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霍尼韋爾宣布,造出了世界上性能最好的量子計算機。這款量子計算機名為H0,量子體積達到64,是排名第二IBM Raleigh的兩倍。
2020年1月,IBM量子計算機Raleigh測得的量子體積是32,間隔不足半年,記錄再次被刷新。
霍尼韋爾量子計算部門CEO託尼·烏特利(Tony Uttley)表示,使用量子體積更準確全面地度量了量子計算機的能力,包括度量可解決問題的複雜程度等。H0的量子體積將從今天的64位增加到以後的64萬,並且同時已經開始研製名為H1的系統,其性能將更優於H0。
自從2019年9月谷歌宣稱實現&34;以來,美國多家公司都在積極快速推進量子計算機的研製工作,IBM現在已經擁有了18臺量子計算機。
有趣的是,雖然目標一樣,但是各家公司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技術路線:
霍尼韋爾使用離子阱設計;
谷歌和IBM採用超導量子比特;
微軟使用拓撲量子計算;
英特爾使用超導量子計算和矽量子點。
正是由於量子計算機擁有非凡的計算能力,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看看我國的量子計算取得的研究進展。
清華大學正在研究離子和核自旋的量子計算;
國防科大和中科院武漢物理數學所正在研究離子系統的量子計算;
南京大學正在研究基於超導材料的量子計算;
浙江大學、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自動化所、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等單位組成的團隊合作開發出了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並成功操控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量子力學有兩方面的典型應用,除了量子計算,還有量子通信。在量子通信領域,我國處於壟斷領先地位,2016年&34;量子衛星成功發射,為構建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可靠的技術基礎。
量子霸權,又將是一個我國有實力挑戰美國霸權的高科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