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已經具備宇宙中所有元素,從而演化出碳基生命,會飛的會跑的,有毒的帶刺的,需氧的厭氧的,骨頭在裡面的與在外面的,等等什麼生命形態俱全。
不論是矽基生命還是碳基生命,生命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奇蹟,但是為什麼我們是碳基生命而非矽基生命呢?
這其實還是和元素的性質有關。先說碳基生命,我們知道碳基生命是以碳原子為基礎的生命形式,雖然碳元素在細胞中的質量佔比僅為百分之十八,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卻是無可替代的。
碳原子可以通過四條化學鍵與其他元素連接,以此構成各種複雜的化合物,生命本質上就是各類複雜生化反應的持續進行,而碳原子無疑是這一切的基礎,從遺傳物質到蛋白質,再到細胞與器官,碳原子搭建了生命的平臺,對於地球生命來說,水是生命之源,而碳是生命之本。
再回過頭來看矽基生命,無論在何種溫度和壓力下,因為分子量原因矽化合物種類和多樣性遠低於碳水化合物,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宇宙中最高效的能量傳遞方式是電磁波,矽基生命無法產生光合作用這種決定性的高效化學反應來存儲和利用能量,而其它能量利用方式(比如硫細菌)均是不可持續性的,無法維持一個生命體系幾十億年進化的能量需求。
但是,在大多數恆星系都有碳基生命體的宜居帶,也都有矽基生命體的宜居帶,因為我們是碳基生命體,對於碳基生命體來說,使用的工具、材料、相關的理論體系基本上都是碳基生命體的生存溫度相適應的種類,也因此才更有可能建立聯繫方式。
矽基生命體如果存在,一定需要一種流體材料作為能量傳遞的媒介,還需要一種可塑性較強的材料作為生命體的主要材料.
一般還需要一種剛度較大的材料做骨架或外殼,從這個角度來說,矽基生命體應該是適宜在溫度較高的環境中出現,如果這個行星氣壓與地球差不多的話,該星球應該處於我們這玻璃的可塑性溫度,也就是在600℃到1100℃之間,即該行星如果在太陽系內存在,一定比地球更靠近太陽,同理,如果存在氮基生命體,那一定是在靠近太陽系邊緣的冰凍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