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讓好書及時與孩子相遇,成為孩子高品質閱讀的守門人的精神,由兒童文學、兒童教育、兒童閱讀研究、兒童心理、少兒科普、美術等專業領域內專家組成的「愛閱童書100」專家團隊,以準確豐富的新書數據、嚴謹公平的評選機制、專業科學的書目結構、通讀全書後的專家評薦,選出100本在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首次在國內出版的適合6-12歲兒童閱讀的童書。
經過層層篩選,優中選優,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於2018年5月推出的「國際安徒生大獎書系」裡的作品《巴貝路喬不做「熊孩子」》入選了「2018年度愛閱童書100本」榜單,被推薦為小學5-6年級必讀文字書。
巴貝路喬不想做「熊孩子」,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他自製三明治,本想用來試驗能否毒老鼠,不曾想卻被姐姐米提拉誤食。於是,巴貝路喬就開始聯想開了,一會兒時寫悼詞,一會兒是設想自己的獄中生活。
跑到病房和朋友玩,結果自己卻被當成病人割掉了闌尾。只要有巴貝路喬在的場合,總是狀況頻發,場面混亂。
不過,巴貝路喬的世界中不是只有搞笑和嬉鬧,還有溫情和關愛。這本書來自遙遠的南美洲,也讓我們看到了不同國家不一樣的「頑童」。
【關鍵詞】
「熊孩子」創造另類驚喜
愛與包容成就別樣成長
淘氣小孩也有過人之處
本書是一部日記體小說,以一個頑皮的小男孩巴貝路喬為主角,講述了他通過寫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在生活中經歷的平凡卻充滿著悲喜的故事,有家庭的衝突、冷漠和關愛,有學校的矛盾和友情,有旅行中的奇妙遭遇,還有他被寄養在親戚家以及神父的寓所裡所發生的溫情故事。
本書講述了小男孩巴貝路喬在醫院發生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有趣事件。因為與醫院裡的一位病號經常互換身份捉弄醫生,巴貝路喬的闌尾被割掉了,而本來要做手術的卡西卻出院了。他陰差陽錯地認識了一位孤獨的富翁並認他為爺爺,最終繼承了他的遺產。這讓巴貝路喬在家中的地位和角色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變化。
作品樸素的文字中洋溢著充沛的情感,讀者可以感受到巴貝路喬對朋友、親人的珍惜與愛護,體會到兒童世界的純真與美好。
本書作者為智利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瑪塞拉·帕斯,她被稱為智利的「國寶」級作家,獲得1968年國際安徒生獎提名。她的作品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童真童趣,讀來輕鬆愉快,回味無窮。其中,「巴貝路喬」系列就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
「國際安徒生獎」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於1956年開始設立,每兩年一次,授予兒童圖書作家和插圖畫家,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可以說,「國際安徒生獎」匯集了全球最優秀的作家和插畫家,為世界兒童奉獻著這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書系展示】
2014年5月,第一輯共18冊出版,這些至美的經典文學作品給與孩子們最開闊的思想、最寬廣的想像、最豐富的文化體驗以及最深厚的語言和情感的力量,是一套向世界兒童文學致敬的誠意之作。
2016年4月,第二輯共8冊出版,繼續「國際安徒生獎大獎書系」一貫堅持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
2018年5月,第三輯共17冊:涵蓋歐洲、美洲、大洋洲優秀獲獎作家的典藏力作,並首次收錄中國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獲得安徒生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孫幼軍、金波、張之路、劉先平的經典名作,強調中國兒童文學在世界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位置。
【榮譽之路】
被中國版協少讀工委譽為「2014年中國少兒出版十件大事」之一
入選《中國教育報》「2014年教師推薦的十大童書」
入選《新京報》「2014年中國十大童書」
入選《中華讀書報》「2014年最具閱讀價值的少兒圖書」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5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
榮登百道網2015年「中國好書榜」
入選深圳讀書月「2016年度十大童書」
入選《中國教育報》2016年教師推薦的十大童書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權威專家】
海飛(叢書顧問)
原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主席
瑪麗亞·耶穌·基爾(叢書顧問)
原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
張明舟(叢書顧問)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
劉海棲(叢書總策劃)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出版人
方衛平(叢書主編)
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浙江師範大學教授
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堅持不遺餘力地促進中外兒童文學交流,不斷地將世界上最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推薦給中國讀者,致力於搭建一條世界兒童文學經典通往中國兒童讀者的完美路徑,推動中國兒童文學向世界兒童文學發展主潮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