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是一種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裝置,又稱電化學發電器。它是繼水力發電、熱能發電和原子能發電之後的第四種發電技術。
一、氫能產業扶持政策頻繁推出
2019年氫能產業正式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1年開始,國家相關政策就已經提及制氫、儲氫等配套設施的發展;2014年已有相關政策提出對新建加氫站給予獎勵,但在2016年以後,國家政策更多傾斜於保證氫燃料電池汽車不退步,而沒有提及在國家層面對加氫站建設進行相關補貼的政策。2019年「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等內容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是氫能產業首次被寫入政府報告,表明國家對氫能源發展的重視。因此,2019年上半年政策更多的傾斜於促進加氫等基礎配套設施的發展,預計更多的相關產業扶持政策也將陸續推出,國內氫能源產業配套設施建設有望迎來高潮。
二、氫能產業已初步形成「東西南北中」五大發展區域
目前,中國氫能產業已初步形成「東西南北中」五大發展區域。其中氫能布局最廣泛的東部區域以上海、江蘇和山東為代表,是中國燃料電池車研發與示範最早的地區。截至2019年6月底,該區域共有規模以上企業68家,示範運行燃料電池車563輛,加氫站8座,並計劃到2020年建成50座。
三、2019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預計達2340輛
據統計,2016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為629輛,2018年則達到了1527輛;2019年上半年則生產了1170輛,預計全年可實現2340左右的總產量,連續多年增長率超過100%,發展迅猛。隨著基礎設施建設迚程的推迚以及中央不地方政府補貼合作政策的執行,未來幾年的產量呈積極增長之態勢。
四、燃料電池成本中輔助系統和催化劑佔比超過50%
燃料電池成本構成中,輔助系統佔比27%,催化劑佔比25%,質子交換膜佔比18%,擴散層佔比14%,雙極板佔比9%,組裝測試佔比1%,其他佔比6%。
五、市場前景:燃料電池產業化面臨諸多問題
2017年以來,燃料電池產業開始以較快的速度發展。寶馬、戴姆勒、通用、大眾、豐田、本田、現代等公司都推出了燃料電池汽車產品。
目前,我國已純電動車為新能源車的主要發展路線。但在2019年5月份發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中規定,純電動汽車投資項目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純純電動車,燃料電池汽車等投資項目。
也就是說,燃料電池汽車仍然是我國新能源車發展的重要技術方向。燃料電池相比於動力電池更像內燃機,氫燃料電池具有高效能的特點,利用可逆電解化學反應來生成電量。這種發電方式更為環保,其生成物只有電、水和熱能。在未來燃料電池有望可以代替大部分燃油和一部分電池。燃料電池要實現產業化仍然面臨很多問題:
(編輯:於思洋)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