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寸黃金大屏!小米Max深度評測:續航驚人-小米,小米Max,6.44寸...

2020-11-29 驅動之家

【蘋果回歸小屏 小米史上最大】

在手機行業,iPhone一直是全世界的風向標,蘋果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無數手機廠商的心。比如說4寸的iPhone SE,瞬間就颳起了一股回歸小屏的風潮,甚至某些5寸機都敢號稱是小屏。

就在這個時候,小米卻反其道而行之,打造了其史上最大屏幕的小米Max,6.44寸的屏幕已經無限逼近小號平板機,也比此前的5.7寸的小米Note大了好幾圈。

為什麼會做一個6.44寸的大屏機呢?雷軍表示,他有幾個堪稱重度手機用戶的朋友,兩年前就希望他能在手感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做一個屏幕足夠大、電池足夠大的手機,所以小米就為這類人群設計了小米Max。

至於為何選擇6.44寸,雷軍是這麼說的:「在設計小米Max時候,我們仔細琢磨了大屏的各個尺寸,在現有技術情況下,6.44英寸,屏幕足夠大,但單手握持感還不錯!這是我們最後的選擇。大而輕薄的小米Max, 一定會改變大家對大屏手機大、笨、重的印象。

這種碩大的巨屏手機也不是沒有過,但都是走高端旗艦路線,高昂的價格讓人望而卻步,比如說華為的P8 Max高達3788元,甚至比P8、Mate 7的頂配版本都要貴。

小米Max卻堅持走性價比路線,搭配不俗的配置卻只要1499-1999元,基本上就是小米4S/Note 的檔次,相當的親民。

要知道,驍龍652手機目前均價可是超過3000元,HTC 10 LifeStyle更是敢要到3799元。

而除了大屏,小米Max的其他配置也是準旗艦級別的:金屬機身加2.5D玻璃、驍龍650/652處理器、3/4GB內存、32/64/128GB存儲(可擴展)、500+1600萬像素前後攝像頭、4850mAh電池、全網通3.0、雙頻MU-MIMO Wi-Fi、後置指紋識別……如果再加上USB Type-C接口、快速充電、光學防抖就完美了。

得益於龐大的身材,電池容量達到了驚人的4850mAh,這無疑是除了6.44寸超大屏幕之外的最大亮點,帶來了驚人的續航能力,而且厚度控制在了十分理想的7.5毫米,只是重量無法避免地超過了200克。

【外觀賞析:三個6.44寸巨屏機排排坐】

老規矩,先來看看小米Max的外觀設計,同時我們還找來了另外兩款同樣6.44寸的巨屏機來對比一番。

↑↑↑小米Max和小米5類似,也都放棄了以往的牛皮紙包裝風格,改為類似紅米Note 3的素白樣式,但是更加簡練,甚至沒有印上產品圖,只有一句Slogan:大屏手機就是小米Max。

↑↑↑整個盒子十分小巧,剛剛放下一部小米Max。

↑↑↑正面採用了2.5D弧形玻璃,白色前面板,沒有採用ID無邊框設計,黑邊控制得還可以。

這塊6.44寸的屏幕解析度為1080p,像素密度342PPI,最高亮度450nit,對比度1000:1,NTSC色域範圍72%,比較普通。

儘管屏幕較大,但像素密度依然可觀,所以顯示效果也算得上細膩,這個不必擔心,只是面板供應商不清楚。

↑↑↑橫放在桌子上看電影什麼的,大屏的優勢立刻就突現出來了。

↑↑↑頂部是現在流行的「大白式」對稱設計,左邊距離傳感器,中間聽筒,右邊前置攝像頭。

↑↑↑底部是三顆虛擬觸控鍵,沒有為了支持指紋識別而使用實體Home鍵,因此更有紅米風格。

↑↑↑小米Max有銀色、淺灰色、金色三種風格,我們拿到的是銀色版本。典型三段式設計,但色差不是很大。四邊尤其是左右兩側弧度很大,自然是為了照顧手感。

↑↑↑攝像頭位於左上角而沒有放到中間對稱設計,略微突出。指紋識別則依然是圓形的。

↑↑↑頂部有3.5毫米耳機孔、紅外埠(支持智能遙控)、降噪麥克,同時從這個角度可以明顯看出,前面板玻璃是突出於金屬機身的,因此對貼合工藝品控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縫隙和高度差。

↑↑↑底部是左右對稱揚聲器和microUSB接口,沒有Type-C。

↑↑↑7.5毫米的機身厚度很有誠意,側面還有雙兩邊倒角。電源鍵和音量鍵做工很紮實,清脆有力,沒有鬆動。

↑↑↑左邊是卡槽,三選二與或設計,要麼雙SIM卡,要麼SIM+SD擴展卡。

↑↑↑從這個角度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側面設計。

↑↑↑小米Max雖然擁有4850mAh大電池,但因為種種原因,標配充電器MDY-08-EF不支持QC3.0快充,輸出規格為5V/2A,不過機器本身是支持QC3.0的。

↑↑↑同樣6.44寸,小米Max明顯比索尼Xperia Z Ultra精瘦幹練很多,屏佔比更高,而且手感更順滑。

↑↑↑nubia X與小米Max設計風格相近,但上額頭下巴和邊框也更寬一些。

↑↑↑背面三種風格,你更喜歡哪個?

↑↑↑nubia X6 7.9毫米,Xperia Z Ultra 6.5毫米,小米Max 7.5毫米居中。

【系統體驗:MIUI 8值得期待】

5月10日的小米夏季新品發布會,主句應該是小米Max,但是MIUI 8明顯搶走了更多風頭,MIUI負責人洪鋒也相近介紹了MIUI 8的諸多新變化。

雷軍對這個新版本的評價極高:「MIUI 8是迄今為止最好用的MIUI系統,它不斷探索行動作業系統的黑科技,在多個方面取得突破創新。……MIUI系統經過六年時間不間斷迭代升級,變得越來越好用,小米手機加MIUI已經發展成為全新一代移動網際網路平臺。……(MIUI 8)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產品。」

按照小米的說法,MIUI 8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變換的萬花筒,經歷了9個月時間的探索和打磨,在視覺設計和創新功能方面都有全面突破,細節優化達到近千項,是MIUI史上研發難度最大、創新功能點最多、發布周期最短的大版本升級。

雷軍還分享了一組有關MIUI的震撼數字:

1、MIUI全球聯網激活用戶突破2億。

2、阿里友盟指數:安卓設備活躍排名Top10,小米手機有6款。

3、騰訊開放平臺白皮書數據:安卓設備活躍排名Top10,小米獨佔9款。

4、TalkingData公布《2015年移動廣告行業報告》,小米應用商店用戶覆蓋率排名第三位,小米遊戲中心用戶覆蓋率排名第五位。

5、TalkingData公布《移動音樂應用行業報告》,小米音樂排名第三位。

6、艾瑞《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研究報告》,多看閱讀的用戶覆蓋率排名第五位。

 

小米Max出廠搭載的仍然是MIUI 7,目前最新的是7.6.5.4開發版,基於Android 6.0.1 MMB29M。

它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和其他諸多小米/紅米機型一起升級到MIUI 8(系統更新界面也是新的),所以大量的新特性暫時還只能在紙面上體會。

 

指紋識別可用於鎖屏、兒童模式、文件管理、應用鎖、購物支付等。

指紋錄入速度適中,六七次左右即可完成。解鎖速度極快,一瞬間的事兒,而且擁有指紋修正系統,每次解鎖成功都會進一步提高識別成功率,不會越用越慢。

但因為手機實在太大了,單手握持的時候經常需要往上挪動一下手掌才能夠到指紋識別模塊。

MIUI 8的諸多功能中,小米Max現在已經可以體驗到「懸浮球」。雖然這個功能在其他不少手機上都已經出現過,對小米而言則是第一次。

小米懸浮球開啟後會乖乖地吸附在邊緣呈半透明狀,不會遮擋瀏覽內容,彈出輸入法的時候還會自動躲開。

 

它支持五個滑動操作,默認為鎖屏、截屏、返回桌面、靜音、返回鍵,但都可以自定義,包括Wi-Fi開關、數據開關、藍牙開關、方向鎖定、手電筒、菜單鍵、掃碼支付、付款碼,以及快速啟動任一應用。

接下來我們通過官方介紹,再了解一下MIUI 8的主要亮點。

小米蘭亭字體:

經過18個月精心打磨,從中宮調整,到重心設計,全部根據移動網際網路的展示和閱讀特性做了細緻的設計。從6763個常用漢字、標點符號、拉丁字母,擴展到27533個漢字的全字庫。

全新相冊:

支持連拍聚合、GIF動畫、同步提示、相冊收納(摺疊不常用的)、照片瘦身(手機顯示所旅途雲端保存原圖節省90%空間)、多選提示、全景圖預覽、快速分享(上滑多選)、一鍵切換濾鏡特效、塗鴉、貼紙、馬賽克、視頻編輯(手動剪輯/視頻濾鏡/背景音樂)、特效模板(一鍵合成配樂/視覺特效)。

長截屏:

滾動截屏,而且可以上下拖動需要截屏的區域,支持精準裁剪、標記、馬賽克塗抹。

便籤:

新增宮格視圖,支持私密便籤,提供便籤模板。

文字編輯菜單:

支持單詞翻譯,可識別電話號碼和網址,常用語輸入。

計算器:

可隨時修改計算步驟,支持匯率轉換、個人所得稅計算、房貸計算、單位轉換、中文大小寫數字轉換。

掃一掃:

可以掃描初一到高三全學科考試題目(並給出答題步驟)、名片、文檔,支持拍照購、翻譯。

近期任務管理:

自動切換聊天和閱讀,互不影響。

分身術:

不但支持雙開微信、QQ和絕大多數應用,手機也能通過不同密碼/指紋進入不同桌面,數據互相隔離,加密存儲。

安全省電:

晶片級偽基站識別,攔截垃圾簡訊、簡訊中釣魚網址、瀏覽器網址檢測。

鏈式啟動管理,禁止應用互相調起的「葫蘆娃」行為,省電模式可延長續航2-3小時。

錄音機:

重新梳理了錄音的交互模型和界面視覺動效,新增語音轉文字功能。

開機引導:

全新視覺界面設計,即使是父母輩的人第一次用MIUI 8,看完開機引導也能很快學會使用。

遠程協助:

方便遠程協助解決手機使用問題,尤其是子女為父母。

設置樹:

對設置樹進行重新梳理,功能設置分類更符合用戶心理模型,並添加了搜索入口,支持同義詞模糊搜索。色調方面也做了重新設計,更加統一。

定製全新輸入法:

和搜狗定製了全新的輸入法,輸入詞庫更準確,支持小米帳號登錄,詞庫同步。

拍照:

對相機的交互模型進行了重新梳理,界面更有層級,更易操作。引入濾鏡實時渲染,可以即時看到濾鏡效果了。

據悉,MIUI 8將於5月16日論壇邀請內測,6月1日開放公測,6月17日開發版,其中,開發版支持的機型包括小米2、2S、3、4、4C、4S、5、Max;紅米、紅米Note、小米Note全系列。

目前,首批內測報名的機型是小米3W/C、小米4以及小米Note這三款。

【性能測試:八核驍龍652發威】

驍龍650/652處理器最初叫做驍龍618/620,後來為了凸顯自己的大幅度提升才改名,雖然有些混亂但顯然是正確的一招,因為它們倆都引入了新的Cortex-A72 CPU核心、Adreno 510 GPU核心,比起之前的八核Cortex-A53驍龍616/617/625有了巨大的飛躍。

驍龍650/652仍然採用成熟的臺積電28nm HPM工藝製造,再加上A72核心的改善,整體功耗和發熱控制更加成熟,比起20nm工藝、A57核心的驍龍808/810更加優秀,非常適合中高端機型。

它倆整合了兩個/四個A72、四個A53核心,最高頻率分別為1.8GHz、1.4GHz,同時整合了新的Adreno 510 GPU核心,內存支持雙通道LPDDR3-933,基帶支持X8 LTE Cat.7。

目前基於這兩款處理器的設備已經不少,驍龍650有紅米Note 3高配版、索尼Xperia X,驍龍652更是有三星Galaxy A9 2016/A9高配版、vivo Xplay5/X6s/ X6s Plus、OPPO R9 Plus、H TC 10 Lifestyle(國行)、Alcatel OneTouch Idol 4S。

不過,它們的價格普遍都很高,比如說HTC 10 LifeStyle高達3799元(挨罵的關鍵原因之一),vivo X6s也需要2598元,小米Max則一下子拉低到了1499-1999元的價位(驍龍650的紅米Note 3高配版更是只要1099元起了)。

僅此一點,小米再次功不可沒。

小米Max分為三個版本,其中最低配是驍龍650、3GB內存、32GB存儲,1499元;中檔是驍龍652、3GB內存、64GB存儲,1699元;最高配則是驍龍652、4GB內存、128GB存儲,1999元。

我們拿到的是1699元版本,也是性價比最高的一個。

 
設備、CPU信息

 
屏幕、GPU、系統信息

跑分首先當然還是要請出安兔兔:

 

超過8.2萬分的成績相當可喜,基本上和高通驍龍810、三星Exynos 7420這樣的上代旗艦處於同樣的水平了。

距離麒麟950/955相差9000多分,但是後者A72核心的頻率可是高達2.3/2.5GHz呢,這裡只有1.8GHz。

相比於聯發科Helio X20差了接近一萬分,但後者有十個核心,而且A72核心頻率也有2.3GHz。

  

GeekBench 3單核心、多核心成績分別達到了1539、5313,無論單線程還是多線程都完勝驍龍810、Exynos 7420,同頻效率也超過麒麟950大約10%。

  

GFXBench測試成績一般,比其他Adreno 510機型略低一些,但差距不大,實際影響也不必過慮,日常玩個遊戲什麼的不在話下。

GFXBench 4.0一直無法顯示實時頻率和溫度,所以這裡借用了GFXBench 3.1的結果(成績方面其實基本一致):八個CPU核心並沒有全部開動(畢竟是主要測試GPU),以A53小核心為主(CPU4),大核心基本只有一個在跑(CPU8),而且都很少跑到滿頻。GPU頻率則一直都穩定在滿滿的600MHz,沒有降頻,因為溫度一直很低,開始一直在31℃多點,後來升到33.7℃就穩住了。

【拍照體驗:1600萬像素主流水準】

小米Max配備了1600萬像素攝像頭,搭配5片式鏡頭、雙色溫閃光燈,F2.0光圈,支持PDAF相位對焦、暗光畫質增強、HDR高動態範圍調節、面部識別、實時濾鏡拍照、720p/120fps慢動作錄像。

雖然像素很高,但並沒有太過特殊之處,傳感器型號也不清楚。

前置攝像頭為500萬像素,F2.0光圈,85°廣角,支持第二代36級智能美顏、自拍實時美顏、視頻通話實時美顏、倒計時自拍、面部識別、魔鏡(實時評測顏值),同樣中規中矩。

 

AIDA64也沒有檢測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尤其是傳感器型號不詳。

 

拍照模式一共有9種,沒啥可說的。濾鏡有11種,現在都可以實時預覽了,但注意背景虛化只是一種簡單後期處理,不可能和華為P9、榮耀V8那種雙攝像頭的相比。

6.44寸的大屏幕使得取景框比6寸照片還大,使用「超大取景框」拍照可以獲得非常直觀的感受,不過因為手機過大,拍照時的把持有點費勁,特別是攝像頭位於角落裡,左手很容易擋住鏡頭,拍照的時候需要注意。

來看拍照樣張:

晴朗白天拍照效果很贊,畫面通透,曝光、色彩還原和白平衡都很到位(天空灰濛濛那都是霧霾)。

HDR效果也過得去,在藍天白雲準確展示的同時,大樓陰影處也表現了出來。

近景整體效果也過得去,但放大就可以看得出來物體邊緣不夠銳利。

雨中的拍照效果很乾淨,看著十分舒服,但是放大後細節表現力就很一般了,有明顯的塗抹感。

文字拍攝再次暴露了細節表現力偏弱的缺點,文字邊緣有明顯的模糊。

看了很有食慾吧?

強烈日照下,適當調整曝光和對焦還是能得到很好的效果的,雖然色溫會明顯偏暖但也可以理解。

但如果畫面光照較為複雜,就容易出現部分區域過曝,注意牌子後方的草叢。

夜拍效果比較普通,尤其是暗處基本丟失,而且白平衡也有些走偏。

如果光線較為強烈,炫光就很難控制了,而且噪點十分明顯。

移軸攝影只有很暴力的一種預設,無法調整方向和移軸程度,所以想要這種效果的還是試試第三方相機軟體好了。

魚眼拍照當然不會擴大取景範圍,只是人為扭曲了一下。

全景很棒,拍照和合成速度特別快,而且拼接精準,沒有重疊或者遺漏。

整體而言,小米Max的這個1600萬像素攝像頭無功無過,屬於當今主流水平但沒有太突出的地方。得益於高像素,各種場景下的整體展現力不俗,曝光、色彩還原、白平衡都基本到位,但是細節把握能力比較普通,夜景拍照也一般水準。另外原生相機玩法較少。

【續航/充電:真真持久 一點遺憾】

小米Max配備了一塊小米手機有史以來最大容量電池,高達4850mAh,而且即將推出的MIUI 8會加入系統級的省電優化,官方宣稱在線播放視頻可堅持超過14個小時,連看十餘集電視劇也沒有問題。

 

因為機身體積足夠大,再加上金屬機身散熱率高,溫度方面小菜一碟,電池溫度最高也就30℃出頭,上圖還是連續測試拍照後的溫度。

 

 

充滿電後,我們將屏幕亮度設定在65%,開啟Wi-Fi,不插SIM卡,不開啟任何省電設置,不定時間地測試跑分、聽音樂、看視頻、拍照、上網、看電子書等等,晚上待機,基本就相當於重度使用。

這種情況下,電池堅持了整整一天半,相當於你早上充滿電出門,不停地使用,也能保證你第二天晚上回到家。

如果是中度或者輕度使用,再結合適當的省電模式,用個三四天沒啥問題!

 

接下來使用安兔兔硬體檢測中的電池測試部分。它會循環進行遊戲測試、GPU滿負載測試、網頁測試、多媒體測試,並實時顯示剩餘電量、溫度和CPU佔用率(大多都在40-70%),直到達到預設的電量值或者手動暫停。測試過程中,亮度為自動設為100%。

100%滿電量開始,55分鐘後才消耗了10%,照此推算堅持跑9個小時不成問題,這意味著即便是持續高負載使用也能支撐整整一個白天。

  

GFXBench電池循環測試相當於不停地玩遊戲,也堅持了超過8個半小時。

續航很舒服,充電就糾結了。電池容量達到4850mAh的同時,小米Max卻沒有配備快充,仍然是5V/2A規格,結果可想而知。

使用原裝充電器,花了足足185分鐘才完全充滿,也就是超過3個小時,其中前90%用了差不多2個半小時。

換上某款支持3.6V/3A、8V/3A、12V/2A快充規格的充電頭,數據線仍然是原裝的,結果用了155分鐘,也就是超過2個半小時,比原裝充電頭快了大約半個小時,效果並不太明顯。

【評測總結:6.44寸心花為誰開?】

這幾年,安卓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但凡事都有一個限度。經過市場的反覆考驗,大屏手機的尺寸基本也就在5.2-5.7寸這麼個範圍了,能夠很好地同時照顧大屏爽快感和單手把持感,即便是大屏中的典型代表三星Galaxy Note也只敢走到5.8寸。

再往上就屬於「板機」(phablet)的範疇了,或者叫巨屏機。這類機型其實是不是也能看到,但要麼價格奇高,要麼傻大笨粗,值得推薦的實在少之又少。

6.44寸的小米Max也說不上完美,沒什麼黑科技,但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外觀設計大而不笨,金屬機身加2.5D弧度玻璃、高屏佔比窄邊框、高亮雙切邊、7.5毫米厚度和203克體重,讓這款機器有著不俗的顏值和手感。當然了,單手把持方面就別要求太多了。

其實,小米Max和4寸的iPhone SE有些類似,都是針對細分市場、特定用戶的產物。它們不奢望每個人都能接受和喜歡,也不會成為銷量無敵的爆款產品,但卻能很好地滿足一部分有著特定需求的用戶。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更大屏幕的平板豈不是更爽?比如說iPad mini之類的?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功能單一的平板機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而大屏手機既能讓人擁有寬闊的事業來看書、看片、打遊戲,還同時具備一款手機的全部素質,完全可以取代小平板。

另外,小米Max塞入了4850mAh超大電池,中度使用兩三天很輕鬆,完全不必擔心爽著爽著就沒電了,尤其是出門在外的時候毫無後顧之憂。只可惜沒有快充,速度慢的令人抓狂,換上快充充電器也快不了太多。

除了大屏、大電池,小米Max還有著不俗的配置,驍龍652處理器、4GB內存、128GB存儲(可擴展)、500+1600萬像素前後攝像頭、雙卡全網通3.0、雙頻MU-MIMO Wi-Fi、後置指紋識別……

幾乎每一項配置都堪稱旗艦級別的,而價格最高只要1999元,驍龍652/3GB/64GB中檔版本的1699元更是性價比無敵,比其他驍龍652機型便宜了一半甚至還要多。

總的來說,小米Max是一款針對性極強的產品,而且堅持了小米一貫的高性價比策略,尤其是突出了大屏、長續航兩個核心點,直戳用戶痛點。

啥也不說了,準備搶吧!

相關閱讀: 大疆看了直呼內行!小米有品上架智能機甲:眾籌價399元書本式開合!小米可摺疊手機首曝:兩塊真全面屏性能大增!驍龍875發布會官宣:小米11穩了比K30S續航更牛的怪獸來了!Redmi 6000mAh新機管夠火力爆炸!Intel列十幾張PPT開懟AMD銳龍:性能縮水簡直了太猛!手機第一黑馬逆勢大漲34.9%:直逼華為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小米#評測#續航#驍龍652#小米Max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雷軍:6.44寸乃大屏手機最佳尺寸!
    日前正式發布小米Max的時候,雷軍就特別強調,6.44寸是小米經過反覆權衡之後的大屏手機黃金尺寸,因為6寸屏視覺不夠震撼,6.8/7寸又太大了手感不好。今天,雷軍又進一步解釋了為何選擇這麼個尺寸。他說:「在設計小米Max時候,我們仔細琢磨了大屏的各個尺寸,在現有技術情況下,6.44英寸,屏幕足夠大,但單手握持感還不錯!
  • 華為榮耀X10max「再續巨屏經典」,小米max4也要坐不住了
    華為榮耀8xmax,小米max3之後,大屏手機就開始銷聲匿跡了。時隔兩年左右,華為X10max「再出江湖」。按照慣例,小米恐怕也要再次重啟max系列,小米max4也不遠了。上半年的5G手機發布的雖然快,但是確實是又多又雜,而且相當的不保值。
  • 取捨之間 小米Max詳細評測
    此次評測的重點是機器的體型影響、巨屏帶來的系統差異、驍龍652的性能控制以及續航,廢話不多說,現在就開片。6.33英寸屏的樂Max、6.4英寸屏小米Max、7英寸屏的榮耀X1、7.9英寸4:3屏幕的iPad mini紅米Note3、iPhone 6s Plus、Moto X Pro、樂Max、小米Max(屏幕分別為5.5、5.96、6.33和6.4英寸)
  • 小米新機來臨!小米max4疑似發布?
    對於僅次於高端旗艦的一些存在,配置上還比較差別大。我最近比較亮眼的一些機型中其中有一款榮耀X10max,重啟了大屏手機的時代。自榮耀8xmax以來已經停了兩年左右了,小米為此也之前宣布停止max系列發布。最近小米有有神秘新機入網,預計就是小米max4系列,一直以來小米的產品都會對準華為的榮耀比較多。看著榮耀X10max的出現,大屏5G手機全成了榮耀一家獨大。
  • 小米6評測:小米6與小米5對比評測,萬變不離其宗
    打開APP 小米6評測:小米6與小米5對比評測,萬變不離其宗 昔年 發表於 2017-05-04 17:11:28   上個月在廣大群眾的期望中迎來了小米
  • 小米Mi Max 2智慧型手機評測——雙揚聲器和良好的電池續航能力
    一、手機介紹:來自製造商小米的Max 2智慧型手機是一個較低的中檔設備,具有非常好的技術規格。6.44英寸的平板手機有Snapdragon 625 SoC、4g內存、立體聲揚聲器、IPS顯示屏,解析度為1920x1080像素,一款5300-mAh電池,帶有快速充電技術,可通過USB Type-C埠充電,以及雙sim功能和指紋傳感器。
  • 7.8寸細膩大屏僅需千元!小米多看電紙書Pro評測:內置微信讀書資源...
    二、外觀:厚度僅有7mm 按鍵簡潔操作方便與初代不同,小米多看電紙書Pro的包裝變為了深藍色,正面的產品渲染圖印有出自莎士比亞《暴風雨》的名句「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文藝範十足。拿出本體,整體設計上除了變為黑色外,其它和初代並無不同。這次的屏幕尺寸由6英寸升級到了7.8英寸,因此邊框也相應的看起來變小了一些。
  • 【小米5X評測】小米5X評測:雙攝低端or良品 傻傻分不清(全文)_小米...
    當然這也一定程度上和小米5X本身的配置有關,畢竟像625這個級別的Soc、金屬一體化機身這些都已經是非常成熟且供貨穩定的部件。廢話不多說,一起進入「小米5X」的全面評測。6後置:小米6同配置下成像中規中矩後置:小米6同配置下成像中規中矩    小米5X搭載後置雙攝,其中一顆為1200萬像素的廣角攝像頭,單位像素大小1.25微米,f2.2光圈,另一顆為1200萬像素的長焦攝像頭,光圈大小為f2.6,支持PDAF相位對焦。
  • 時隔兩年,小米max4還是遙遙無期?
    小米max系列曾經推出過三代產品,分別是小米max、小米max2和小米max3,但是當小米max系列推出到max3時,本該一年一發布的系列卻停滯了兩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那max系列究竟還會不會推出新產品了?小米max系列是一個主打續航和大屏的系列,不過為什麼銷量會如此尷尬?就拿小米max系列發布最後的產品,小米max3來說。
  • 小米手機4採用了一塊5寸1080P屏幕而不是2K屏幕
    近期涉及小米手機4採用了一塊5寸1080P屏幕而不是2K屏幕內容備受矚目,很多讀者對此也很有興趣,現在給大家羅列關於小米手機4採用了一塊5寸1080P屏幕而不是2K屏幕最新消息。昨日下午,小米科技在北京發布了其新一代的旗艦機型——小米4,該機依舊延續了小米高性價比的路線,然而,在小米4發布之前,華為已經有一款跟小米4定位、定價都極其接近的手機上市,它就是榮耀6。既然二者定位、定價都如此接近,那麼在配置和性能上是否也是旗鼓相當呢?下面,手機世界小編為大家帶來小米4和榮耀6對比,大家可以自行判斷小米4和榮耀6哪個好。小米4和榮耀6哪個好?
  • 小米Max 2發布:外觀拍照是亮點,但手機性能讓人無力吐槽
    如今智慧型手機的屏幕尺寸已經越來越大,人們的接受程度也越來越高。小米Max搭配了6.44吋的巨屏,意外地受到了市場上的追捧。5月25日下午,小米Max 2正式發布。這次發布會選擇了在了北京的演播廳,也是小米冠名贊助的《奇葩說》的錄製現場。硬體配置小米Max 2屏幕尺寸保持了上代產品的6.44吋,但在處理器性能上有所退步。
  • 小米電視怎麼樣 小米電視性能評測【圖文詳解】
    其中 小米 電視就是一個代表,它是小米公司在2013年9月推出智能電視產品。那麼, 小米電視究竟怎麼樣呢?這是很多用戶都比較關心的一個話題。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小小米電視的一些相關資訊,趕緊一起來瞧瞧吧!  一、小米電視怎麼樣,好不好  1、屏幕  47吋窄邊,採用的是 LG 的IPS屏和三星的SVA屏,這兩大企業的屏幕質量當然是世界頂級的了。
  • 小米新機概念圖曝光,或彌補小米9的遺憾:難道是小米Max4?
    從小米手機的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真的是跌宕起伏,從一開始的爆火到後來的迷茫(走下坡路),然後到上市之後的崛起,最後到子品牌的獨立,這一系列的發展真的被用戶看在眼裡。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小米手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小米一直引以為傲的性價比,可以說是小米最大的特色了。
  • 磁動力滑蓋全面屏+陶瓷機身 小米MIX 3評測
    正面一塊6.39英寸三星AMOLED屏幕,解析度為2340x1080,屏佔比達到了93.4%,雖然解析度沒有達到2K,但PPI 404的屏幕細膩程度依舊上乘。雖然AMOLED的這塊屏有些偏冷,但好在設置中我們可以對屏幕的顯示效果進行調校,最後得到一個自己最舒服的顏色。
  • 小米5和小米6區別 小米5和小米6參數介紹【詳解】
    小米5和小米6差距大嗎?小米5和小米6哪個好用?日前小米在小米6發布會上發布了七年磨一劍的巔峰產品——小米6。小米6採用了四曲面玻璃加不鏽鋼金屬中框的設計,在顏值上相比小米5更高,但升級的卻不僅僅只是外觀,在其他方面,可以說有著非常明顯的改善和提升。
  • 輕巧堅固,小米旅行箱20寸試用報告
    據小米數據中心統計,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旅行箱累計熱銷500萬+,為什麼90分旅行箱能夠快速的佔領市場,我也是第一批的購買者,我覺得主要是因為這款行李箱質量過硬,價格不貴,大眾都適用。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去年90分對行李箱進行了升級,這款行李箱的空間更大了,也更加堅韌輕巧,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款90分製造的小米旅行箱20寸升級版。這款旅行箱,據說很多明星也很喜歡!
  • 小米有品眾籌智能炒菜機器人:7寸大屏交互 1機21用
    原標題:小米有品眾籌智能炒菜機器人:7寸大屏交互 1機21用   12月2日,小米有品
  • 10.1寸FHD屏+4G LTE 小米平板4 Plus開箱
    [來自IT168]前不久,小米正式上線了其首款大尺寸平板電腦——小米平板4 Plus。相比小米平板4,小米平板4 Plus可以說大了一圈,其搭載10.1英寸FHD窄邊屏幕,屏幕比例依舊為16:10,相比8英寸小米平板4帶來了更大視野,大大提升了看片觀感。
  • 小米小愛老師發布:手心大小4寸屏、口袋裡的英語外教
    如此前預告,今天下午的米家新品發布會上,小米正式發布了一款「改變命運」的產品——口袋裡的英語外教「小愛老師」。外觀設計上,小愛老師輕巧圓潤,僅手心大小,提供4寸大屏,支持3GB+64GB存儲,待機25天,最大的特色是提供了雙實體按鍵,顛覆性創造一種完全不同的英語學習方式,具備查單詞巨快、背單詞巨牢、說英語巨地道、出國遊巨方便等特點。
  • 55寸小米電視3S深度體驗:3499元,真的很高端?
    性能:解碼夠用,功能一般  向來以發燒硬體著稱的小米,這次的SoC卻採用了並不常見的A53架構的Amlogic處理器(4*1.8GHz),相對目前大熱的A73架構的6A938電視芯皇,有一定差距,基本等於6A928(次旗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