

為何大規模養鱷魚?園方稱供觀賞不宰殺。

隨著鱷魚集體出遊的照片網上熱傳,位於南京江寧湯山的鱷魚生態園也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該生態園早從2006年年底就已經開工建設了,整個片區的名稱叫做紫清湖生態旅遊溫泉度假區,而這裡的最大特色就是擁有全國最大的集珍稀揚子鱷、娃娃魚繁殖、飼養、研發及生態旅遊、溫泉度假於一體的大型休閒園區。目前已養殖鱷魚5000多條。

對於為什麼要大規模養鱷魚,生態園負責人楊總顯得很低調,她表示,養鱷魚絕不是就在園裡宰殺上餐桌,而是看重鱷魚的觀賞價值和旅遊前景。

根據規劃,為了園區的可持續發展,將投資近億元用於引進世界上23種鱷魚,建設一座8千平方米集飼養繁殖、表演觀賞、科普宣教、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鱷魚展覽館,並和國內外大中院校合作,開發和引進鱷魚皮製品、食品、保健品、玩具類等以鱷魚為主題的一系列優質產品,努力建設一個極具特色的集生態旅遊休閒和鱷魚產品製售為一體的國際性溫泉風景區。

作為生態園的投資方,南京中寧漁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位項目負責人昨日也向記者透露,生態園取得了國家合法手續,用以孵化培育揚子鱷,隨著揚子鱷達到一定數量,屆時還會向國家申請,對鱷魚皮、鱷魚肉等方面採取工業化加工。

相關焦點

  • 南京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原是曬太陽 地震局澄清謠傳
    上千條鱷魚一起從水面中探出腦袋,漂在水面上,它們是在幹啥?昨日,江寧湯山鱷魚生態園出現千條鱷魚浮出水巡遊的壯觀場面,這一場面被市民拍成照片,發到網上後引發眾人熱議,大家都在猜測鱷魚群奇怪舉動背後的原因,其中有不少網友懷疑這是南京要地震的徵兆。對此情況,南京地震部門回應,近期不會發生地震。   千條鱷魚浮出水面,它們這是要去開會嗎   「下午一進去,發現鱷魚全都出來了,場面壯觀的有些嚇人。足足上千條!」
  • 照片的真相浮出水面
    截至小編發稿前,該條話題已躍居熱搜榜第一位很快,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和熱議。有網友表示:睡前刷微博,看到【恐怖的全家福】一開始嚇得都沒敢點開看。在嘆息聲與負面情緒不斷聚集的時候,關於這張照片的真相,浮出了水面。照片中的「男主角」@ 哎呦有微博了 發聲指出:這樣的炒作,讓人莫名其妙。
  • 一次次的地震恐慌,把地震局推到前臺,忙於闢謠,安撫民眾,也昭示著...
    中國地震局中國地震預測諮詢委員會委員任振球認為,「地震局徹底西化,思維方法發生了改變,是地震不可測的深層次問題。」> 根據「中國地震局2010年部門預算表」, 中國地震局的年度預算為240,739.51萬元,地震局的工作職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教育、科學技術、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以及國土資源氣象事務。
  • 泉州市地震局:惠安魚跳船屬正常現象 與地震無關
    昨日,泉州市地震局深入調查後確證:魚跳船屬正常現象,與地震無關。昨日下午,泉州市地震局局長傅劍國告訴主持人,該局做了詳細的調查後,再次證實,泉州沿海其他地方均未出現類似小魚跳船的現象,如果是地震前兆,動物異常應該是成片的、連續的,所以此現象不屬於地震宏觀現象。那魚兒為何會跳船?
  • 網貸行業「爆雷」事件頻現,監管下龐氏騙局平臺「浮出水面」
    網貸行業「爆雷」事件頻現,監管下龐氏騙局平臺「浮出水面」 中新網廣州7月18日電  在剛剛過去的6月,高返利平臺唐小僧、聯璧金融等接連出現問題,內地網貸行業出現「爆雷潮」,不少投資人處於恐慌情緒中。
  • 上海凌晨巨響驚動地震局,12點半發微博闢謠
    上海地震局後發布消息,震動和巨響來源於上海中環中心改建工程的爆破作業。網友評論能明顯感受到房屋的震動,誤以為是地震/微博截圖此次爆破拆除的建築可以算上海市區體量最大的「爛尾樓」。拆除後經過改造,這裡將崛起一座新的城市綜合體。
  • 蔡英文最大的敵人已浮出水面
    蔡英文最大的敵人已浮出水面 原標題:   賴清德或將接任「行政院長」的傳聞越傳越邪乎。而「獨派」急著幫賴造勢,顯然是對蔡執政下的民進黨選情出現了「恐慌焦慮症」,不得不早早把賴塑造成一個新共主。  但其實說到底,上述所有分析,依據的不都是各方民意調查數據嗎?也就是蔡英文經常掛在嘴邊的「民意」。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歷來決定執政者生死存亡的,都是民心向背。照現在的形勢發展下去,主流民意早晚會成為蔡英文連任之路的最大敵人。
  • 江蘇闢謠:江南不會有大地震
    網友稱,拍到了蘇州上空的「地震雲」  蛇出洞,雲排隊,被當成地震預兆,江蘇地震局闢謠:  江南不會有大地震,這是定論  針對網傳「前日凌晨徐州發生了4.3級地震。江蘇省地震局專家向媒體闢謠,即使1級的地震他們也能監測到,相關監測數據顯示,江蘇近幾天內未發生過任何地震。請網民不要以訛傳訛。
  • 地震局闢謠!
    內容大致為:「中國地震局預報:未來兩個月內中國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隨著撞擊大陸板塊破裂,地球外殼逆轉,湖北、河南等地為重點,地震級可在7.3-8.0級。不管是真是假都宣傳一下。」據襄陽日報官方微信報導,這則消息引起了許多市民的擔憂。有市民表示:「本來準備出門旅遊,看到消息後哪兒也不敢去了!」注意了!
  • 千餘只老鷹盤旋南京上空 令人震驚的動物群死事件
    原標題:千餘只老鷹盤旋南京上空 令人震驚的動物群死事件   近日,南京上空發生驚人一幕。24日傍晚5點多,南京中山碼頭江面上空出現了上千隻老鷹。據目擊者介紹,一開始只有幾十隻老鷹,約20分鐘後,聚集在此的老鷹達到上千隻。鷹群遠看像一群亂飛的蚊子,近看則如同翻滾的黑雲。
  • 波蘭乾旱河流水位降低令二戰時文物浮出水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8月26日報導,波蘭乾旱導致河流逐漸枯竭,已達歷史最低水位,但意外讓一批歷史文物浮出了水面。八月份以來波蘭全國各地遭受到了罕見的大範圍高溫天氣,隨之而來的乾旱已經使得波蘭河流水位創造歷史新低,但如猶太墓碑,蘇聯戰鬥機及其飛行員的殘骸等一批歷史文物也在波蘭最長河流——維斯杜拉河裡浮出水面。這些都是波蘭20世紀經受的曲折歷史的見證。
  • 闢謠!「深海魚類」正在浮出水面,這是地震的警告信號嗎?
    據傳說,被日語稱為「海神宮殿使者」的皇帶魚將在地震前自己浮出水面並遊向海灘。但是現在一項地震科學研究表明,像槳魚或細稜魚這樣的水生動物在淺水區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地震即將發生。東海大學原義明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稱,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結果與日本民間傳說中的深海魚類能預測地震的說法相矛盾。研究人員研究了罕見的深海魚類與日本及其周邊地區地震之間的關係。
  • 深海端足類生物「浮出水面」
    生物學家劉誠剛展示「蛟龍」號生物誘捕裝置捕獲的端足類生物。
  • 攝影師捕捉到超罕見的畫面,鱷魚爸爸背著上百鱷魚寶寶「曬太陽」
    鱷魚浮在水面曬太陽的畫面你應該不陌生,那一群鱷魚寶寶躺在爸媽的背上曬太陽的畫面你一定沒看過吧?一名野生動物攝影師日前就在印度動物保護區內捕捉到超罕見的畫面,一隻恆河鱷爸爸的背上竟然爬滿了數十隻鱷魚寶寶,獵奇畫面馬上被瘋傳。
  • 南部出逃78條鱷魚仍有5條下落不明 政府下令「活要見鱷,死要見屍」
    一隻長八米重二噸的鱷魚在被鱷魚樂園主轉賣後逃跑了,先後逃竄到茶園、西湖,全鎮進入緊急戒備狀態,最終,鱷魚被一槍擊中要害倒地死亡。9月23日,南部縣一鱷魚養殖場也發生了一起鱷魚出逃事件。這家名叫天宇鱷魚養殖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內78條暹羅鱷魚在轉運途中,逃出養殖場,進入附近一處魚塘和旁邊的西河。
  • 上千條魚跳上岸滿地爬,原來是這麼回事……
    5月18日,廣東潮州市某池塘裡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引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是地震前兆。5月20日,潮州市應急管理局和地震局等相關單位人員,進行實地考察。經地震臺調查,近日該區域內沒有小震紀錄。收到信息後,市應急管理局立即行動,一方面指示潮安區地震局工作人員了解事情發生的具體地點,並派員到實地了解情況,另一方面電話向省地震局反映情況,了解近期區域監測數據是否有異常。經調查,該視頻拍攝於2020年5月18日下午,地點位於潮安區東鳳鎮龍甲村。市應急管理局業務科室和市地震臺工作人員於20日上午會同潮安區地震局和東鳳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到龍甲村實地查看。
  • 十三五規劃編制加速度 環保大部制改革浮出水面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近日有消息稱,國家「十三五」規劃正在抓緊編制,與此同時,圍繞環保「大部制」的機構改革建議和構想也紛紛浮出水面。不過,未來環保大部制改革需要理論和實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以及橫向和縱向的相互結合,才能提出各方普遍接受的方案、時間表和路線圖。
  • 非線性電子散射現象「浮出水面」
    原標題:非線性電子散射現象「浮出水面」  ■最新發現與創新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楊保國)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陳向軍教授研究組與羅毅教授合作,利用自主研製的掃描探針電子能譜儀首次發現了非線性電子散射現象,該現象的發現有可能催生出一種革命性的表面單分子探測技術。
  • 市民水庫釣上條怪魚 體長近1米長著鱷魚嘴
    經海底世界水族部主管楊愛國鑑定,這種魚的名字叫雀鱔,原產地在北美,是外來物種,屬於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初步推測這條魚是市民放生的。  8月20日上午,記者在李滄區北方汽車交易中心辦公樓的一個洗刷間裡見到了這條「奇怪的魚」。此時這條魚正安靜地趴在盛滿水的洗手臺裡,經過測量和稱重,這條魚長96釐米,重6.5公斤。
  • 買家浮出水面
    不過今天下午,網上再次傳出了新的消息,買家也浮出水面——竟然是同樣在做視頻的搜狐。今天下午,微博大號@網際網路的那點事爆料稱,56網將以1290萬美元賣身給搜狐。巧合的是,昨晚的消息顯示,BAT均非收購方,也就是說愛奇藝、優酷土豆和騰訊視頻都不會是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