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電站一般容量都比較小,供電範圍也小,可以用發電機電壓經過配電盤直接向用戶送電,這樣的送電線路電壓不會超過500伏,所以叫做低壓線路。而當容量比較大,需要經過變壓器的升高再送電時,也就是說線路電圧超過了500伏,那麼就是高壓線路了。有關小型水電站低壓送電和高壓送電的介紹,來了解一下吧!
一、低壓送電
主要來介紹一下低壓架空線路設計,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線路選擇。架空導線的線路選擇必須深入調查研究,進行必要的測量,確定幾個可行的方案,從中選出一條最合理的線路。一般要求做到以下幾點:儘可能地滿足重要用戶(廣播站、工廠、公社企業機關、醫院)的用電;儘量縮短線路長度,又要使架線和維修方便,一般情況下架空線應沿公路或大路架設;線路不要架設在有危險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也不要跨越經濟林區;電桿定位應避開易受衝刷的河岸、山坡上的衝溝、公路的急彎等處;應儘可能減少轉角杆和跨越杆的數目。
第二部分是導線選擇。導線是送電線路的主要部分,正確選擇導線材料和截面,對於降低電站造價、節約有色金屬、保證安全供電起重要作用。在選擇時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努力貫徹勤儉節約的方針,選用經濟、實用的導線。送電導線一般應滿足下列三個要求。第一個,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以保證導線在承受拉力和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工作時,不會輕易發生斷線事故。機械強度計算比較複雜,根據經驗,電桿跨距為50米左右時,用鋼線時最小截面為8號鐵線,用鋁線時最小型號為LJ-16或LGJ-10。
第二個要求,應有足夠的安全承載電流的能力,不會因為氣溫升高而發生過熱燒壞事故。因此導線的最大工作電流必須小於導線的允許安全電流。第三個,電流通過導線時在導線中引起電壓降,輸電線末端的電壓降按規定不能超過10%,但是在送電線路器材設備供應緊張情況下,也可以適當放寬限制。根據一些地區的運行經驗,如果電動機端電壓不低於340伏,電燈電壓不低於180伏(相當於電壓損失為20%)時,也可勉強使用。導線截面一般是先根據允許的電壓損失來計算,然後再按條件進行驗算。電壓損失可用內部係數法和單位電壓損失法進行粗略計算。
二、高壓送電
主要介紹來介紹一下兩線一地制高壓送電。在很多地區的高壓電力網中,已積極採用兩線一地制和一線一地制,不少小型水電站也採用了兩線一地制高壓送電。兩線一地制,就是將普通三線制高壓線路(用三根導線輸送三相電力),在電源端和用戶端分別把其中的一相導線接地,利用大地作為一相導線。這種送電方式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導線和其他有關器材,使架空線路投資大大減少,而且減小了線路電能損耗,這對發展水電建設、加速電氣化有很重要的意義。
兩線一地制也有一些缺點,它能對通訊線路產生電磁感應和靜電感應的幹擾,影響通訊質量,因此必須採取一些消除和減少幹擾的措施。對小型水電站來說,因為電站所在地區人口密度一般不大,通訊線路也較少,幹擾問題容易解決,所以採用兩線一地制高壓送電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