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裡很多生物為了提高生存率避免成為獵物,在幼年時期都會會利用擬態融入周圍環境。若不能成為變色龍那樣的偽裝大師,就儘可能往顏色鮮豔、造型美麗等方向演化。比如廣泛存在我國各地的美麗「神獸」洋辣子(綠刺蛾),綠色的身體上帶有藍黃色點綴,渾身刺毛在陽光的照射下褶褶生輝。但美麗的背後往往是陷阱,當你伸手去觸碰時,它會讓你感受什麼叫「火辣辣」的痛楚,相信這點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記憶猶新。
而在美國也有類似的毛毛蟲,而且要比洋辣子厲害十倍。因為一旦被它的刺毛蟄到,簡直痛到骨子裡,甚至可以痛上12個小時或者直接休克——貓毛蟲。
美國最毒的毛毛蟲,全美最毒生物之一!
如果僅從圖片上看,很難將它與昆蟲聯繫起來。你看它像什麼?國外媒體調侃它為「川普的頭髮」。因為其身上密集的刺毛,毛茸茸的,和貓身上的柔軟毛髮有點相像,故稱之為貓毛蟲。
貓毛蟲(puss caterpillar,學名 Megalopyge opercularis),為無害的、體長2.4至3.6釐米的南方絨蛾(southern flannel moth)的幼蟲,主要生存在美國南部、墨西哥和部分的南美洲,從新澤西州到佛羅裡達州,再到阿肯色州和德克薩斯州都有它們的身影,主要以榆樹、橡樹和梧桐樹等樹葉為食,同時也可在公園或附近的建築物中找到它們。
與大多數其他蛾類幼蟲不同,貓毛蟲有七對前腿。而且貓毛蟲的大部分身體通常被濃密的刺發(剛毛)完全隱藏起來,但當貓毛蟲四處移動或進食時,偶爾會露出頭部和胸部。相比洋辣子那裸露的刺毛,貓毛蟲的刺毛更具視覺欺騙性。但是一旦有生物觸碰到其身上一根毛,它就會釋放毒素。
主要是貓毛蟲的外層毛皮底下藏有毒性極強的小刺,其中在中空刺的底部有一個毒腺。所以所有的貓毛蟲的外皮(包括脫落的外皮)都能刺傷人,而且刺的毒性會隨著貓毛蟲的大小而增加,直到它蛻變成同樣毛茸茸的南方絨蛾。
根據密西根大學發表的一份關於貓毛蟲研究論文指出,若被貓毛蟲蟄到,被蟄之處會立刻感到灼痛,隨後會腫脹和發紅,並且疼痛可長達12個小時(視毒刺數量多寡)。同時有些人可能會出現頭痛、發燒、噁心、嘔吐、低血壓、心跳加速、癲癇等症狀,在極少數情況下,還會出現腹痛。
洋辣子的毒性較弱,如果被洋辣子蟄了,可以用用膠帶或者有粘性的東西把被蟄到地方粘了幾下,粘掉毒刺後用牙膏或者肥皂水清洗下過段時間就好。而被貓毛蟲蟄到也可以立刻用膠帶反覆粘揭以去除毒刺,減輕痛楚,但之後一定要去醫院處理(貓毛蟲的毒素被證實具有溶血反應)。這就是貓毛蟲比洋辣子更厲害的原因。
貓毛蟲到底有多可怕?
每年美國有許多小孩遭受貓毛蟲蟄傷的記錄,有些是好奇後觸摸被蟄,有些則是貓毛蟲從樹上掉到衣服上意外被蟄。歷史上,美國也曾發生過大量貓毛蟲出現和集體傷人的現象。比如1923年,佛羅裡達州大量出現貓毛蟲,導致樹木樹葉脫落;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學校在1923年和加爾維斯頓學校在1951年,曾發生兒童集體被貓毛蟲蟄傷而被迫停課。
那被貓毛蟲蟄到是什麼感受呢?以下是一些真實案例的報導:
維吉尼亞州新肯特郡的一位女士克裡斯汀(Crystal Spindel Gaston)表示,在去年9月,她在上車後發現右腿突然感到劇痛,隨後發現有隻貓毛蟲。隨後她去了急診室,治療三天後右腿才恢復正常。她說:「那感覺就像是一把灼熱的小刀穿過我的小腿外側。在我低頭看看是什麼東西造成時,我猜測是碰到什麼超級鋒利的金屬,結果我只看到了一隻毛毛蟲。」
在2018年6月,佛羅裡達州的一個15歲少年羅根(Logan Pergola)在和家人清理院子裡的樹枝時,手腕意外碰到一隻貓毛蟲,頓時感到燒灼感,並出現了一個三指寬的網格狀皮疹。當時他並不知道被貓毛蟲蟄到,只覺得手腕「著火了」,手臂迅速變得麻木。五分鐘不到,傷口附近形成的皮疹迅速擴散到胸前,羅根開始覺得頭昏、臉色蒼白。他媽媽安德瑞雅(Andrea)趕緊用水清洗傷口,並拿蒜頭搗碎敷在傷口處以達到消毒效果,可是羅根狀況卻持續惡化。
於是安德瑞雅立刻報警並將羅根送醫,當羅根到達醫院時已無法行走,整個人全無血色,而且一直作嘔和發抖。在治療一個小時後,羅根不再發抖,但是疼痛卻沒有消失。直到3個小時後,羅根才恢復意識,不過手臂還是隱隱作痛。
2018年,德克薩斯州一位5歲小女孩阿德麗·錢伯斯(Adrie Chambers)在幼兒園玩耍時,樹上一直貓毛蟲掉在其手臂上。小女孩當場大哭,手臂出現大面積紅疹,隨後被緊急送醫接受類固醇治療,一天後才康復。
……
其實貓毛蟲過去很少在維吉尼亞州發現,但目前發現有在維吉尼亞州東部幾個縣有出現「泛濫(大量爆發)」的跡象。而在過去2個月裡,當地林業部(VDOF)已收到了將近50起貓毛蟲蟄傷事件(實際可能更高),這是以往數據的10倍。為此對當地民眾發出警告:與這隻毛毛蟲保持距離!不管這個小動物看起來多麼可愛和毛茸茸,都不要去觸碰它。
至於為何會在維吉尼亞州頻繁發現,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昆蟲學家埃裡克(Eric Day)認為可能是氣候變化的關係,比以往更溫暖的夏季和冬季有助於貓毛蟲的孵化。
最後:
如果到美國旅行,看到這樣毛茸茸的東西的話,儘量別太靠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