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論壇成員推出在華為手機上安裝谷歌服務的應用

2020-12-13 三好大數據

很多人都知道,由於華為在美國實體名單上,所以華為最新的智慧型手機上並沒有安裝 Google Play 服務,這使得大部分海外用戶很難接受華為手機。

IT之家了解到,近日 XDA 開發者論壇成員 bender_007 開發了一款應用,名字叫Googlefier,可以讓用戶可以用一種快速簡單的方法將谷歌的應用安裝到華為和榮耀智慧型手機上。雖然之前用戶也可以自己動手,但所涉及的方法相當繁瑣和耗費時間。Googlefier 的原理也都是之前的一些方法,只是所有的流程都在應用本身中,使其更容易操作。

但需要指出的是,谷歌已經警告用戶不要在非授權設備上安裝其應用。這可能意味著某些應用程式可能無法按預期工作,可能會對手機續航有所影響,但對於喜歡華為手機的海外用戶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開發者推出在華為手機上安裝谷歌服務的應用:簡單易用
    IT之家 10 月 25 日消息 很多人都知道,由於華為在美國實體名單上,所以華為最新的智慧型手機上並沒有安裝 Google Play 服務,這使得大部分海外用戶很難接受華為手機。
  • 再下重手,谷歌疑似徹底封殺華為手機安裝其應用,或是殺雞給猴看
    外媒報導指谷歌似乎再次給華為手機製造障礙,谷歌的應用新增加了對麒麟處理器的鑑別功能,一旦谷歌應用發現麒麟處理器就拒絕安裝,這對於華為手機來說無疑是又一個重大打擊。去年三季度開始谷歌停止給華為手機授權GMS服務,這迫使華為不得不推出HMS服務予以替代,隨後華為強調其HMS服務發展迅猛,用戶增長迅速,面對華為的頑強,谷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 華為手機谷歌應用安裝方法
    看完旅遊攻略之後,發現Google Map、Google Translate、YouTube等谷歌系應用可說是出行必備。因為之前知道,安裝這些應用需要一個叫「谷歌服務框架」的東西,而某些華為手機已經沒有預置這個服務了(手動狗頭)。那麼華為手機谷歌應用要怎麼安裝?通過我的研究,整理了下面的安裝方法!
  • 谷歌徹底「堵死」華為?禁止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安裝應用
    華為與谷歌 國內的華為與美國的谷歌都是全球頂尖的科技巨頭,雖然二者的業務範圍不盡相同,但卻存在很深的聯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為是谷歌的客戶,而谷歌則是華為的技術供應商。
  • 谷歌欲「封殺」華為,禁止麒麟SoC安裝應用,華為這樣回應!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從命名不難看出,這是一個面向手機等移動端設備的服務,在此基礎之上,承載了一系列Google應用(如:You Tube、Google Map、Gmail等),然而GMS最牛的地方並不在Google「全家桶」應用,而在於GMS可以在安卓系統底層之上,服務於第三方應用,當第三方應用需要實現消息發送、定位這些功能時
  • 華為,為了替代谷歌地圖,推出新地圖服務WeGo
    搭載'HERE'的WeGo華為為了替代谷歌地圖,開始了新的地圖服務。由於無法獲得谷歌的服務支持,導致華為在海外的佔有率受到影響。根據國內媒體C114的消息,華為為了尋求替代谷歌移動服務(GMS)的谷歌地圖,推出了地圖服務公司(HERE)的「WeGo」地圖服務。
  • 華為向谷歌亮劍!華為地圖服務正式上線,定位導航打車一應俱全!
    眾所周知,華為目前推出的新機,海外版本都是沒有預置谷歌服務的,無法自行安裝,谷歌也不提供服務支持。先不說什麼YouTube這些娛樂服務,連最基本出行需要用到Google Map都不能夠使用。這對於華為新機的銷量是非常巨大的打擊。
  • 谷歌不再提供技術服務,華為發布解決方案 對國外市場進軍
    如果你在國外購買一臺華為最新款的手機,可以說是華為的死忠粉了。反觀之國內的生態建設還是一盤散沙,但是經過貿易戰的中國企業還是會有一些擔心。華米OV作為國內四大手機廠商,現在也正式聯手推出一個對標GooglePlay商店的生態平臺——「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GDSA)」,其目的是讓非本土開發者能夠更容易地管理、營銷他們的應用。
  • 如果華為和谷歌讓全球開發者只能二選一,誰會獲得勝利?
    開發者是個體至於選誰看誰能帶給開發者更大利潤,再說軟體這東西不是說不可取代的,你不合作找一家類似的軟體合作一樣。 到時候華為的系統成熟了,國家層面出手,1所有在中國銷售的手機必須安裝華為的,不能安裝谷歌的。2,所有中國的手機必須安裝華為的,不能安裝谷歌的。 鴻蒙,HMS都還是PPT呢,就超越谷歌了?
  • 華為上線APPSearch應用,成功繞開GooglePlay限制
    自從去年 5 月份,美國將華為列入 「 實體清單 」 後,谷歌與華為的合作被迫停止。直到目前,華為手機仍然沒有取得谷歌的授權,這也意味著他們無法在安卓系統上使用 GMS 套件。華為應對Google移動服務的斷供,正在歐洲和其他海外地區,努力推行自主的華為移動生態HMS,新生態的拓展初期階段,可想而知,困難重重。去年由於華為手機缺失谷歌 GMS 服務導致在海外市場份額下滑,而即將發布的華為 P40 系列擔負著重拾海外丟失的份額的重任。不過據外媒報導,華為的 HMS 服務目前正在發揮更多的威力來解決沒有 GMS 服務的問題。
  • 美國谷歌開始嚴控安卓:大肆限制中國開發者,禁止安裝非商店APP
    近日,美國谷歌公司推送了 Android 11開發者第二版,但是僅支持谷歌自家的Pixel 2/3/3A/4系列手機!由於是面向開發者們推出的測試版系統固件包,因此需要開發者手動下載並刷入谷歌品牌手機,基本上就是開放了一些新的API接口和開發者功能。
  • 為牽制華為手機,谷歌對自家應用下手,給華為補了一刀
    從華為P30和Mate 30系列起,華為手機均無法搭載國外安卓生態所必須的谷歌服務,為此,華為通過發展自有的HMS框架來逐步取代谷歌框架,而需要使用谷歌服務的那些人一直通過手動下載相應谷歌應用的APK安裝,來繼續使用他們所依賴的谷歌應用。
  • 繼禁用GMS後,谷歌不允許麒麟SoC安裝Android應用
    Google對華為的封殺進一步升級。據一位外國網友爆料,Google不再允許麒麟SoC安裝Android應用。 這位網友在Reddit上發布的帖子稱:多年來,他一直都是手動下載Google地圖以及其它app的APK安裝文件,再手動安裝。但是最近,這一招在採用麒麟處理器的華為設備上第一次失靈了,最新版本的Google地圖拒絕安裝,提示「CPU/處理器不兼容」,但在同樣的設備上,舊版本一切正常。
  • 手機沒有谷歌服務?華為用戶:問題不大,這個方法輕鬆解決
    摘要:大家都知道最近發布的華為mate30系列並沒有搭載谷歌服務,雖然華為mate30內沒有谷歌服務,但對國內的用戶並沒有什麼大影響,可是對國外用戶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了谷歌服務就像我們沒有了QQ、微信、支付寶一樣,但這個問題真的無法解決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華為搜尋引擎面世:用不了谷歌,試試「花瓣搜索」?
    自 2019 年 5 月以來,在美國政府的「禁令」之下,谷歌宣布停止與華為合作,尤其是不再提供谷歌移動服務(GMS)。這就迫使海外市場用戶在購買華為手機時不得不考慮不能使用谷歌移動服務所造成的影響,也為華為手機的海外銷售造成一定影響。
  • 谷歌警告用戶不要將其應用安裝到華為新手機上
    IT之家2月22日消息 在被加入美國實體名單後,華為與Google的手機合作關係幾乎全部終止,華為手機無法再預裝Google移動服務(GMS),後者包括谷歌Play商店和Youtube等谷歌應用。
  • 近日華為推出Petal Search應用商店,逐步擺脫谷歌的「緊箍咒」!
    只是給予自己盟友120天的緩衝期,也就是說過了120天以後華為不再擁有西方的軟體以及硬體的支持。這時候有小夥伴會說,不用谷歌就不用唄,對有影響,但你要知道安卓系統就是谷歌公司開發的。現在市面上的手機除了蘋果有自己的IOS系統以外,90%的手機都在使用安卓系統。而華為早前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最近華為推出了名為「Petal Search」應用程式,來替代谷歌搜索。
  • 華為的谷歌服務打不開怎麼辦?
    谷歌和我大天朝的關係一直都是比較「尬」的,但今天不重點討論這個,今天跟大家 分享華為手機的谷歌服務打不開怎麼辦?華為手機怎麼才能支持或為什麼不能支持谷歌應用。華為手機系統中如何預製谷歌服務框架以手裡的華為手機P10為例,請打開「設置>應用管理>更多>顯示系統進程」,在應用列表中查看是否有「Google Play 服務、Google服務框架、Google帳號管理」等應用。
  • 谷歌計劃加大力度讓開發者使用Play應用商店提供的應用內購支付服務
    據報導,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計劃加大力度讓開發者使用Play應用商店提供的應用內購支付服務,由此獲得分成。谷歌最早計劃在下周更新指導規則,明確要求多數應用都要使用該公司的支付服務提供應用內的內容下載、遊戲升級和訂閱服務。凡是使用該系統完成的應用內購活動,谷歌都可以抽取30%的分成。儘管這項規定已經存在多年,但包括Netflix、Spotify、Match和Epic在內的大型開發者卻一直在規避相關規定。
  • 打破谷歌封鎖,華為HMS Core逆風出世,鴻蒙系統穩了
    就在當天,華為在英國宣布一項 2000 萬英鎊(約 1.8 億元)的投資計劃,鼓勵當地開發者將應用程式整合進華為 HMS 生態,以加速手機應用生態建設。HMS Core 的到來可謂意義重大,不僅能夠緩解華為海外服務的燃眉之急,為鴻蒙系統的落地做好軟體生態;而且憑藉芯-端-雲的協同能力,賦能海內外開發者,為終端用戶帶來全場景智慧化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