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Gbps速度追上雷電4 Intel、AMD今年發力USB4接口

2021-01-13 快科技

Intel去年在TGL處理器上推出的Thunderbolt4(俗稱雷電4)接口很好很強大,唯一的主要是主要局限在Intel平臺上,AMD這邊還沒有廠商導入,不過大家還有別的選擇,那就是USB4接口。

自從Intel宣布雷電3技術與USB4融合之後,未來的USB4各方面其實都很像雷電3及現在的雷電4接口,速率40Gbps,也支持100W快充。

雷電4依然在各種高規格上領先,但USB4會更便宜,而且要全面普及,這是它最大的優勢,而且也會物理兼容雷電3/4接口,也向下兼容USB3/2/1等接口協議,實現大一統。

USB4接口目前的問題主要是沒有平臺支持,現在唯一確認能支持USB4的是蘋果的M1晶片及對應的MacBook筆記本,但後者也是雷電4接口為主。

USB4普及還得看AMD及Intel的,理論上支持雷電4就能支持USB4,所以Intel的TGL及本月初發布的RKL處理器應該都可以,現在是下遊廠商缺少USB4方案。

最新消息稱,鈺創公司的USB4 E-Maker晶片已經通過了供應鏈的認證,今年會進入大量放貨階段,最快上半年就會有搭載這一解決方案的AMD或者Intel處理器筆記本問世。

相關焦點

  • 今年就要普及USB4?英特爾AMD一起推,速度翻倍接口統一
    目前在外部接口部分,速度最快的就要算Intel的雷電4接口了,這個接口速度達到了40Gbps,是目前USB3.2 Gen 2的一倍,而且採用Type-C接口,同時還能向下兼容USB協議。不過這個強大又方便的接口目前使用的設備的確不多,主要是用在Intel高端主板以及筆記本上,AMD以及其他廠商是不會支持的。
  • Intel出貨首款雷電4主控:AMD也能用
    Tiger Lake 11代移動版酷睿發布的時候,Intel同時推出了新一代雷電4(Thunderbolt 4),並將二者捆綁在一起。今天,Intel宣布,第一款獨立的雷電4主控已經出貨,型號為「JHL8540」(開發代號Maple Ridge)。
  • 為什麼說買筆記本一定要帶雷電3接口,帶你認識雷電3接口
    今天就帶你仔細的了解一下雷電3接口首先:什麼是雷電接口雷電接口(Thunderbolt)是英特爾與蘋果合作開發的硬體接口標準(技術),主要功能用於拓展外圍設備。最初的名字是Light Peak。雷電1和雷電2使用的接口是Mini DisplayPort 口(簡稱 Mini DP 口)多見於蘋果筆記本電腦上。
  • iPhone 13的新接口?M1新Mac上的USB4接口是什麼高科技
    而到了今天在M1處理器新Mac上使用的USB4接口,速度高達40Gbps,理論上1秒可以傳完一部高清電影。 從USB4開始,命名又有了奇怪的變化。字母和數字之間沒有空格,是USB4,而不是USB 4。不知道聯盟專家們搞這些花樣是不是吃飽撐的。 USB4不是憑空出現的。
  • 支持USB4高速傳輸標準,阿卡西斯USB4硬碟盒評測
    雷電3傳輸標準一直以來都是最高的速度傳輸標準,但也一直因為高昂的授權費用導致無法普及。2020年下半年,inter開放雷電3的授權協議,兼容最新發布的USB4,使得費用大大降低,這也就意味著搭載USB4傳輸協議標準會在筆電與周邊配件中大範圍的普及,阿卡西斯抓住這一時間節點,推出了支持USB4的硬碟盒,併兼容雷電3。
  • 電腦I/O接口接口庫科普,永遠都要插三次的usb接口
    我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標題裡的I/O接口是什麼意思啊,I/O接口其實就是輸入/輸出(Input/Output)接口的意思,就是電腦上所有用來傳輸數據接口的統稱。USB接口的不同版本USB 1.0:USB1.0是在1996年出現的,速度只有1.5Mb/s (位每秒)這時候的USB還只是一個雛形,沒有太高的實用價值,於是1998年升級為USB 1.1,速度也大大提升到12Mb/s ,在部分舊設備上還能看到這種標準的接口。
  • 你知道什麼是「雷電」接口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接口,叫做「雷電3」。但其實你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這不就是USB-Type C接口嗎?為什麼叫做雷電3接口呢? USB -Type C接口和雷電3接口一樣嗎?今天小編就帶您簡單了解一下。
  • Intel黑豹峽谷NUC首曝:11代酷睿、PCIe 4.0、雷電4
    其他方面,NUC 11會支持最多64GB DDR4-3200 SO-DIMM內存、一條M.2 2280存儲插槽、可選傲騰M10加速盤,而且這條M.2 2280支持的是PCIe 4.0 x4、SATA 6Gbps通道。
  • 曝聯想發布ThinkPad X12二合一平板:支持雷電4接口
    這款產品配備英特爾最新的 11 代 UP4 系列處理器,最高可選配 i7 vPro 四核型號,內存為 LPDDR4X,速度更快。英特爾11代 U 系列低壓處理器搭載最新的 Xe 銳炬核顯,具備最高 96 EU 計算單元。處理器採用 10nm 製程製造,配備最高 12MB 三級緩存,有著 12 條 PCIe 3.0 通道。
  • 雷電3和Type-C接口一樣嗎?差別很大!
    當然和Type-C接口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在於雷電3的接口多了一個閃電標誌!但實際能力上那差別可就大了,為什麼呢?我們一探究竟!首先來說說雷電3的來歷雷電接口(英文名:Thunderbolt),最開始由Intel開發研製。
  • 雙雷電4接口加持,聯想小新Pro14充電和拓展評測
    雷電3協議一直被譽為是傳輸標準當中的翹楚,速度最快,性能最高,不過由於雷電協議的專利一直掌握在Intel的手裡,所以很多支持雷電3傳輸協議的產品價格都很貴。不過好消息是Intel開放了雷電3的授權,使得授權費用大大降低,加快了雷電3的普及。
  • 為什麼蘋果MacBook愛用雷電接口?答案在這裡
    當然也有某些廠商特立獨行,比如蘋果MacBook,這些年接口都是清一色雷電。面對筆記本分類眾多的接口,很多人都會懵掉!雷電接口又有何不同?相比其他接口優勢在哪?↑比如VAIO商務本,機身有10個接口拿目前筆記本上基本都會配備的USB-C3.1Gen2/1做對比,雷電接口的優勢就能一目了然。
  • LG發布40英寸帶魚屏顯示器:5K*2K解析度,搭載雷電4接口
    這款顯示器似乎是對標戴爾最新發布的 UltraSharp 40 顯示器,兩者的面板和參數都十分接近。這款顯示器配有雷電4接口,也有DP接口、HDMI 和 USB 接口,LG 目前沒有提供關於這款產品的其他信息。
  • usb光電隔離器bs usb4
    USB4引入了Intel此前捐獻給USB推廣組織的Thunderbolt雷電協議規範,雙鏈路運行(Two-lane),傳輸帶寬因此又翻了一番,達到40Gbps,USB4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兼容性,可向下兼容USB 3.2/3.1/3.0、雷電3,也就是現在的USB、雷電3設備和數據線,仍然可以在USB4接口上使用。
  • 簡述雷電接口和Mini DP接口之間的關係
    簡述雷電接口和Mini DP接口之間的關係 搜狐網 發表於 2020-03-13 10:49:53 (文章來源:搜狐網) 雷電(Thunderbolt
  • 問答:雷電3和Type C接口一樣,二者的區別在哪?
    這種接口避免了傳統USB接口十個人九個人第一次都插錯的尷尬。優點在於體積小巧,最高承載10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可以承受100W的電力傳輸,還可用於視頻傳輸。而雷電3出現更為簡單,USB-IF在定製雷電3過程中由Intel負責開發制定,而Type C同樣由Intel、微軟、惠普等廠商共同發起。
  • 一次成本近10萬的評測:我對蘋果、Intel力推的雷電喪失信心
    作為輕薄筆記本行業的領頭羊,蘋果旗下的MacBook系列幾年前就激進的去掉各類接口,只保留耳機和全功能雷電三接口。隨後,輕薄本盛行,大批電腦廠商跟進模仿。從產品衍進過程看,雷電協議和接口逐漸「一統江湖」,從幕後一步步走到了舞臺中央。它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能成為英特爾、蘋果等數碼大廠一致的選擇?
  • 雷電OR閃電接口?iPhone5數據線怎麼選
    蘋果需要一種供電電壓更大的接口,USB3.0為900mA,雷電接口為1000mA,Lightning閃電接口在900-1000mA之間。他們均比原來的450mA USB接口規範要高。    綜合上敘考慮,目前已知的高速接口有USB3.0、AMD Lightning閃電接口、英特爾「Thunderbolt」雷電接口均可以符合蘋果要求,那麼蘋果選擇了誰?
  • Sonnet 發布 eGPU 顯卡擴展盒,採用雷電 3 接口,電源功率 750W
    兩款外接顯卡盒的差別僅在於擴展接口的多少,其它規格相同。擴展盒支持 AMD RX Vega 64、Radeon Pro WX 8200/9100 等專業圖形顯卡,以及英偉達的大多數顯卡。需要注意的是,英偉達的顯卡由於沒有驅動支持,因此不能運行在蘋果 macOS 設備上。此外,該系統同樣支持採用 PCIe 插槽的其它設備。
  • 聯想發布ThinkPad X12二合一平板:支持雷電4接口
    這款產品配備英特爾最新的 11 代 UP4 系列處理器,最高可選配 i7 vPro 四核型號,內存為 LPDDR4X,速度更快。據IT之家了解,英特爾 11 代 U 系列低壓處理器搭載最新的 Xe 銳炬核顯,具備最高 96 EU 計算單元。處理器採用 10nm 製程製造,配備最高 12MB 三級緩存,有著 12 條 PCIe 3.0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