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路上的
「小坎坷」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
自然環境惡化、社會壓力等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
不孕不育的發生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
許多朋友難免被絆腳石絆一絆。
聽說過「生化武器」沒聽說過「生化妊娠」?
今天咱們就來認識一下這個備孕路上的「小坎坷」。
生化妊娠≠常規流產
明明驗孕棒顯示的是雙槓
——陽性(表明已懷孕)
為什麼沒幾天「大姨媽」卻來了?
真相只有一個:
你並沒有真正「妊娠成功」!
精子邂逅卵子,結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受精後7-10天到達子宮內膜著床,著床後滋養細胞產生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進入母體血液,這時可以檢測到血HCG升高和尿HCG陽性,但B超檢查還看不到孕囊。
當HCG值大於25mlU/mL,
便能被早孕試紙測出「懷孕了」!
但此時受精卵這顆種子,
其實還處於游離狀態。
這顆游離的受精卵,還要經歷在子宮內生根發芽的過程,才能成長為胚胎。但因為某種原因,受精卵被子宮拒絕接受,它無處可去,只好無奈的跟著大姨媽一起被排出體外,這就是「生化妊娠」,一般出現在妊娠5周前(即受精後2-3周)。
「生化妊娠」臨床上僅表現為月經稍延遲、月經量稍增多,它也被稱為亞臨床流產或隱性流產,佔早期流產的2/3,如果我們不檢測HCG,就不會發現已經妊娠,而認為就是一次月經。
生化妊娠需要坐小月子嗎?
也許大家都有一個疑惑,
生化妊娠也是流產,
需不需要吃藥、坐小月子?
答案是:不需要!
因為此時受精卵還未在子宮著床,無需刮宮等人工流產措施,所以對子宮並沒造成傷害,無需額外服用藥物,也沒必要特意調理身體,更不用「坐小月子」。
生化妊娠後,你的「大姨媽」下個月會如期而至,排卵也會正常進行,但專家建議大家還是不要急著要孩子,休息3-6個月後,再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寶寶的到來。
生化妊娠後是否需要檢查身體?
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婦科主任郭偉平介紹說,生化妊娠的發生多數是受精卵自身異常,是自然淘汰的過程,只發生一次多具有偶然性,不必過分擔心,發生2次以上者需要到醫院就診,並進行優生優育、復發性流產等相關檢查,積極尋找胚胎生化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即使是多次生化妊娠,也不意味著一定會不孕不育,它或許只是不巧被你發現了太多次,也有可能是身體「失手了」,不用太過於灰心喪氣。
是什麼原因導致生化妊娠呢?
1、卵子質量及胚胎質量
胚胎本身質量欠佳、有缺陷,受精卵染色體變異,是導致發育停滯的主要原因。
2、子宮環境
子宮內膜厚度、其容受性、形態直接影響著胚胎種植。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黏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結核等影響受精卵著床。
3、激素水平
母體的激素、HCG、孕酮等,對排卵、受精、著床產生著直接的影響,這些激素水平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受精卵著床。
應該怎麼避免生化妊娠呢?
1、夫妻雙方可以做染色體檢查。
2、多囊卵巢等有相關婦科疾病的需要積極配合治療。
3、甲狀腺功能低下者,要等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後再懷孕,孕期也要服用甲狀腺素類藥物。
4、注意休息,情緒穩定,生活規律;合理飲食,不熬夜、喝酒、抽菸等。
5、男方做一個生殖系統的檢查,有菌精症的要治療徹底後再備孕。
6、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和放射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