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而又神秘的海底世界
生活著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
每次登場都能驚豔亮相
自帶奇幻色彩的海洋生物
非水母莫屬了
飄逸的外形
長長的觸鬚
還有個會發光的Buff!
小朋友們是不是特別喜歡它們呢?
今天就和爆爆一起
製作一隻會發光的水母
養在瓶子中
讓它成為你的好夥伴吧!
-夜光水母-
材料
塑料瓶/保鮮袋/水/刷子/色素/螢光液/橡皮筋
步驟
-第一步-
用刷子蘸取螢光液,塗抹在保鮮袋中間
-第二步-
將保鮮袋用橡皮筋紮成一個小球
做成水母的頭
-第三步-
用剪刀剪出水母的觸鬚
-第四步-
在燒杯中倒入水和色素,攪拌均勻
把水母和色素水一起倒入塑料瓶中
-第五步-
蓋上瓶蓋,翻轉塑料瓶
水母會不斷向上浮起
-第六步-
關上燈,你就能欣賞美麗的夜光水母啦
原理
螢光液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燈光、紫外光等照射後,把光能儲存起來,在停止光照射後,再緩慢地以螢光釋放出來。所以在夜間或者黑暗處,我們仍能看到夜光水母發光,持續時間長達幾小時至十幾小時。
由於水母的頭部有空氣,空氣的相對密度比水小,所以當我們倒置塑料瓶時,水母會浮上來。
-科學延伸-
真正的水母有些是會發光的。它們會發出淡藍色、藍紫色的光,在漆黑的海洋中非常明顯。科學家認為水母發光的目的有兩個:1.吸引獵物靠近它們;2.警告天敵不要吃它們。
水母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叫埃奎明,這種蛋白質和水母體內的鈣離子相遇時,會發出強藍光。埃奎明的量在水母體內含量越多,水母發出的光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