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太陽活動峰值期出生人群的壽命會少5年,這與太陽耀斑爆發和釋放強烈放射線有關。
據國外媒體報導,人類的壽命長短受到太陽活動周期的嚴重影響,目前,挪威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太陽活動低谷期出生人群比太陽活動高峰期出生人群的壽命多大約5年。
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高峰期將對地球帶來強紫外線輻射,這可能降低孕婦體內葉酸指數,從而增大嬰兒死亡率。據悉,在孕婦懷孕期間葉酸是細胞快速分裂和生長的關鍵因素。
研究小組基於太陽活動性周期變化,對1676-1878年之間出生的挪威人口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太陽活動高峰期出生人群比太陽活動低谷期出生人群壽命短5年,也可能與強烈的太陽耀斑爆發有關,期間釋放出大量的放射線。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刊》雜誌上。
該研究表明,這種效應對女孩的影響比男孩更強烈,太陽活動周期大約持續11年。當前地球處於第24個太陽活動周期,太陽活動高峰期意味著耀斑爆發頻繁,日冕物質拋射能夠幹擾無線電通信和地面上的電力系統,損壞人造衛星,並幹擾導航設備。
同時,太陽活動周期與紫外線輻射指數密切相關,產生一種環境壓力源影響人類生存和生殖能力,也可能導致細胞和DNA分子受損。目前並不清楚是否這種效應會影響現代人們的壽命和體質。
研究小組認為,一種解釋是紫外線誘導孕婦體內葉酸指數下降,胎兒出生前缺少葉酸將存在高死亡率。我們研究發現產婦懷孕時處於太陽活動高峰期將影響生育女嬰的健康。
(據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