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5月22日報導:
前不久,奧多姆在宣傳自己新書的時候放出猛料:他從小都有性癮,進入NBA後豔遇不斷,結婚也不斷出軌,零零總總睡了2000多個女性……
於是,奧多姆也就此進入NBA淫亂「天秀榜」,跟威爾特-張伯倫、丹尼斯-羅德曼、魔術師詹森、德懷特-霍華德、裡克-福克斯、科比-布萊恩特(本人沒承認但傳言出軌100多次)站在一起了。
雖然NBA私生活放蕩的球星絕不僅限於以上名單,但以上名單中的人,確實既有代表性,提到他們的私生活,大家頓時都能明白是什麼梗。
而這些人除了濫交還有一個共同特點:他們都在湖人效力過。
在公眾面前自曝睡過2000人,還是需要勇氣的。
歐美媒體經常總結明星「千人斬」的事跡,但上一個真正像奧多姆一樣這麼承認的勇士,應該是老影帝傑克-尼科爾森。他曾經吹噓自己睡過所有年齡段的女人,「以及她們的老媽……和她們老媽的老媽。」
而這位老哥,恰好又是湖人最著名的粉絲,已故大老闆傑裡-巴斯的好兄弟。
所以,過去大半個世紀,湖人對球星有那麼大吸引力,你大概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曾有媒體深扒過湖人「showtime」時代的球員私生活,可真謂場上多輝煌,場下多瘋狂。
想約炮的女性擠在湖人球館內的看臺席,擠在球館外的停車場,還擠在湖人球員客場下塌的酒店大堂。球員只要點頭,就能上床。
骨肉皮文化在體育界存在多年,但湖人特別誇張。畢竟,湖人老闆就是個著名的花花公子,更加助長了隊內的「性愛自由」。
為了球隊不被這些桃色新聞幹擾,主帥帕特-萊利在每個賽季開始前,都會邀請所有球員及家屬參加一次晚宴。萊利會準備一篇很長的演講,深入探討每個球員未來的角色,他如何需要大家保持專注。
至於家屬,萊利也告訴她們,她們的支持非常重要。同時她們也要理解一個不成文規則:客場的事就留在客場,不要追究,不要問太多問題。不要製造更多鬧劇。好好配合他的工作,球員能奪冠能賺錢,家庭也更幸福。
但最終,詹姆斯-沃西的妻子還是受不了了。沃西在休斯敦召妓被抓個正著,他的妻子剛好又是比較強勢的獨立女性(湖人太太團也因此不太喜歡她),於是就提了離婚。她說自己不希望給女兒做一個壞榜樣,認為嫁給這樣的男人也沒問題。後來很多圈內人都對她敬佩不已。
那時候的魔術師,一年的性伴侶數量在三五百之間,隊友自然也有學有樣,湖人的更衣室、桑拿房都成為他們胡搞的地點,有時候在洗澡間搞過之後,穿件浴袍就去接受採訪了。所以有時候到了比賽結束,助教團隊都要給球員發放保險套。
後來傑裡-韋斯特的傳記作者把這些料都爆出來,美國媒體用了一個很精妙的標題:「Showtime湖人裡的每個球員都做愛,一刻不停地做」。
* * * *
現在聽起來,這些軼事多少顯得令人咋舌。但那時候,這確實是家常便飯,按照流行說法,這就是「搖滾明星」的生活方式。
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就跟尼科爾森一樣是千人斬,他的集郵數量據說是4000多個,他一共有8個孩子,是跟5個不同的女性生的,1970年第一次當爹,2016年最近一次(不一定是最後一次)。
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揭示了七八十年代美國搖滾巨星的淫亂生活。樂隊主唱弗雷迪-墨丘裡本人也有過無數金句,比如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喜歡做什麼,他會很坦誠地說:「做愛。」
他還很喜歡說黃段子,比如聊到在裡約熱內盧舉辦30萬人演唱會,他說自己不會有壓力,「因為越大越好,任何東西都是如此。」
「我希望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每晚都有得幹!」
弗雷迪因愛滋併發症於1991年11月24日去世。就在那之前半個月,魔術師詹森宣布了自己感染HIV病毒的消息,從NBA退役。
發生在這兩位巨星身上的悲劇,直接終結了美國「性愛革命」,並逼迫人類開始正視愛滋病。
湖人在八十年代如此淫亂,不僅僅是因為洛杉磯誘惑太多,也跟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
從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性愛解放跟平權運動、反戰抗議一樣轟轟烈烈。嬉皮士們為政治口號奔走,藝術家們為理想創作,白天跟政府戰鬥,晚上就在床上戰鬥。
歐美社會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打擊後逐漸恢復元氣,六十年代是全世界嬰兒潮大爆發的時候,性愛潮的爆發自然是大背景。
人們開始追求個性表達和自由,反對無正義戰爭(「要做愛,不要作戰」是當時的著名口號),反對種族和性別壓迫。
性愛革命的弄潮兒,追求的可不是普通的異性性愛和婚後性愛,而包括以前被衛道士們視作洪水猛獸的春藥、裸奔、色情片、自慰、同性戀、婚前性行為等等,墮胎自由也被提上社會改革日程。
自從尼採喊出「上帝已死」,這不僅僅意味著人類政治、經濟、宗教制度的改變,個人家庭生活傳統必然也將受到衝擊。
那個年代的代表女性,是瑪麗蓮-夢露、黛安娜王妃、小野洋子。美國有一位女性還被稱為「最自由女人」,她就是芭芭拉-威廉森。
1969年,芭芭拉和丈夫在洛杉磯成立了「砂巖社區系統研究基金會」,後來被稱作「砂巖勝地」。他們提倡的主旨,就是開放式婚姻,為會員提供各種群交派對。
他們運營了七年時間,吸納了500多名會員和8000多名訪客,還引來了國家級媒體的報導。
芭芭拉自己出生於二戰期間,父母幾乎沒給過她多少關愛,她在孤獨中長大。成年之後,她堅決活成了與父母相反的樣子,對婚姻和生育毫無興趣,只願意享樂,根本沒想過依賴男人過活。
高中畢業後,她離開家鄉前往洛杉磯找工作,後來事業發展還挺順利,有了點小錢,租下了帶遊泳池的房子,買了車。
但在遇見丈夫約翰之後,她還是被男性魅力吸引,兩人開始約會,火速同居並結婚。但他們可不是什麼傳統的夫婦,婚後他們開始討論兩性關係的更多可能,比如在彼此允許的尺度內出軌減壓,畢竟,「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是沒辦法完全滿足彼此的需求的。」
芭芭拉告訴約翰她是雙性戀,約翰也同意她跟女性交往。
他們都有高薪工作,在洛杉磯穆赫蘭道(巧合的是這條道的同名電影也講了一個挺淫亂的故事)買了宅子,並總邀請同樣開放的友人來開派對,甚至長住下來。很快,他們的開放婚姻形式就在西海岸慢慢流行起來。
他們在「勝地」裡的派對是什麼樣呢?
首先,大家都要把衣服脫光(在豪宅裡裸奔,至今仍是好萊塢巨星的流行習慣,詳見Lady Gaga的個人紀錄片《五尺二寸》)。
赤裸相對之後,接下來事情就簡單了:享受就行。
芭芭拉說,在派對中,男女關係異常對等,「我見過一個女的,一晚上都沒起來過,得搞了十幾個男的!我覺得這也算虐待之美,在這些人眼裡,世俗價值觀是全被摒棄的。」
相信到這裡,很多看客都想知道芭芭拉夫婦後來怎麼樣了。
到70年代,「砂巖勝地」已經有不少好萊塢名人光顧,但因為難以盈利,他們1973年就賣掉了產業,勝地最終在1976年關門。
至於他們夫妻之間,感情一直挺穩定。步入中年,他們厭倦了洛杉磯的浮華和物質,早早開始計劃養老,最終在內華達州買了塊地,建設一個新社區。
但這次不是性愛社區了,而是「吸貓」社區。他們吸的貓是所有貓科動物,包括三頭山獅(cougars),一頭美洲獅(lion),一頭老虎,還有14隻貓(包括山貓)。
約翰在2013年去世,芭芭拉如今也年過八十。他們沒有孩子。
這麼硬核的夫妻,在任何年代和社會都比較少見,但他們的確代表了美國六十到八十年代的酷兒風氣。
* * * *
那時候人們也可以算是「無知無畏」,對愛滋病沒有任何了解和防備。直到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愛滋病大爆發,無數名人栽在這上面,性解放運動才算偃旗息鼓。
當然,球員們還是都願意往湖人跑,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能贏最多的冠軍,把最靚的妹(或仔),夫復何求?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勞資條款、球隊內鬥在客觀上限制了湖人籤巨星的能力,但為什麼最近幾年他們連「性吸引力」都變弱了呢?
這就要提一嘴科技革命的影響。現在NBA球員(應該是所有體育明星)的主流約炮工具,早就不在線下,而變成了Instagram了。所以錢德勒-帕森斯不管在休斯敦還是孟菲斯都可以瘋狂集郵,清一色都是網紅。洛杉磯和好萊塢的地理優勢,已經不是那麼大了。
何況,在洛杉磯就意味著被更多媒體包圍,科比在「鷹郡事件」栽得有多慘,奧多姆是怎麼玩到失控的,都是經驗教訓。球星再愛玩,也不願身敗名裂,甚至把命都搭進去。
更何況,現在美國女權運動迎來新高峰,像凱文-史派西、韋恩斯坦這些老傢伙都因為黑歷史被鞭屍,連科比拿個奧斯卡都要引來大批網友抗議,濫交這一套,私下玩玩算了,再擺到檯面上,玩脫了就得吃牢飯。
而且現在人們真的不再熱衷床上運動了。
美國生育率逐年走低,每1000名女性中(15歲到44歲),只有59人有過生育經驗。在英國一項3.4萬人(16歲到44歲)參與的調查中,只有41%的人宣稱他們一周至少做一次愛。
美國保守州最近幾年不斷收緊墮胎政策的信號,也與當下女性謀求平等社會地位的需求衝突激烈。
當然,保守州反墮胎不一定會降低生育率,因為在美國越保守的地方生育率越高,經濟越發達的地方生育率就越低。這個規律現在可謂放之四海皆準了。
二戰結束也有74年了,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如此漫長的和平年代 (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經歷瘋狂的性解放之後,我們似乎又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禁慾期。
和平年代裡我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刷朋友圈、打網遊、看網劇、看NBA(及各種體育比賽)外加職場壓力、生存壓力、養老壓力、育兒壓力……人們留給性愛的時間越來越少,是自然趨勢。
所謂一場遊戲一場夢。老影帝傑克和老炮兒賈格爾現在還經常出現在斯臺普斯中心看湖人比賽,可那個紫醉金迷的時代,是真的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