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再來,歲月不待人。時間是人類無法涉足的禁區,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流逝而無法阻止。人類總是對過去無法忘掉的遺憾心生悔恨,對未來無法看到的美好心有不甘。但我們真的無法穿越時間看看過去與未來嗎?不要急著否定,先看看科學家給我們提出的三個方法。
在1915年之前,空間和時間被認為是事件發生的固定舞臺,時間和空間完全不受任何事件影響永恆的延伸著。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首次提出了&34;的概念,他認為時間和空間各自都不是絕對的,時間和空間被認為是每個單獨粒子或行星的動力量,根據它的位置和運動狀態是具有它自己唯一的時間測度,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的時間流速都是相互獨立的。
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時間膨脹出現於兩種狀況:
在狹義相對論中,速度的變化會引起時間流速的變化。
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可以減緩時間並扭曲空間。受引力作用越強,時間流速越慢。
對於塔上的時鐘來說,時鐘在其頂部轉動的速度明顯比底部快,而火星比地球更小,質量也更輕,其重力僅是地球上的20%,所以時間在火星上流動得更快,由於引力膨脹,火星表面的時間要比地球表面長大約三年。
全球定位系統則真實的證明了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軌道上的時鐘根據時間膨脹效應被調校成適當的速度,以對應位於地面的時鐘。另外,有關廣義相對論的一些微調已經編寫進定位衛星,要不然,每12個小時定位結果便會有大約7米的偏差。
如果我們可以駕駛飛船,到離我們最近的黑洞的事件視界外飛行一圈,通過速度和引力引起的時間膨脹,就可以穿越到未來。當然這是一次單程票,而現在我們還缺能夠完成這次旅行的高速飛行器了。
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是如今最大型的人體冷凍服務的提供商。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員可選擇全身冷凍,或選擇只冷凍腦部、或選擇只冷凍神經系統。
人體冷凍技術的出現是為了使人類所有記憶、性格、身份、意識都是以細胞結構及化學形式儲存,保護神經元等神經細胞不會因冷凍而死亡,以求暫停生命,及希望未來可以通過科技把冷凍者復生並醫治。
在正常條件下,由於冷凍速度不同,當人體溫度降到零下時,細胞內的水分就會凍結並形成冰晶,以不同的形式傷害細胞。
在緩慢冷凍過程中,隨著溫度的降低,細胞外部的水分會首先結冰,從而使得未結冰的溶液中溶質濃度升高,由於細胞膜是高選擇性的半透膜,可以讓水通過,導致水滲透到細胞外去,以致細胞內的溶質濃度升高。導致復溫時水大量湧入細胞內,使細胞漲破死亡。
而在快速冷凍過程中,快速降溫可使水均勻成冰,避免細胞內水分外流,但細胞內更多的水分導致細胞內的結晶更多,結晶從內部就已經破壞細胞。
現在保護細胞的辦法是把血液和水分抽乾,換成冷凍保護劑。冷凍保護劑通過在細胞中增加溶質的濃度,保護細胞免受溶質損傷和冰晶損傷。正如極地的昆蟲、魚和兩棲動物會自行創造冷凍保護劑,來減少冬季冰凍下對它們身體的損害,如不凍蛋白質(抗凍蛋白)或叫冰結構蛋白。抗凍蛋白可以結合到小的冰晶上,阻止冰的結晶化和晶體的生長。這些蛋白質能保證這些生物在零度以下的環境中生存。
而談到復生,科技樂觀主義者則認為,待納米技術在將來發展成熟後,可以修復冷凍過程帶來的細胞損傷,還可以修復由於衰老或者疾病引起的損傷。這樣在過去沉睡的人們便可以在未來甦醒,只是我們並不確定未來一定會有這樣的技術。
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正如愛因斯坦所言,引力可以扭曲空間,通過藉助超大引力在時空中造成彎曲,如果時空變形的足夠厲害,它可能一直彎曲下去,最終形成環路,使過去或未來與現在相連。想要產生如此強烈的時空扭曲,必須要有旋轉的黑洞。
1930年代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黑洞與白洞透過蟲洞連接。蟲洞一般是由黑洞,白洞,和中間的管道連接組成的。這三個裡只有黑洞是已經證實的東西。白洞與黑洞相反,黑洞只進不出,白洞只出不進,黑洞吞進去的物質從白洞吐出,這就是為什麼理論上來說,你可以用蟲洞來進行穿越。這也是唯一能讓人回到過去的理論。
雖然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手段無法進行切實可行的時間穿越,但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是對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最終人們是否能夠克服難題使自己獲得時間旅行的自由,歷史的發展會給出答案,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