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盧溝橋,獅子吼,宛平城頭浴血戰!中國人,意志堅,重整河山換新天!」一首深情的《盧溝謠》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長城謠》……在抗日戰爭期間,曾有一大批經典的抗戰歌曲響徹中華大地,激勵著千千萬萬愛國將士和民眾奔赴抗日救亡的戰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戰火硝煙中誕生的那些旋律至今仍然帶給我們無限激情與感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最美的抗戰歌曲」,人民網文化頻道特別推出「尋找最美抗戰歌曲」大型策劃,獨家採訪到來自影視界、音樂界和文學界的70位名人,講述他們心中最美的抗戰歌曲,重溫那些激勵中華兒女奮勇前進的高亢旋律。
李雪健
「當兵的時候,我們不管是出操、開會、集合、看電影,大家都會唱很多歌兒,《大刀進行曲》《團結就是力量》《打靶歸來》《我是一個兵》,不過現階段最喜歡的就《團結就是力量》。」60歲的李雪健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說,「它是我心中最美的抗戰歌曲,9月18日之後,大家都應該唱唱《團結就是力量》,因為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弱國無外交』,只有大家團結在一起,才能把中國建設得更好,才能真正地不會讓歷史重演。」
1954年出生的李雪健,18歲當兵,22歲由二炮文工團轉入空政話劇團成為專業演員,從早期的話劇版《黨的女兒》《白毛女》中的配角,到人民心目中的好幹部、好黨員《焦裕祿》《楊善洲》,李雪健說自己感觸最深的就是在部隊裡的那段軍旅生活,「當時我在部隊裡的業餘宣傳隊工作,經常會在深山老林為200多個戰士演出,一年中一半兒的時間在基層,一半的時間連部。平時,大家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拉歌,我就是起頭的那個。如果那邊唱一首《大刀進行曲》,我們這邊一定要對一首《團結就是力量》,這些歌都是我們在部隊時最喜歡唱的。」
至於為什麼喜歡這些歌?李雪健說,因為它們背後有故事,有熱血,有氣勢,有生命力,讓人們時刻警醒、時刻記住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對比今天人們的幸福、平穩生活是多麼地來之不易,「78年前的7月7日,是中華民族的屈辱、恥辱,一提起『盧溝橋事變』,我就會想到一句話——『寧當戰死鬼,不做亡國奴』。現在說起來這句話仍然不過時。經常唱唱那個時代的歌,對我們是一種激勵。」
2000年,李雪健在出演電視劇《中國軌道》時,被查出患上鼻咽癌,從治療到康復,從隱退到復出,15年過去了,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認為「珍惜」最重要,「珍惜現在的平穩生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你要有一個對比,現在和過去的對比,戰爭與和平的對比,你有了對比,才知道中國人的今天多麼來之不易。中國人要有自己的氣節,要團結起來,把咱們的國家建設好,讓它變得越來越強大。這樣,我們才能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永遠不受欺負。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
從最早的《鋼銼將軍》《橫空出世》,到《歷史的天空》《一九四二》,李雪健坦言,平時特別喜歡看一些老電影,「《英雄兒女》《狼牙山五壯士》,還有小時候看的《雞毛信》,這些經典,真的是百看不厭。多看看老片兒,多聽聽、唱唱老歌,我覺得是對自己心靈的一次洗禮。」
在採訪的最後,李雪健語重心長地告訴記者,「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做好,這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了,不掛在口頭上,落實在行動中,一點一滴的去做,努力去創造,去實現。」(採寫:李巖)
《團結就是力量》
詞:牧虹 曲: 盧肅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這力量是鐵
這力量是鋼
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向著法西斯蒂開火
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著太陽向著自由
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這力量是鐵
這力量是鋼
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向著法西斯蒂開火
讓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著太陽向著自由
向著新中國
發出萬丈光芒
創作背景:
《團結就是力量》產生在1943年6月晉察冀邊區平山縣黃泥區的一個小村子。為了反對日寇到邊區搶糧,實行「搶光、殺光、燒光」的瘋狂政策,西北戰地服務團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廣大農村參加鬥爭。為了配合這場鬥爭,牧虹和盧肅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時間裡,突擊創作了小型歌劇《團結就是力量》。在這個劇的排練過程中,大家覺得劇情還可以,就是感到結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終止感。綜合大家建議,決定由牧虹同志寫詞,盧肅同志譜曲,為該劇增加一個幕終曲,於是《團結就是力量》這首經典名曲,就這樣誕生了。
人物背景:
李雪健,1954年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李雪健1973年入伍,1977年考入空政話劇團,1987年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現國家話劇院)。
1980年因在話劇《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奪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1985年李雪健在影片《鋼銼將軍》中扮演將軍李力;1990年,在電視劇《渴望》中出演好人宋大成,奪得飛天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九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主演電影《焦裕祿》獲得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和第1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1998年,參演電視劇《水滸傳》飾演宋江。
2000年被查出患了鼻咽癌,2002年復出拍片。2011年,憑藉電影《楊善洲》獲得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2012年,憑藉電影《一九四二》奪得第50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
【往期回顧】於藍情牽《延安頌》 歌聲裡有美好的延安歲月
毛衛寧難忘「王二小」 研究抗戰歌曲入劇
方方:現在聽《黃河大合唱》還會有熱血沸騰的感覺
克裡木憶從軍經歷:唱起《八路軍進行曲》備受鼓舞
朱時茂:插隊時唱《大刀進行曲》 感受戰士的豪邁
戴玉強:《松花江上》感情強烈極具張力
雷佳演唱《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致敬傅庚辰
秦海璐最愛《松花江上》 呼籲銘記民族歷史
關牧村鍾愛《在太行山上》:聽起來讓人肅然起敬
翟俊傑談"最美抗戰歌"憶父 背國讎家恨拍"血戰臺兒莊"
楊瀾:《長城謠》優美 旋律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高希希因抗戰情結拍"血戰長空" 為抗戰歌點讚
陳小奇談心中最美抗戰歌:《黃河大合唱》氣勢壯美
郭凱敏:至今仍記得初聽《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的情景
馮小寧:最愛《義勇軍進行曲》 每一個歌詞都飽含血淚
胡歌有軍人情結 從小會唱《大刀進行曲》
曹可凡:《長城謠》與我的主持生涯頗有淵源
「韻梅」李維康:對《重整河山待後生》最有感情
張抗抗:在中學時代就反覆學唱《在太行山上》
閻肅:在抗日戰爭時期長大 最愛唱《救亡進行曲》
著名歌唱家德德瑪憶首次獨唱《遊擊隊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