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Biology:為何尖叫令人毛骨悚然

2020-12-01 生物谷

2015年7月21日訊 /生物谷BIOON/ 無論你是觀看虛擬的電視節目還是身處荒廢無人的小巷,尖叫聲往往都只能帶來恐懼。如今,科學家們弄明白了為何驚恐的叫聲能令人人毛骨悚然:尖叫聲擁有其他人類所發出的聲音所不具有的聽覺特性。這些獨特性質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的大腦能夠識別並且如此快速的對尖叫聲產生反應,同時也為新一代的警報系統研究提供了幫助。

以前從沒有人研究過人類或者動物的尖叫聲音,「一直以來,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注意力在研究如何理解對話以及歌曲上,卻忽視了我們先天就能夠發出的那些聲音,」Austria大學的進化和認知學家Tecumseh Fitch說到,「這些有關人類尖叫聲音的分析也許可以告訴我們人類早期的交流形式是如何發展的。」

科學家們會依靠一些常見的把聲音可視化的方法來詳細分析人類發出的各種聲音,包括從日常對話到歌劇院中的公開演講等一切聲音。通常可以得到描述聲波壓力或頻率與時間的關係圖。但是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家David Poeppel表示這些慣常方法通常只能表明尖叫是一種高聲的、音調較高的普通聲音,「類似特徵的聲音數不勝數,」他說。

Poeppel和他的同事為了更細緻的研究尖叫聲,應用了最新的聲音分析方法:調製功率波普(modulation power spectrum),它能夠顯示在極短時間內的音量變化。科學家們應用這種技術對普通對話以及電影中、youtube視頻和志願者發出的尖叫聲進行了分析。Poeppel等人發現,普通對話中聲音每秒的變化不超過5赫茲——也就是說音量基本不變,而尖叫聲的頻率每秒變化從30到150赫茲不等。這些頻率的波動賦予尖叫聲一種 「粗糙」的特徵,這種特徵不會在人類對話的其他時刻出現,無論是男性,女性還是孩子。

結果表明尖叫聲包括了一部分過去被認為與人類交流時聲音無關的音域。至於為什麼尖叫聲如此令人可怕呢?Poeppel的小組給志願者們聽了一系列恐怖的尖叫聲和句子,其中一些聲音經過調整使其更加刺耳。結果表明,越是刺耳並且音量變化越大的尖叫聲越是能引起志願者們的恐懼心理。同時,在實驗中研究小組對16位參與者的大腦進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檢測,結果表明刺耳的尖叫聲能夠有效地刺激杏仁體,也就是大腦中有關恐懼感的部分。而其他的聲音,僅僅只能激活大腦皮層的聽覺系統。

Poeppel說到「相比之下,人們往往能更迅速和準確的分辨出尖叫聲來自何處,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大腦對於尖叫聲具有獨特的聲音反應。」

對於製作警報器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早就發現了這個能讓大腦更快速反應的途徑,Poeppel發現家庭和汽車警報的聲音往往最為刺耳,「他們可能在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偶然發現了什麼聲音是最吵人和最難忽視的,」Poeppel說。「而我們有關尖叫聲的新認識也許可以用來發展更加有效的警報聲音或者能夠探測某人是否處於精神痛苦的系統以及更好的在電影中利用尖叫聲。」

Fitch認為這些發現帶來了新的問題,比如其他靈長類和動物發出的痛苦的叫聲是否也具有同樣的特性,研究這些可以為我們揭示大腦是如何進化出把尖叫聲和恐懼感聯繫在一起的機制的。「他們為我們開個一個好頭,我想我們將來會對情感的神經基礎了解更多,」他說到。

Poeppel也提到這個科研小組的研究不僅會包括其他生物,也包括各種不同的尖叫聲,比如充滿激情的尖叫或者在體育項目中的口號,還有嬰兒們具有各種含義的尖叫聲,他們將會確認這些聲音是否具有相同的特性並且刺激大腦的方式是否相同。(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附原文連結和作者信息。更多資訊就在生物谷資訊APP。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ub.2015.06.043

PMC

PMID

Human Screams Occupy a Privileged Niche in the Communication Soundscape
Luc H. Arnal, Adeen Flinker, Andreas Kleinschmidt, Anne-Lise Giraud, David Poeppel
Summary
Screaming is arguably one of the most relevant communication signals for survival in humans. Despite their practical relevance and their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s innate [ 1 ] and virtually universal [ 2, 3 ] vocalizations, what makes screams a unique signal and how they are processed is not known. Here, we use acoustic analyses, psychophysical experiments, and neuroimaging to isolate those features that confer to screams their alarming nature, and we track their processing in the human brain. Using the modulation power spectrum (MPS [ 4, 5 ]), a recently developed, neurally informed characterization of sounds, we demonstrate that human screams cluster within restricted portion of the acoustic space (between ∼30 and 150 Hz modulation rates) that corresponds to a well-known perceptual attribute, roughness. In contrast to the received view that roughness is irrelevant for communication [ 6 ], our data reveal that the acoustic space occupied by the rough vocal regime is segregated from other signals, including speech, a pre-requisite to avoid false alarms in normal vocal communication. We show that roughness is present in natural alarm signals as well as in artificial alarms and that the presence of roughness in sounds boosts their detection in various tasks. Using fMRI, we show that acoustic roughness engages subcortical structures critical to rapidly appraise danger. Altogether,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screams occupy a privileged acoustic niche that, being separated from other communication signals, ensures their biological and ultimately social efficiency.


生物谷推薦原版英文報導:Why screams are so scary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尖叫聽起來更恐怖?
    坐雲霄飛車時,也是此起彼伏的尖叫,但聽起來是不是沒那麼恐怖,而是覺得更刺激?為什麼尖叫會有不同呢?(Photo: Sotheby's via AP)最近,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聆聽他人的尖叫,並使用聲學分析、心理實驗、神經影像學等手段對尖叫和人類大腦的反應進行研究,發現並非所有的尖叫都一樣,他們將研究結果發表於《Current Biology》。
  • Current biology:為什麼總睡不夠?可能是基因問題
    在最近一項發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果蠅體內發現一個叫作Taranis的基因對於正常睡眠非常必要。 研究人員首先對許多果蠅突變系進行了篩選,發現一個叫作Taranis的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果蠅睡眠時間大大減少。
  • 非洲毒蛇蛻皮過程 令人毛骨悚然
    非洲毒蛇蛻皮過程 令人毛骨悚然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被攝影師Julia Sundukova在坦尚尼亞的蛇博物館裡拍了下來。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發布時間:2016-01-30 11:35:58 【編輯:李卿】 非洲毒蛇蛻皮過程 令人毛骨悚然
  • Current Biology|蚜蟲與植物的戰爭:蚜蟲分泌的唾液蛋白酶激活韌皮部植物防禦
    [1]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20)31351-8#%20
  • 無法解釋的超自然現象,看完令人毛骨悚然,挑戰恐怖承受能力!
    對於那些對這件事毫無經驗的人來說(永遠不會),這些超自然經歷的實時故事只是片斷,但對於那些經歷了鬧鬼的小山的人來說,它們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實,永遠不會讓他們的生活恢復正常。 劇透提示:你可能會起雞皮疙瘩!! 1.留著黑色鬍鬚的男人
  • 蟒蛇費力吞食大型蜥蜴 畫面令人毛骨悚然
    該視頻由一群學生拍攝,他們在參觀墨西哥坎佩切州的紅樹林保護區時記錄下了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刺尾鬣蜥為草食傾向較強的雜食性鬣蜥,但幼體的食餌中,反以肉食的比例較高。成年刺尾鬣蜥全長1公尺,以灰色為底色,具有黑色橫紋。在幼體階段時,體色則以綠色為主。此外,尾部覆有棘狀大型鱗片,鱗列間另有至少1列以上的小鱗片。
  • 英國多地遭飛蟻「入侵」 小孩被嚇到尖叫
    據英國《鏡報》7月12日報導,數以百萬計的飛蟻在英國各地騰空尋找新的蟻群,在花園裡爬行的螞蟻被迫跑去躲避,孩子們在恐懼中尖叫。據悉,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飛蟻飛上天空尋找新的殖民地,這些飛蟻喜歡炎熱潮溼的天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周日在英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這種昆蟲。
  • 網民分享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經歷(1)
    Reddit網站多名用戶分享他們經歷過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圖為烏雲中出現的閃電。「喜歡就關注我們」人們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奇特的事情,甚至是令人毛骨悚然,而且無法以現代科學解釋的經歷。Reddit網站用戶「u/kaden86」日前邀請其他用戶分享他們經歷過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不少人共襄盛舉。以下翻譯其中一些案例:(1)「stuart404」說:「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當時我13歲,而我的父親是一名礦工。他輪值第三班,亦即從午夜工作到中午。因此,他在下午2點左右回家,睡到晚上9點,起床和我們吃飯,然後再去工作。
  • 為什麼有人說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為什麼有人說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如果我說上過高中物理的同學都聽過這個實驗,這話沒人反對吧。但大多數同學認為雙縫幹涉實驗僅僅是對光的波動性的證明實驗,那時並沒有認識到這個簡單的實驗竟然是二十世紀最經典的實驗之一。
  • 為什麼說「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在量子力學的相關實驗中,「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令人感到「毛骨悚然」,那麼為什麼人們會這麼說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地介紹一下。其實電子雙縫幹涉實驗本身並不令人「毛骨悚然」,它只是量子力學中一種演示電子的「波粒二象性」的實驗。
  • 最令人抓狂的10種聲音:粉筆劃黑板只排第三?
  • 探秘核反應堆內部,為何有令人毛骨悚然藍色光芒
    最近GoPro拍攝到核反應堆突然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藍色輝光,仔細探查得知,是從切倫科夫輻射產生的,這是一種電磁輻射,當帶電粒子通過水比光速快的時候發生。你可能聽說過,任何物質的運動速度都無法比光速更快,確實如此…只要光在真空中,例如太空。但在水等一些物質中,光的傳播速度會稍微變慢。
  • 最令人抓狂的10種聲音,第一名居然不是粉筆劃黑板!
    為什麼指甲劃黑板的聲音讓人毛骨悚然?這是可以找到解釋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惹人討厭的聲音會在腦中觸發一個高度情緒化的反應。
  • 2014年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發現故事
    2014年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學發現故事
  • Current Biology: 凋亡細胞促進腫瘤生長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biology of cell death, its roles in malignant disease, and the broader consequences of apoptosis-inducing anti-cancer therapy
  • 令人毛骨悚然蜘蛛
    它們可以跟螃蟹一樣橫著走路,所以得名蟹蛛,蟹蛛對人類沒有危害。
  • 埃哲頓談《王牌特工2》:摩爾版反派令人毛骨悚然
    埃哲頓談《王牌特工2》:摩爾版反派令人毛骨悚然 時間:2016.12.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薴節 分享到:
  • 恐怖遊戲《森林》新更新預告 新怪物令人毛骨悚然
    恐怖遊戲《森林》新更新預告 新怪物令人毛骨悚然 時間:2018-12-06 13:34:10 來源:3DM編譯 作者
  • 冥王星發現「外星動物」,美國衛星放大後,令人毛骨悚然
    冥王星發現「外星動物」,美國衛星放大後,令人毛骨悚然!在宇宙當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行星,不少國家都去外太空進行過探索,之前就有這樣一則消息稱,冥王星發現外星動物,美國衛星放大後,令人毛骨悚然,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遠超恐怖片,宇宙令人毛骨悚然的一面!
    Serpens星雲中的蝙蝠陰影:美國宇航局和歐空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團隊在2018年萬聖節分享了Serpens星雲的令人回味的景色。它在右上方展示了一組圓錐形陰影,稱為蝙蝠陰影。它們看起來像蝙蝠的伸展翅膀黑寡婦編織太空:太空中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構造看起來像蜘蛛,但實際上是一個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