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多重宇宙的旅行者(上)

2020-11-29 酷愛老高與小茉

在「四維蟲子」案例大約兩年後,那位量子物理教授某天急切的找到我,明確表示:我需要你的幫助。路上我沒得到太多解釋,只是告訴我要做的:確認那個人是不是精神病。即便我反覆強調我沒有獨立確診患者的資質也沒用。

於是我見到了他。

第一天。

他不安舔了下嘴唇:「嗯……對你們來說,我來自另一個世界……」

「地球,但是不同於你們的地球。」

我:「啊……異次元或者別的位面一類的?」

他:「不,我是另一個宇宙來的……確切的說,是一個月後的那個宇宙的地球。」

我:「……不好意思,你的話我沒聽懂,到底是另一個宇宙什麼的還是你穿越時間了?」

他:「那要看你怎麼看了。」

我再次看了一眼量子物理教授。

他:「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我還是儘可能讓你先聽懂吧,否則邏輯方面你會因為某些東西不明白而沒法判斷,不過你的朋友能幫到你。」

我:「好吧,你從頭說吧。」

他:「宇宙不是一個,是好多個,你知道時間旅行悖論吧?」

我:「不太清楚,能說說嗎?」

他:「是這樣:假設,你回到了50年前,殺了你祖父,也就不會有你了對吧?但是沒有你的存在,你怎麼會回去殺了你的祖父呢?」

我:「這樣……的確是悖論,那個怎麼了?」

他:「沒多久後,解釋不是這樣了。後來被解釋為『不可改變性』。例如說你回到50年前,你卻沒辦法殺死你的祖父。也許行兇過程中被人攔住了,也許你以為殺了他了,其實他沒死,也許你根本找不到你祖父,也許你雖然殺了祖父,但是那會兒你祖母已經懷上你父親了……大概就是這樣,反正就是說你殺不了你的祖父,或者改變不了你已經存在的現實。」

我:「嗯,這個我明白了,悖論不存在了。」

他:「你說對了一半,悖論的確不存在。但是你可以在你祖母懷上你父親前殺死你祖父……」

我:「你等等,那不還是悖論了嗎?我的父親那樣就不會出生了對吧,那我怎麼存在的?怎麼回去殺死祖父的?」

他:「實際上,你殺死了你的祖父,你的父親還是會存在。只是,在你殺死的那個宇宙不會存在了,包括那個宇宙的你也不會存在了。」

我:「那個殺死祖父的我哪兒來的?別的宇宙?」

他:「是的,這就是多宇宙。實際有你存在的宇宙,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有你中了大獎的宇宙,也有你沒中大獎的宇宙;有你已經老了的宇宙,有你還是嬰兒的宇宙;有希特勒戰敗的宇宙,有盟軍戰敗的宇宙,還有希特勒壓根就沒出生的宇宙,甚至還有剛剛爆炸形成的宇宙……很多個宇宙。」

我:「很多?有多少個?」

總之,很多

量子物理教授:「他說的那些在量子物理界目前還是個爭論的話題,而且我們對多宇宙的說法是:宇宙在不停的分裂,有無數個可能。但是他告訴我宇宙不會分裂,就是N個,已經存在了。」

我:「同時存在?」

量子物理教授:「沒有時間概念,只能從某個一宇宙的角度看:那個時間上稍早一些,這個時間上稍微晚一些,還有差不多的……」

我轉向他:「是這樣嗎?」

他:「比這個還複雜,在你說的同時概念裡,有下一秒你眨眼的,還有下一秒你舔嘴唇的。」

我忍不住眨了眼又舔了一下嘴唇。

我:「原來是這樣……你是說在你們那裡能確認多宇宙的存在嗎?」

他:「是的,否則我也來不了這個宇宙。」

我:「……對了你剛才說你們的科技比這個宇宙的地球發達很多?能例舉一下嗎?」

他:「嗯……我留意了一下,最明顯的就是你們還用噴氣機,我們已經開始有反重力運輸工具了。」

我:「……好吧,很先進很科幻,怎麼做到的?如果你生活的世界是那樣的,你應該知道。」

他:「自從發現了引力粒子後就能做到了,用反重力器。」

我:「那你可以做出來一個給我看嗎?」

他象看一個白痴似的看著我:「你回到明朝跟他們說有冰箱存在,然後就做一個給他們?我不是機械或者物理應用學家,我怎麼知道那東西怎麼做?你們的這個地球有噴氣飛機,你知道那是渦輪增壓的原理,但是你做一個我看看?」

我:「呃……好像是……那你們那些科技先進的東西,你能做個什麼給我看呢?」

他被我問的有點兒不耐煩:「我再說一遍:我不是那些機械電子專家,也不是相關技工,我做不了那東西給你,我倒是可以疊個紙飛機給你——如果你真想要的話。」

我不甘心的回頭看了看量子物理教授,他點了點頭:「他說的沒錯。」

我:「好吧,那麼既然你是別的宇宙來的,你總該知道是怎麼過來的吧?別說你一覺睡醒就過來了。」

他無視我的譏諷:「通過惠勒泡沫。」

量子物理教授:「他說的是量子泡沫,你們的地球也有惠勒嗎?」

他:「有,我們宇宙的地球和你們宇宙的地球,除了科技上發達一些,基本差不多。反重力器也是才有沒多久的,至於多宇宙穿梭是政府行為。」

我有點兒暈眩,事實上我覺得如果是一個科幻發燒友坐在這裡都會比我明白的多。這些年我面對過很多種看似完善的世界觀。有依託神學或者宗教的,有建立在數學上的,還有其他學科的,當然也有憑空胡說的。但是我最討厭建立在物理基礎上的——如果精神病醫師面對的大多數患者都是這類型的話,我猜物理系畢業生們會在就業問題上很滋潤——或者,在精神科增設必修課,猜猜看會增設什麼科目?

我打斷他們倆:「不好意思,麻煩你們誰能解釋下那個泡沫是怎麼回事兒?」

量子物理教授:「惠勒泡沫,也就是量子泡沫,那是一個形容的說法而不是真的泡沫。在宇宙形成後,整個宇宙在擴散,宇宙中不是絕度同質的,是不規則分布的。宇宙中星系就是不規則分布的,這個知道吧?實際上我們已經證實了在非常非常小的維度上——不是緯度,而是四維時空的維……在很微小的維度上,時空也是不規則的,是混亂狀態,就像一堆泡沫一樣雜亂無章,比原子微粒還小。有些量子泡沫會有蟲洞。因為量子泡沫這個詞是物理學家約翰·阿齊博爾德·惠勒創造的,所以也管那個叫惠勒泡沫。」

我:「是個微縮的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可以這麼理解。或者從哲學角度理解:微觀其實就是宏觀的縮影。」

我:「好吧,我懂了。」我轉向他:「你的意思是說,你從那個比原子還小的泡沫裡找洞鑽過來了是吧?」

他笑了:「不是鑽,而是傳輸。」

我:「你是學什麼的?在你那個宇宙的地球……有大學吧?」

他:「我是學人文的。」

我:「你們的政府為什麼不派士兵或者物理學家過來,而派人文學家過來呢?」

他看著我不說話。

我嘆了口氣:「好吧,我明白,你的工作是觀察匯報……」我的確有點兒胡攪蠻纏。

他笑了下:「那就好。」

我:「好了,也就是說,你也不知道怎麼傳輸過來了對吧?因為你不是技術人員,你不是……」

他打斷我的話:「我知道怎麼傳輸。」

我和量子物理教授飛快的對看了一眼。

我們幾乎同時問:「怎麼做到的?」

他:「數據壓縮。」

量子物理教授:「你能說的詳細點兒嗎?」

他:「是把我的個人信息全部轉變成數據後,通過電子實現在這個宇宙重塑。」

我:「怎麼回事兒?你是說把你轉變成數據了?」

他:「對,我的一切信息數據。」

我:「我不懂。」

他:「嗯……舉個例,這麼說吧:一個外星人偶然來到了地球,覺得地球很有意思,想帶資料回去。但是因為是偶然來的,自己的飛船不夠大,不可能放下很多樣本。於是外星人找到了一套大英百科全書,覺得這個很好,準備帶回去。但是發現那還不行,因為那一套太多了,還是太重了。外星人就把字母全部用數字代替,於是外星人得到了一串長長的數字,通過飛船的計算機全部按照百科全書順序排列好後準備帶走,但是外星人又發現飛船上的計算機還要存儲很多畫面和視頻,那串大英百科全書數字太長了,佔了很多硬碟空間——我們假設外星技術也需要硬碟。那怎麼辦呢?外星人就測量了自己飛船精確的長度後,把飛船假設為1。又把那串長長的『大英百科數字』按照小數點後的模式,參照飛船長度,在飛船外殼上某處刻了很小的一個點。於是外星人回去了,他只刻了一個點,卻帶走了大英百科全書。回去只要測量出飛船的長度,再找到那個點在飛船上的位置……」

我:「我明白了,那個點所在的位置精確到小數點後很多位,就是那串大英百科數據,對吧?」

他:「是這樣,把我的信息壓縮成數據,按照腦波的信號用電子排列。這樣我就成了一串長長的電子訊號,電子可以通過惠勒泡沫來到這個宇宙。」

量子物理教授:「不對,講不通。你現在的存在是肉體,不是訊號。這邊宇宙怎麼再造你肉體呢?」

他:「嗯,現在我們的技術沒有那麼好,所以只能找有我存在的其他宇宙,把我的電子訊號傳輸到這個宇宙的我的大腦中,這樣實際意識也是我了。」

我:「附體嘛……」

他:「可以這麼說。」

量子物理教授:「那你怎麼回去呢?」

他:「大腦本身就可以釋放電訊號的,雖然很弱。利用這點,在每次傳輸都附加標準回傳信息……我的腦波訊號,開頭部分是定位訊號,結尾部分是回傳訊號。到了回傳訊號的定時後,定期在這個宇宙的替身大腦釋放一個信息,刺激一下大腦,然後這個大腦就會釋放我特徵的電訊號回去。那邊負責捕捉接收。這樣就可以了。」

我努力聽明白了:「也就是說那邊你的肉體還存在,你存在於兩個宇宙……呃,一個宇宙的你,存在於兩個宇宙,是吧?」

他:「就是這樣。」

我:「精神跨宇宙旅行啊……可行嗎?」我側身對著量子物理教授。

看量子物理教授表情是在仔細想:「目前看理論上完全沒問題……不過我的確沒聽說過……」

我轉回頭:「但是你為什麼找到他呢?」我指的是量子物理教授。

他:「我想詢問一下這個宇宙地球的量子物理程度的,我希望能想個辦法幫助我。」

量子物理教授:「他兩天前就該回去了,但是那邊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

他:「是的,我回不去了。」

(大家有自己的一些相關或者知道的事情可以願意分享的話可以私信作者,讓他編輯,謝謝)

相關焦點

  • 回不去的多重宇宙的旅行者(中)
    我疲憊的倒在椅子上——總算搞明白了。第二天。我的朋友也是一臉疲憊的坐在我旁邊,而那個「旅行者」顯得平靜而鎮定。我:「我想問你一下,你昨天回家了?」他:「對。」不過那些設備肯定不是醫院那種級別的……不過……」我轉向「旅行者」:「不過要是那個樣本細胞不健康,有潛在危險,那豈不是那一片都完蛋了?」他:「這個我知道,但是我們也不必關注是否有個別細胞不健康的問題,畢竟不是要重新製造一個軀體出來,只是模擬就好了。
  • 旅行者一號幫助人類了解宇宙,可是它卻再也回不了家了
    人類向宇宙中發射了多個航天探測器以及宇宙火箭,為的就是探索宇宙,可是人類能夠達到的速度是有局限的,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飛行器應該就是旅行者一號,它已經在宇宙中而翱翔了有幾十年之久
  • 「多重宇宙」為什麼可以解釋「薛丁格的貓」?
    前面我給大家花2期講解過「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其中詳細談了兩個核心:1、微觀世界的隨機和宏觀世界的隨機完全不一樣。2、觀察會使得微觀世界的「疊加態」變回「本徵態」。如果不懂這個思想實驗和疊加態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前面的相關文章。
  • 旅行者2號在太空深處,發回一些奇怪,難以破解的信號!
    美國航天局當時就覺得時機難遇,接連向外太空發射兩艘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除了帶著常規的探測任務外,還帶著一個隱形的任務。就是它們在完成探測任務後,會作為地球的使者,一直向宇宙的深處前進。它們的身上攜帶有人類祝福和問候的「金唱片」,上面還介紹了人類的基本情況和太陽系的大概位置。
  • 愛爾蘭紀錄片 最遠的地方.The Farthest.2017 重現了「旅行者」計劃探宇宙的故事,帶你去到宇宙盡頭
    該片描寫旅行者號太空探測器的故事,表現人類對於外太空的好奇,對於人類未來的思考與期盼,對於打破孤寂探索宇宙的勇氣。影片邏輯清晰,且給人一種壯闊感與詩意。片中大量來自宇宙深處的照片,令人不得不感嘆科學的偉大和迷人之處。
  • 旅行者一號永不回航,致敬:64億公裡處的最後一次回眸
    1977年9月5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發射升空,帶著地球的信息飛向了宇宙深處,那裡,是無盡的黑暗,是漫無邊際的空間,這一啟航就是43年,230億公裡,永不回航。『旅行者一號』承載著人類文明的基因,飛向了遙遠,只為在那空無的宇宙之中尋找人類並不孤獨的證據。是的,也許你從不感到孤獨,因為你有朋友,有親人,有同事,但你放眼宇宙,會發現,在無邊無際的浩瀚之中,地球是多麼孤獨,又是多麼偉大,因為在人類幾十年的航天發展史上,至今沒有找到存在文明的『另一個地球』。
  • 從60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旅行者1號拍攝的是地球嗎?
    從60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旅行者1號拍攝的是地球嗎?了解天文學的都知道,旅行者1號是現在我們人類發射最遠的一艘探測器,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成功發射,這也讓大家感受到了宇宙是多麼浩瀚,而我們人類有多麼渺小,目前旅行者1號還在宇宙當中,那旅行者1號在近幾十年的飛行時間內,都給我們帶回了哪些好消息呢?
  • 美國旅行者號發現宇宙最恐怖殺手,為什麼跟地球有關?
    這種危險的環境,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是無法今生體會到的,但科學家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或者星際探測器,能夠準確的發現宇宙太空當中的各種殺機,幾乎每一件危險的背後,都會讓人毛骨悚然。今天,我們就聊一個關於美國宇航局旅行號探測器發現的一個宇宙恐怖殺手。
  • 宇宙常數所引發的多重宇宙觀,世界上可能存在多個重疊的時空宇宙
    宇宙學常數問題如此重要和緊迫,以至於很多物理學家甚至開始考慮一些駭人聽聞的假說去解釋它。其中最具有想像力,且被最多人接受的假說就是有可能存在不止一個宇宙。如果是這樣,以及如果其他宇宙中的宇宙學常數由於某種原因取值和我們宇宙中的值不一樣,那麼我們也就可能測量到任意宇宙學常數的值。
  • 「多重宇宙」真的存在嗎?
    我不相信其他宇宙的存在已經得到了證明——或者有一天能夠被證明。多重宇宙的擁護者,以及大幅擴大了物理現實概念的人,無疑正在重新定義「科學」的含義。跨越視界那些贊成廣泛意義上的多重宇宙的科學家,對於多重宇宙如何產生,以及它們位於何處,有著不同的看法。
  • 旅行者一號再次發回重要信息,驗證霍金理論,科學家卻悲痛不已
    從上個世紀開始,人們就開始對地球之外的事物進行不斷地探索,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人類發出了旅行者1號,帶著全體人民的希望登上了太空開始了對宇宙的探索。現在距離旅行者發出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的時間,也代表著它馬上就要失去與地球的聯繫了。
  • 多重宇宙
    我也體會到,時-空跟頭腦分不開。即使到了其他的宇宙,也好像還是透過五官的體會和頭腦的理解,把其他的境界,帶進我們人間的維度。這樣子,這些所見所聞究竟有什麼代表性,我也不知道。但是,每次都一樣。無論到哪個時-空,都還是可以看到、體會到植物、石頭和礦物的存在。
  • 「多重宇宙論」可以解釋微觀世界的「疊加態」?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主流的物理學家對這個現象無法合理解釋,但是有一種說法卻可以比較合理的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多重宇宙論。多重宇宙論是指我們的宇宙不止一個而是有無限個,我們日常生活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分裂出新的宇宙出來,而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宇宙繼續演化,無法同時選擇兩個宇宙演化,到底誰在決定我們選擇哪個宇宙,目前似乎可以用「意識」來解釋。
  • 安全飛行了43年的旅行者號,未來會在宇宙中遇到什麼呢?
    旅行者號探測器是源於美國NASA「星際之旅」的項目,它有兩艘姊妹飛船,分別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它們都是NASA的驕傲。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距今已經有43年了,它們在這40多年的時間裡,都有什麼成就呢?未來在宇宙中又會遇到些什麼呢?我們一起往下看看。
  • 旅行者一號能到達宇宙邊緣嗎?
    旅行者一號目前的確是到達了星際空間,因為它已經飛過了太陽風的頂層,而太陽的引力範圍,半徑有1光年,旅行者一號想要飛過一光年的距離,還得通過奧爾特星雲,這裡是一個小行星帶,聚集著數不盡的大大小小的小行星和彗星。所以說呢,旅行者一號在通過這個小行星帶的時候,極有可能跟小型天體撞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旅行者一號的終點就是奧爾特星雲了。
  • 多重宇宙是科學嗎?
    今天,許多科學家也在用相似的態度嘲諷著一個觀點——我們所見的宇宙並非單獨存在,它只是多重宇宙「泡泡」中的一個。多重宇宙理論的反對者認為,我們無法看到其他的宇宙,因此這個理論無法被證明。此外,他們還認為用多重宇宙理論來解釋現實,明顯違背了奧卡姆剃刀理論(Occam's razor)。奧卡姆剃刀理論認為簡單的解釋優於複雜的解釋。但馬赫對原子的看法,毫無疑問是錯誤的。
  • 多重宇宙是科學嗎
    今天,許多科學家也在用相似的態度嘲諷著一個觀點——我們所見的宇宙並非單獨存在,它只是多重宇宙「泡泡」中的一個。多重宇宙理論的反對者認為,我們無法看到其他的宇宙,因此這個理論無法被證明。此外,他們還認為用多重宇宙理論來解釋現實,明顯違背了奧卡姆剃刀理論(Occam's razor)。奧卡姆剃刀理論認為簡單的解釋優於複雜的解釋。但馬赫對原子的看法,毫無疑問是錯誤的。
  • 「多重宇宙論」到底是不是科學?
    上一期內容我們通過「多重宇宙論」再次解讀了「薛丁格的貓」,從而進一步講解了微觀世界的「疊加態」概念,其主要核心在於假設宇宙有無限個且每時每刻宇宙都在不停的分裂,而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宇宙繼續演化下去,所以薛丁格的貓可以不用再處於所謂的「生死疊加態」,只需等效理解為有兩個宇宙,一個宇宙貓死,一個宇宙貓活著即可
  • 「多重宇宙」理論新發現
    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提出了「多重宇宙」(multiverse)論,並為尋找其證據不懈地努力著。日前,加拿大安大略周邊論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的科學家馬修.詹森(Matthew Johnson)及其同事提出的「氣泡海」理論,首次為多重宇宙論找到了可測試的方法。
  • 「多重宇宙論」到底是不是科學?
    上一期內容我們通過「多重宇宙論」再次解讀了「薛丁格的貓」,從而進一步講解了微觀世界的「疊加態」概念,其主要核心在於假設宇宙有無限個且每時每刻宇宙都在不停的分裂,而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個宇宙繼續演化下去,所以薛丁格的貓可以不用再處於所謂的「生死疊加態」,只需等效理解為有兩個宇宙,一個宇宙貓死,一個宇宙貓活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