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講了神奇的黑洞,打破了人類所認知的所有物理定律和原理,當然,也包括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內,這是不是為人類發展「永動機」提供了另一條思路呢?
說起能量守恆定律,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熱力學第一定律,就是說在一個獨立的系統中總能量是恆定的,不變化的,這邊多了,那邊就少了(此長彼消或此消彼長)。
也就是說,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轉化或轉移。
典型的例子就是高處物體落下來後,就是把原來的勢能轉化成動能(在不考慮摩擦的前提下)。
達文西曾設計過一臺精巧的機器,在一定時間內可以「永動」(相對永動),但不會一直運動下去(絕對永動)。達文西想盡辦法進行改善,最終以失敗告終,最後,達文西得出結論:由於摩擦的存在,造不出來永動機。
那麼,問題來了,達文西造不出永動機,就能證明後人造不出來永動機嗎?
這個邏輯是不是有點牽強附會?
很多人的觀點是:別人已經試過或做過,不行的。
這就好比:你中不了狀元,別人就中不了嗎?
遙想當年,達文西已經設計出來了「直升機」,就是沒造出來。
但直升飛機還是被後人造出來了。
這說明什麼呢?
如果大家認為既然全才加天才的達文西都造不出來,後來人都不去想辦法造,就沒有現在的直升飛機。
有好多新發現,並不是前人沒有「奇思妙想」,沒做過試驗,而是前人的試驗工具和工業水平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
恰恰是現代人用先進的工具及試驗設備按照前人的構想和方法就能實現前人的夢想,能做出來。
惠更斯指出:純靠力學原理是造不出永動機的,但用磁體是有可能的。
正是惠更斯的這句話,才導致了現在滿大街都是搞「磁動機」(磁力永動機)的。
但現在大部分人都是用磁鐵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原理,又回歸到了純力學原理上。也就是靠磁力進行力的傳遞,唯一的好處就是減少了摩擦。外加「儲能」設施,比如:飛輪等。看似實現永動,其實沒有超出達文西設計的純機械永動機理念,只是迎合了惠更斯的想法,註定是「曇花一現」,經不起「考驗」。
那麼,能量到底守恆嗎?
1、僅憑一個力學中的能量方程,連最起碼的物質中單個質點的運動方程都無法推導出來,更不用說任意自由度系統上的運動方程;
2、對當時人們來說,光考慮一個封閉的獨立系統的宏觀能量,沒有考慮到「真空能量」(當時認為真空是絕對的「空」,現在則認為真空「不空」,有真空能量);
3、再說,當時還不知道有「暗物質、暗能量」,更談不是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利用;
4、特斯拉發現的「電磁不守恆」,無疑又給永動機愛好者打了一劑「興奮劑」;
5、上海科技展上的某種特殊結構設計,又給衝破「死點」(平衡點)提供了新方案;
6、宇宙的微波輻射背景,又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空間。
等等,
這一系列現象都說明了永動機就在眼前,並非可望不可及,更不是天方夜譚,「永遠」實現不了。
別的不說,只要有一個大小適中的「黑洞」,是不是就可以提供無限動力,實現永動?至於能量守不守恆,黑洞是不是會蒸發,那只是永動時間的問題。至少能滿足人們的生產生活,這就足夠了。
然而熱力學第二定律只是闡述了:孤立系統的熵是永遠不會減少的。
講到這裡,咱們再來說說原子能和核裂變,預知詳情,請看下篇。
請持續關注
歡迎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我們,公眾號「第八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