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黃偉芬 攝影/張宏偉
近日,杭州臨安清涼峰保護區傳出一個好消息,失蹤多年的單子繁縷(「單子繁縷」為《浙江植物志》用的中文名,《中國植物志》稱為「皺葉繁縷」)被重新找到了。
之所以說是「失蹤多年」,是因為單子繁縷並不是新發現的物種,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科院專家賀賢育先生就在臨安採集到過單子繁縷的標本。
此後幾十年,一波波專家學者多次前往清涼峰保護區尋訪,試圖一見單子繁縷「真容」,可惜一直沒有找到。
11月2日,陰天,早上7點,清涼峰保護區科研人員張宏偉和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的謝文遠,在本地村民的帶領下出發了,他們想趕在單子繁縷枯萎之前,再去「碰」一次運氣。
幸運的是,這一次真讓他們找到了。
「單子繁縷」是什麼?究竟有多珍貴?
(單子繁縷野外生態照片)
安安靜靜長在深溝峽谷
幾十年後被拍下第一張生態照片
張宏偉說那天很幸運,在山林間穿行到下午一點多,遠遠瞧見一處峽谷下面有一小片植物,會不會就是苦苦尋找的單子繁縷?
儘管是個深溝,三個人還是互相扶持著下去了。越靠近,張宏偉越是激動,到跟前一看,沒錯了,這些密密麻麻貼著地,長著尖尖尾巴的葉子,一株株又挺苗條的植物就是單子繁縷。
「當時非常高興,單子繁縷找到了,說明這裡環境很穩定。」張宏偉說。
單子繁縷,張宏偉特意去尋找過不下五次,由於當地村民對於小地名的叫法有差別,單子繁縷又生長在溼度大、微量元素多養分充足的深山老林裡,之前都是無功而返,甚至有一次他天黑後在山間還迷了路。
編撰《浙江植物志》第二版需要植物的彩色照片,而去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張宏偉對找到單子繁縷增加了信心。
在一張驢友的照片上,張宏偉在背景裡發現了疑似單子繁縷的植物,放大之後越看越像,在排除了很多個地方之後,這個月初他再一次出發。
在峽谷裡確認是單子繁縷後,張宏偉一行拍下了它們的第一張野外生態照片。所謂的野外生態照片,一般指的是野外非人工培育的,也特指包括植物以及其生長地方生長環境的照片。
(單子繁縷果序)
找回的單子繁縷開花會很美
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那麼幾十年來讓科研工作者們不懼山高路遠和戶外調查的艱辛,從來沒有間斷過在清涼峰保護區內外進行實地查證,論證存在與否的單子繁縷,有什麼特殊的嗎?
它和一般的繁縷屬生長環境和時間有比較大的出入。「很多繁縷屬在菜園地是比較多見的,一般在冬天或者早春生長,而單子繁縷生長期是在夏天,茂盛地生長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裡。」
(單子繁縷花朵,攝於日本,張宏偉供圖)
「這次有點可惜,過了單子繁縷的花期。」張宏偉說單子繁縷開花很漂亮,儘管很小,不到一釐米的潔白小花,放大之後,可以看到花朵的形狀是很精細的,花瓣像是上下弦月亮。
「一個物種的消亡,會帶來一系列不確定的風險。」張宏偉說,儘管目前單子繁縷的價值還不能確認,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說明清涼峰保護區在動植物保護方面做得很好,環境很穩定。
至於經濟價值或者觀賞價值,張宏偉也提到了,「藥用價值暫時還不能確認,一般來說,古代流傳下來作為中藥材的都是比較常見的,不會是這類少見的植物,主要還是體現在科學研究價值上。珍貴嘛是一定的,畢竟很少見,只在小範圍出現,浙江只有臨安有。」
(單子繁縷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