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福建省讀書月活動上
一部名為
《菌草技術與生態治理》的書籍
受到關注
書的作者為林佔熺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
福州這位農業科學家
他所從事和推動的事情
在世界範圍贏得敬重
他與時間
朝六晚九,退而不休
人物名片
林佔熺,今年77歲,菌草技術發明人,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中心首席科學家,聯合國菌草技術項目首席顧問。
林佔熺位於福建農林大學
國家菌草中心的辦公室
除了窗四面牆都被書架佔滿
房間裡像盆栽一樣的
是水培桶與菌草
茶几上放著的
是標著序號的菌筒
曾有媒體報導
林佔熺每天工作
長達十三四個小時
這並不誇張
林佔熺告訴記者,他每天6點起床,「晨起至上班前的1個多小時很寶貴,腦子最好用,要用來寫東西」。到達辦公室之後,教學、科研、推廣諸多事務向他湧來,就連18時下班後的3小時,也常常被安排了工作會談。這樣的模式,一周7天一年12個月,「從1983年搞科研開始,幾乎天天如此。」
他與朋友
大使為他製作禮物
年逾古稀的林佔熺
奔騰不竭的動力來自哪裡?
他的朋友或知道答案
福建農林大學內,種下一叢叢象徵友誼的菌草
這些朋友
有的是黃河邊貧困農民
有的是亞非發展中國家的
元首或者大使
中非共和國贈予林佔熺教授的禮物,上面的字樣是「菌草萬歲
1997年,林佔熺帶著6箱菌草種來到寧夏,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推廣菌草種植技術。
2001年,農民給林佔熺的團隊送去錦旗。得知林佔熺已58歲,農民劉昌富忐忑又擔憂地問道:「你快60歲了,還會來幫我們嗎?」林佔熺給他定心丸:「還會來!只要你們需要我,70歲了我也會來。」他如約踐諾。
今年7月,中宣部授予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時代楷模」稱號,林佔熺是這個群體中的核心人物。媒體採訪了劉昌富,已脫貧的他信心滿滿,表示「不僅要奔小康,還奔中康、奔大康!」
提起往事
林佔熺說
只要農民朋友需要
即便80歲他仍會奔赴閩寧村
2014年,由中國援建的菌草技術示範中心在斐濟落成,終結了斐濟不能生產食用菌的歷史。去年,斐濟駐華大使馬納薩·坦吉薩金鮑專程「打飛的」到福州,給林佔熺送了一封木刻「感謝信」。上面的每一句話都由大使親手鐫刻。「他的項目像把奇蹟帶到了斐濟一樣。」這位大使說。
斐濟大使馬納薩·坦吉薩金鮑親手製作的木刻「感謝信」
他與家人
外孫女想買他一天的陪伴
林佔熺的大女兒林冬梅
也被他帶上菌草事業的軌道
如今她擔任
福建農林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
國家菌草中心副主任
林冬梅會一口流利的英語
是父親的左膀右臂
和父親一起援非
一起到聯合國為菌草事業演講
她是日常能與林佔熺相處時間
最長的家人
林佔熺還在上小學的外孫女則有個心事:哪怕在疫情期間,她親愛的外公仍天天忙碌,沒有時間陪她。有一天,小姑娘向媽媽林春梅打聽外公一天的工資是多少錢,原來她想自掏腰包「買」下外公一天的時間來陪她。
說起這件事,林佔熺滿臉笑意又帶著為難:「回家抱抱她和她說說話就是我最放鬆的時候。但我不會讓她花錢買一天,會傷了孩子的心。」林冬梅「吐槽」說:「林老師不會專門帶著小朋友玩,他基本是帶著小朋友到辦公室工作的時候,還要看看草,看看菇,科普一下植物學生物學的知識。」
國慶中秋放長假
記者向林冬梅打聽了一下
林佔熺假期仍然很忙
小姑娘的願望仍未實現
福州晚報記者 翁宇民/文 葉誠/攝
來源: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