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賽裡木湖水域,有不少人曾發現湖中出現水怪的身影,並且還將其用鏡頭記錄了下來。賽裡木湖內的水怪真身究竟是什麼?專家們在研究之後又會給出怎樣的結論?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賽裡木湖,位於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北天山山脈中,與伊犁州霍城縣相鄰,湖面海拔高度為2071米,東西長30公裡,南北寬25公裡,湖水蓄水量達210億立方米。作為我國省級旅遊名勝景區、第五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賽裡木湖也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風光最秀麗的高山湖泊,素有「大西洋最後一滴眼淚」的美譽。
在2007年6月17日的清晨,新疆首屆環賽裡木湖自行車賽第三賽段發車前夕,當人們正在聚精會神地等待著車手的出發時,卻有人驚呼了一聲「水怪」,接著便將手指向了賽裡木湖的湖面之上。所有人循著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大約離岸100米處的湖面上,居然有一個龐大的東西在迅速遊動,初步估計其體長約有10米。
由於賽事繁盛的原因,有不少人親眼目睹了這一奇觀,甚至有記者迅速將該畫面拍下,可是由於鏡頭像素較低,未能得到細緻清晰的照片。當記者急忙從包中拿出高倍鏡頭時,湖中的「水怪」卻已經慢慢沉入了水底。
如此奇觀自然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之間,賽裡木湖發現水怪的消息迅速隨著網絡傳播,各路專家也在紛紛研究水怪的真實身份。專家對記者所拍下的照片進行了仔細深入的研究,發現水怪出現時只露出了脊背部分,而水下部分卻無明顯特徵,因此,該生物是魚類的可能性較大,初步推斷是一種名為羅鮭魚的魚類。
羅鮭魚又名三文魚,硬骨魚綱,屬於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兇猛冷水性魚種。羅鮭魚成年體重可達70公斤,專門捕食小型魚類,一般來說,它們的體長在3-4米之間,甚至有一些可達10米,在中國境內僅見於額爾齊斯河水系和黑龍江水域。
然而專家的這一推測似乎有些站不住腳,因為在我國的古代史書記載中,同樣也出現不少關於賽裡木湖水怪的傳聞。《西域水道記》記載稱該湖中有一隻大角而多須的青羊,它一旦興起,便能興風作浪為所欲為。而在林則徐的《荷戈紀程》中則提到:「賽裡木湖四面環山,諸山水匯巨澤……波浪湧激,似洪澤湖,向無舟楫,亦無魚鮪之利……中有神物如青羊,見則雨雹。水不可飲,飲將手足疲軟,意雪水性寒故爾。
清代詩人蕭雄的著作《賽喇木泊》,也提到過所謂的怪獸,曰「賽裡木湖海深不可測,無魚蝦,惟夜間時聞博激吟吼聲,非神物必怪物也」。清代方士淦在《東歸日記》中寫道「海子周圍數百裡,四山環繞,眾水所歸,天光山色……中有海島,內有海眼,通大海,有海馬,人常見之」。其中所提到的「青羊」、「海馬」,都指的是賽裡木湖中的水怪。
對於水怪的研究工作,再一次陷入了僵局,這令專家們感到有些無從下手,因為古人所描述有角而多須的青羊,似乎與羅鮭魚有著根本性的區別。接下來,在不斷地查找資料過程中,專家們又找到了一些有價值的記載。
據說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賽裡木湖湖水冰冷,湖內並不適合魚類生存,故此被稱為是生命的禁區。為了改善當地的環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官兵,在此進行了養魚實驗,並先後引進了十多個品種的冷水魚,可是皆因賽裡木湖水溫太低而失敗,根本原因是由於它們受冷水影響而無法產卵。直至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生物科技的不斷發展,在水文監測設備的幫助下,一種名為高白鮭的魚種被成功引進至湖內,至此,這塊生命的禁區才有了生命的氣息。
2007年6月,當地水產部門聯合專家組,對賽裡木湖水怪進行了全面的尋找探索工作,試圖揭開湖中隱藏的秘密。通過聲納系統的全方位掃描,結果並沒有在湖中找到大型生物存在的痕跡,不過在得到該結果的同時,專家們又注意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在往年的檢測過程中,專家們曾認定賽裡木湖是個貧瘠性湖泊,並且營養成分極為匱乏,湖中心應該沒有生物。可在這次的檢測中發現,賽裡木湖的湖水深度竟超過了100米,並且湖中心還生存在著少量的水生物和微生物。如此也就意味著,如果湖底生存著某種未知生物,這裡的環境,已經開始適合它的生存。
不過話說回來,時至今日,關於賽裡木湖水怪的話題仍然爭論不休。總之,無論它究竟是羅鮭魚還是所謂的「青羊」,我們還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眾多專家會在未來給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