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經濟趨勢報告: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

2021-01-21 中國經濟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做好2020年經濟工作,應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改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的結構性功能,統籌「穩增長」和化解風險的關係,加快建立健全促進消費長效機制。

2020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預測

2020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測分析

2020年,我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基本趨勢不變,GDP增速與上年基本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2020年我國投資預測分析

2020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依然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有效手段。

2020年我國消費預測分析

2020年,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將繼續強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在各項消費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預計2020年我國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繼續強化。

2020年我國物價預測分析

2020年,我國物價總體運行平穩,前高后低。綜合影響物價變動的各因素,2020年我國物價水平將處於政策調控目標範圍之內,物價總體處於溫和上漲階段。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GDP增長率基本與2019年持平,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從定性因素上分析,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背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微幅波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規模和GDP基數大幅提高,宏觀經濟對外部衝擊的敏感性有所減弱。我國政府對經濟調控的手段逐漸成熟,宏觀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20年GDP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第二,經測算,2020年中國潛在經濟增長率微幅下滑,因此,若國家不出臺強有力的刺激政策,那麼我國經濟實際增速將在其潛在增長軌跡上運行。第三,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採取降息、擴表等措施,總體有利於我國外部需求的增加,從而帶動我國出口增長;中美雙方談判取得階段性進展,經貿摩擦導致的負面影響有所減緩。

2020年,國家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信號清晰可見,同時,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配合下,2020年基礎設施投資將成為帶動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在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和實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靈活調控政策下,房地產投資總體穩定,總體保持較快增長,但由於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居民儲蓄率下降、居民槓桿率提升、房地產投資觀念發生顯著變化等因素,使得房地產需求逐漸趨於平穩。

對於製造業投資,有利因素是2019年政府推出減稅降費、降低社保繳費率、以國資充實社保、降低宏觀稅負等政策。從方向上看,這些政策將有效提高企業利潤,激發企業投資熱情。整體而言,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平穩快速發展,依然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有效手段。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率為8.5%,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4.1%,比上年增加0.4個百分點;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3%,比上年減少0.1個百分點;總體而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5.1%,比上年略微減少0.1個百分點。

2020年,我國消費升級的趨勢將繼續強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居民消費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5%。在各項消費政策「組合拳」的刺激下,預計2020年我國消費將保持平穩增長。二是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繼續強化。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政府更加重視發揮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消費升級過程推動各種資源要素匯聚融入實體經濟,促進存量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優質增量資源進一步擴充,可以靶向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熨平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帶來的影響。根據中國宏觀經濟系統模型預測,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44.4萬億元,名義增長7.8%,增速比上年小幅回落0.3個百分點,下降幅度進一步收窄。

2020年,物價總體運行平穩,前高后低。物價的推動因素通常可歸結為需求拉動、成本推動、貨幣超發和外部輸入等。需求拉動,是指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或者說出現正的產出缺口,通常由工業企業設備利用率、產能利用率、實際經濟增長率與潛在增長率之差來判斷。從影響物價的主要因素上看:其一,2019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預計為75.8%,總體水平仍然較低,存在負的產出缺口。表明我國工業整體仍然處於去產能去庫存的調整階段,負產出缺口對CPI增長有向下的推動力。其二,2019年M1和M2依然維持正常增速,基本與GDP名義增長率相一致。因此,不存在明顯的超額貨幣供給對CPI上漲的推動力。其三,根據世界銀行判斷,2020年國際油價將與上年持平或略有波動。因此,未來如果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不出現大幅上漲,PPI價格總體平穩,由PPI價格變動向下遊CPI傳導的動力將不足。其四,針對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目前國家已經實施了多項政策穩定豬肉價格,相關措施效果也逐步顯現,豬肉價格快速上漲的趨勢已經得到有效遏制。雖然豬肉價格短期內仍將維持高位,但總體趨勢是逐漸下行,從而帶動食品價格和CPI價格有所回落。其五,2019年政府推出減稅降費、降低社保繳費率、以國資充實社保、降低宏觀稅負等政策。從方向上看,一方面,減稅降費的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抑制產品價格上升。另一方面,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業利潤,拉動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對物價產生向上的推動力。由於減稅效應的複雜性,政策效果以及對CPI的影響強度還需要進一步觀察。綜合以上影響物價變動的因素,2020年我國物價水平將處於政策調控目標範圍之內。據預測,2020年,物價總體處於溫和上漲階段。

預計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分別為6.2%和5.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持續多年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

總之,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將在新常態下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業、物價保持基本穩定,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增長質量繼續提高。

相關政策建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2020年經濟工作,應在以下幾方面發力。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定經濟增長

相比降低融資成本、擴大信貸規模的貨幣政策,應更多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一方面,我國政府部門負債規模和債務率並不算高,和其他國家相比仍處於較低水平。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經過多年持續治理也基本得到控制,目前的財政狀況還存在一定的提升債務率的空間。另一方面,債務問題可以靠經濟增長來解決,如果積極的財政政策有效地穩定了經濟增長,那麼一定程度上的財政債務增加並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此,為了穩定經濟增長,建議在2020年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增加赤字規模,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提高政府部門債務率,增加一般債、專項債的發行規模,為積極的財政政策提供資金。

與積極財政政策和就業政策協同,改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的結構性功能

貨幣信貸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的結構性功能依賴其結構性工具,如定向再貸款和再貼現以及基於宏觀審慎評估基礎上的差異性準備金率、差別化存貸比、差別化監管費等。這些結構性工具基本上可歸為差別性數量配置和差異性利率成本兩類。發揮貨幣信貸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的結構性功能,需要加快完善貨幣信貸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之間的工具組合及市場建設,並配合積極財政政策和協同性就業政策,共建金融服務平臺或產業基金等,引導優化金融配置、服務實體經濟,通過對不同金融機構實施差別化政策,鼓勵其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金融和就業支持,激勵金融機構參與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創新產業基金,定向支持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加大對三大攻堅戰的金融配置。

同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使反映流動性的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與經濟發展相適應,要求結合經濟運行下行壓力,逆周期地適時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借貸便利操作、抵押補充貸款、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宏觀審慎評估參數等數量型工具和逆回購利率、準備金利率、流動性便利利率、貸款基礎利率(LPR)等價格型工具,配合積極財政政策,邊際調節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深化治理體系改革,統籌「穩增長」和化解風險的關係

1、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統籌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的各項政策。逐漸加大金融業高水平開放的力度,有序提升金融領域對內和對外開放,鼓勵內資、外資金融機構的深度合作,進一步提高我國金融體系的競爭力和活力。發揮對內、對外開放的「鯰魚效應」,倒逼經濟效率和經濟活力的提升。以有利於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有序推進智慧財產權保護、轉讓技術、市場開放、產業政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堅持「一行一策、分類監管」的思路,通過多種方式補充資本,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增強中小銀行對風險的抵禦能力,引導中小銀行回歸基層、服務實體。繼續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控制重點領域信用風險,穩妥化解影子銀行風險,有序處置各類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加強預期管理,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外部衝擊風險。

2、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健全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尤其是要加強基礎理論、顛覆性技術的探索研究。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國家實驗室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嚴格智慧財產權領域的保護,強化標準引領,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營造有助於創新發展的創新文化和創新生態。

3、夯實資本市場基礎,穩妥應對外部衝擊,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風險

密切關注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加強對股市、債市、匯市的實時監測,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阻斷跨市場、跨區域、跨境風險傳染,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切實防範跨境資本異常流動風險。同時,加強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的日常監管和評估,並制定應急預案。做好金融市場輿情監測,健全重大輿情快速響應機制;加強預期管理和輿論引導,加強與市場溝通,快速回應輿論關切,穩定市場情緒,切實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外部衝擊風險。

加快建立健全促進消費長效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拉動作用

1、健全促進消費長效機制,鞏固消費升級勢頭,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

首先,加強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加快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切實保障和促進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其次,抓緊落實2019年已出臺的一系列穩消費、促消費政策措施,逐步放寬或取消汽車消費限制,加快推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揮骨幹企業的主導作用,從供需兩端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費、綠色消費、升級消費,積極培育和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夯實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再次,簡化資質條件和審批流程,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加快建設可快速響應的現代化供應鏈基礎設施,持續放寬服務消費領域市場準入,推動旅遊、文化、健康、體育、教育培訓等高品質服務消費發展,抓住5G商用帶來的信息消費升級機遇,帶動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

2、加強市場消費環境建設,創新優化商品和服務供給

由於技術和產業的變革、收入水平的變化、新商業模式的湧現等多因素疊加,我國當前消費領域正在發生著不同以往的深刻變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消費形態正在由實物消費加快向服務消費轉變。2019年前三季度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已經超過實物消費,佔居民消費的50.6%。二是消費需求由以衣食為主的生存型、溫飽型向以住行為代表的小康型、享受型轉變。伴隨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同類消費品中,居民對高端消費品偏好顯著上升,如2019年「雙11」家居按摩椅銷量相比往年大幅度上漲。三是消費觀念由非理性逐步向理性轉變。消費者心態不斷成熟,越來越注重產品品質和性價比,炫耀性消費、攀比性消費等非正常消費現象有所減少,我國消費者消費觀念逐步走向成熟。四是消費方式由傳統的線下交易行為逐步向線上線下融合的場景化消費模式轉變。經過4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國不僅建設成了超大規模消費市場,而且形成了追求創新和變化的消費文化,居民對新消費方式更容易接受和使用。

3、科學把握消費領域的深刻變革,加快消費環境建設

首先,增強和拓展中高端收入群體的消費品供給。一方面,加快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增強產品供給能力,開展產品高端品質認證和自主品牌建設,進一步擴大中高端消費市場規模;另一方面,積極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加快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深化市場採購貿易試點,通過增加中高端消費品進口來豐富國內市場供給、激發市場競爭。其次,引導和培育新興消費產業。結合綠色化、智能化、健康化等消費潮流,加速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融合、不同消費領域融合,深入推動消費產品及服務的差異化、個性化、定製化,打造多樣化消費共同發展的良好生態。再次,補齊消費領域存在的短板。加快完善城市商業設施,規劃和布局新型消費載體建設,強化信息化在各類商業載體中的覆蓋和應用,拓展新型消費產業和各類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空間,促進傳統商圈向消費體驗、文創時尚、產品定製設計等新型消費中心轉變,加大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和治理力度,增強消費市場監管的科技性和動態性,加速提升市場監管綜合效能,持續優化消費環境。

□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 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

課題負責人:李 平 孫世芳

執行負責人:婁 峰

課題組其他成員:樊明太、萬相昱、張延群、劉 溟、吳 浩、郭文鵑、胡 潔、馮 烽、王喜峰、朱承量、胡安俊、左鵬飛、程 遠、秦 悅等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2020-2026年中國飛機碳剎車盤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飛機碳剎車盤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在多年飛機碳剎車盤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飛機碳剎車盤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飛機碳剎車盤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飛機碳剎車盤行業進行了全面
  • 2020-2026年中國醫藥製造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醫藥製造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是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醫藥製造業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醫藥製造業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醫藥製造業行業研究單位提供的詳實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研資料,立足於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主要行業對醫藥製造業行業的影響,重點探討了醫藥製造業行業整體及醫藥製造業相關子行業的運行情況
  • 2020-2026年中國冰淇淋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冰淇淋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年我國冰淇淋行業銷售額為382億元,利潤為19.7億元。經過多年發展,冰淇淋已經成為普通消費品,市場覆蓋全國。
  • 2020年全球與中國螯合劑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2020年全球與中國螯合劑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在多年螯合劑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螯合劑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螯合劑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螯合劑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2020年我國大廣東經濟總量有望超越韓國
    中國經濟經過四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創造中國速度,中國2010年經濟總量超越同是亞洲的日本,位居世界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工業基礎設施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其後20年間,日本的經濟年均增長率達8%,第一個從戰後的「發展中國家」一躍跨入「發達國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2019年日本gdp5.1萬億美元,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位居第三。人口1.26億人,人均GDP4萬美元,屬於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 中國包裝機械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年全年,我國包裝專用設備產量為102600臺,同比增長8.2%。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包裝機械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顯示,我國包裝機械行業發展潛力巨大,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未來微電子、電腦、工業機器人、圖像傳感技術和新材料等在包裝機械中將會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 全球與中國口紅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全球與中國口紅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在多年口紅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口紅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口紅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口紅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
  • 全球與中國鹽酸曲唑酮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全球與中國鹽酸曲唑酮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在多年鹽酸曲唑酮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鹽酸曲唑酮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鹽酸曲唑酮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鹽酸曲唑酮行業進行了全面
  • 全球與中國氬氣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全球與中國氬氣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主要研究分析了氬氣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氬氣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氬氣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氬氣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氬氣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氬氣市場競爭格局及氬氣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氬氣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氬氣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2020年中國花崗巖石材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年中國花崗巖石材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花崗巖石材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花崗巖石材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花崗巖石材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花崗巖石材技術標準、花崗巖石材市場規模、花崗巖石材行業潛在問題與花崗巖石材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花崗巖石材行業投資價值
  • 全球與中國檸檬酸鈉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全球與中國檸檬酸鈉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檸檬酸鈉在食品、飲料工業中用作酸度調節劑、風味劑、穩定劑;在醫藥工業中用作抗血凝劑、化痰藥和利尿藥;在洗滌劑工業中,可替代三聚磷酸鈉作為無毒洗滌劑的助劑;還用於釀造、注射液、攝影藥品和電鍍等。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疊氮化鈉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疊氮化鈉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疊氮化鈉別名叫迭氮鈉 或者疊氮化鈉。疊氮化鈉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六方晶體。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疊氮化鈉市場深度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最後闡明疊氮化鈉行業的投資空間,指明投資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戰略建議,以供投資決策者參考。
  • 全球與中國口紅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全球與中國口紅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全球及我國口紅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口紅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口紅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口紅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口紅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19-2025年全球與中國迎角傳感器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迎角傳感器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還向投資人全面的呈現了各大迎角傳感器公司和迎角傳感器行業相關項目現狀、迎角傳感器未來發展潛力,迎角傳感器投資進入機會、迎角傳感器風險控制、以及應對風險對策等。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碳化矽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碳化矽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碳化矽精細微粉作為一種新型的多複合性功能材料,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高端太陽能、半導體切割研磨、LED、非金屬陶瓷、高性能密封環等領域。尤其是最近幾年,無論國內外媒體及產業政策導向,都極力助推了這一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丙烯酸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丙烯酸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通過丙烯酸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丙烯酸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全球及中國丙烯酸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丙烯酸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溫度計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溫度計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對全球及我國溫度計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溫度計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溫度計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溫度計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溫度計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金屬工藝品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金屬工藝品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認為,中國的金屬工藝品按材料可分為金器、銀器、銅器(包括仿古銅、斑銅等)、錫器、鐵畫等。按用途分為實用品、陳列品和首飾 3類。實用品有瓶、盤、爐、火鍋、銅壺、銀餐具和錫酒具、茶具等日用器皿,以及宗教佛事用品如鍾、罄、爐、鈴等。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假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假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假肢就是用工程技術的手段和方法,為彌補截肢者或肢體不完全缺損的肢體而專門設計和製作裝配的人工假體,又稱「義肢」。
  • 全球與中國金屬管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全球與中國金屬管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在多年金屬管材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金屬管材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金屬管材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金屬管材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