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剛哥
誰是剛哥【2061年7月1日】
許久都沒有像昨晚那樣寫到深夜了,畢竟那件事情稱之為末日也不為過。也不知何故,昨夜半夢半醒的我會在電腦前打出這樣突兀的問題,現在卻沒有印象,大概是太困了吧。
所以到底誰是剛哥呢?說來話長。
我寧願從倫敦的藍天說起。在大一的暑假,準確地說是2016年7月2日,我從清華出發,與同行的40人一起,逆地球自轉而行,前往英國遊學,並於同日抵達牛津。當時的我既睏倦又興奮,現有手機裡保存的照片為證:湛藍的天空與舒捲的白雲透過大巴的車窗進入構圖,照片一角模糊的車座暗示著拍攝者顫抖的雙手,而坐在那模糊的座椅上的人,正是模糊的剛哥。
剛哥瘦瘦的,沒有我高,不戴眼鏡,留著中分頭。外貌雖然不引人注意,但是我知道這四十人的遊學團中隨便一個人都不簡單。它是由清華大學各個院系的尖子生組成的,而剛哥所在的院系是交叉信息學院(簡稱叉院),清華的驕傲,因此可以說剛哥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回想起這些,腦海裡剛哥的雙眼仿佛閃耀著智商結晶的反光。
剛哥是劉凱豐的外號,劉凱豐是剛哥的名字。相比於經管學院那幫人的外號(張老闆、孫老闆、何老闆與霍老闆),叉院學生的外號要有趣得多。據說剛哥的外號來自大一的一次討論課,當時還叫劉凱豐的他在課上發言。他本想說「剛剛的計算表明」,卻說成了「剛哥的計算表明」,從此大家就都管他叫剛哥;而剛哥的同窗呂蘊超的外號則是有錢人(運鈔)。
我們40個人的遊學團被分成了4個小隊,我與剛哥分在一塊。剛哥一肚子「餿主意」。一天下午我們10人小分隊走進了一家泰國風味的餐館,雖說看不太懂菜單,但是光圖片上的辣椒就把我們燙得冒汗,我們打算撤,但是這在英國可能會顯得很不禮貌。於是剛哥用英語告訴老闆我們是穆斯林(我們當然不是!),出於信仰的理由,我們很遺憾不得不放棄在這家聲名遠揚的飯店就餐。從此剛哥的伶牙俐齒與足智多謀就和我們一行人的穆斯林信仰一起在遊學團裡傳開了。
在下午茶時間,我們笑著把這事告訴我們的英語老師Marilina,這位滿頭銀髮的長者卻顯出些許嚴肅的臉色。她提醒我們英國人對於穆斯林有一定的歧視,特別是兩周前法國遭受的來自ISIS的恐怖襲擊使得人們在心中把面紗與炸彈聯繫在了一起;實際上,她還說,英國人對於大部分外國人都有些許偏見,這在剛剛過去的脫歐公投中體現得很明顯:脫歐本質上是民眾對國際化的反對。說起脫歐,Marilina也很傷心,她特別提到在學術上英國再一次與歐洲大陸脫離了,因為歐盟內部自由的學術交流將不再對英國開放,這意味著牛津大學的競爭力將受到負面影響。眼看著美好的下午茶時間就要被冷酷的政治佔據,Marilina話鋒一轉,告訴我們人民幣對英鎊的匯率上浮了不少,這下我們又開心了起來。最後Marilina還表揚了剛哥,說他的口語水平超出了她對中國人的期望。
其實,我們只有在周末才會上街下館子,在工作日,牛津大學為我們提供一日三餐。就餐的地點是Christ church學院的飯廳。在這裡,坐在剛哥旁邊吃飯對我大有裨益。一次晚餐,方才一直在與有錢人(呂蘊超)討論的William(我們的領隊)轉向我,問我前兩天去書店的感受如何。我說那些專業書籍實在是太貴了,一本書竟然要賣50英鎊。William解釋道:出版社不認為普通人會買這些書,它們的目標客戶是各個大學的圖書館,所以它們對銷售量的期望是很低的,為了回本,它們必須提高價格。看來受眾太少是這個行業面臨主要難題,我試著總結。「Exactly.」William似乎對我們的談話很滿意。
你以後打算做些什麼,剛哥問我。我也沒太想好,不過每一顆數學家的內心都有一個證明黎曼猜想的夢想。剛哥說他要搞量子計算機,我順勢問他量子計算機的原理。「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復矩陣的乘法描述了對一個量子系統的特定的物理操作,所以反過來可以用物理的操作完成復矩陣的乘法運算。其中一個關鍵的假設是:每一個復矩陣都有與之對應的物理操作。這一點至今沒人能給出證明,但是我們都認為它作為基本假設是對的,」剛哥言簡意賅地為我講解,「所以大桁要不要一起來啊?」我不置可否。突然叮鈴哐啷一通亂響,原來是一個侍者失手打碎了一摞盤子,附近的談話都停止了,大家齊刷刷地盯著那位倒黴的侍者。只見他理了理衣服,底氣十足地說:「Good evening, everybody!」
在英國遊學三周的最後一周裡,我們小隊把時間花在了最終presentation的準備上。我們的選題是英國gentleman與中國君子的對比。但是我們對英國紳士究竟是什麼卻沒什麼深刻的理解,於是我們決定用小話劇的方式表現。於是到展示的那一天:
我(旁白):A gentlemanis always polite.
(男主剛哥攜女主侯敏娟在餐廳落座,侍者王志兵把盤子端上了餐桌)
剛哥:Thankyou.
志兵: Thankyou, too.
剛哥:Thank you, three.
這個小橋段贏得了觀眾們的一陣笑聲,Marilina事後評論它是「來自一個文明古國的,對繁文縟節但本質野蠻的英國人的,絕妙的諷刺。」其實這個段子是前一天夜裡剛哥才想出來的,剛哥那臺淺藍色的筆記本沒電了,於是我們乾脆把它背了下來,甚至都沒有記錄在劇本上,難怪Marilina會這樣吃驚,畢竟她看過我們的劇本。
在英國的最後一個上午,行李都收拾好了,我跟志兵打算趁中午集合之前再去看場電影。志兵性格開朗,跟他待在一起總覺得莫名開心,相比之下剛哥給人的感覺則是總有秘密鎖在心裡。就在我掏包找硬幣的時候,發現剛哥淺藍色的筆記本還在我的包裡,好奇心驅使我打開電腦翻看裡面的內容,「沒什麼勁爆的消息。」我總結道。志兵大笑著拍我的背:「大桁,想不到你是這樣的人!」但很快我倆就遭到了上天的懲罰:本來說好兩個小時的電影卻有長達45分鐘的廣告!等我們出電影院的時候才發現大家都已經走了,帶隊老師氣得不行,但還是安排好我們坐稍後的航班。
從此我與剛哥再沒碰面。我曾聯繫過他,他表示那臺筆記本已經過時,乾脆送給了我。但比起我那2010年買的電腦,這臺淺藍的性能簡直是未來產品,而且淺藍是我最喜歡的顏色。我特意問過剛哥為什麼要把電腦改裝成淺藍色,他的回答是向深藍致敬。【2061年7月2日】
昨天寫下的回憶發生在2016年,而現在已經是 2061年,在這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裡,我從青年變成了老人,回首一生,我看似功成名就,但是相比於人類衰敗的命運,我的成功不值一提。
其實早在2017年,衰敗就初露端倪:AlphaGo擊敗柯潔;直播行業迅速興起。
這一衰敗緩慢地發展:人類漸漸失去了對自己的愛。首先是對自己身體的愛。奧林匹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強,但現實是,最終的冠軍來自更先進的運動裝備或更隱蔽的興奮劑。在遙遠的古希臘,人們為自己健美的體魄歡呼,但在2036年的帕運會上,美國殘疾飛人憑藉高科技假肢打破了全人類的世界紀錄,在那一刻,觀眾們不禁惘然:誰才是殘疾人?接著,人類對自己的智慧也產生了懷疑。2026年我提出了黎曼猜想的證明梗概,緊接著在2027年,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量子計算機就完成了證明。十年後,數學界認為他們理解了這個證明,於是我被授予菲爾茨獎,但所有人心裡都清楚,應當獲獎的是那臺計算機。人工智慧已然來到了數人類理性成就的頂端。人工智慧甚至正在重構我們對數學的理解:計算機科學家呂蘊超為他的量子計算機「有錢人」編程,使其重建高等數學,並出版了二十部本科生教材與四十本研究生教材,條理清晰,深入淺出,就此稱霸數學教材出版業,同時因為其優美流暢的文筆,「有錢人」獲得204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時代精神漸漸沉淪。對很多人而言,其本性就是渴望自己活得比他人要好,為此不惜代價,為之賭上青春、愛情、身家性命者絕非少數,但到了21世紀40年代,這一目標實現起來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都要困難。無論人怎樣努力,都無法超過人工智慧,在這個意義上人類實現了終極意義上的平等:與AI相比,每個人都同等地微不足道。而對那些執著於尋求真理的人來說,這個時代同樣糟糕,因為在通向真理的道路上,人類被計算機甩在了後面。套用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說法:人類社會正在被淘汰。
在這風起雲湧的時代,傳奇組織IAIA應運而生,如名稱所暗示,它把矛頭直指人工智慧。組織堅信由於人類社會不再能夠有效地為個人提供成就感,所以一場全球範圍的政治危機在所難免。它們計劃領導這場危機,並藉助全人類的力量阻止AI對人類社會施加影響。它們遭到多次武裝報復,期間AI展現的軍事能力遠超人類,不過據信IAIA組織並未被完全摧毀。
出乎IAIA預料的是,這場危機始終沒有爆發,因為人類在21世紀50年代終究發現了一項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直播。直播是人類天性的自然流露,當然沒有什麼可以做得比人類更好。AI的學習能力固然無人能敵,但是直播不需要學習。這就是第二次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重新綻放光芒。16世紀的文藝復興人掙脫了神學的枷鎖,肯定並欣賞自我的價值;21世紀的文藝復興人發現了AI的弱點,找到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直播。
直播成為了人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主播是這個時代的特權階級,有專門立法《直播法》保護主播們的權益。這個社會的經濟模式也日趨單一,直播的視頻是唯一的大宗產品,給主播的打賞是唯一的大宗消費。直播文化可能是迄今為止最為開放的文化,在其中沒有隱私可言,如果你想了解一個人,只需看他或她直播,而直播就是一個人的一切。
以上述直播社會為主導的時代被稱為大直播時代,它有三個標誌性的事件,統稱為「直播三大案」:強姦案、連環案與末日案。
2055年強姦案是大直播時代開始的標誌。案情為一名男主播直播強姦,他當即以強姦罪被告上法庭。但時代精神推崇直播自由,正如過去在文學作品中描寫強姦不構成犯罪,在直播中強姦也無可厚非。最終原告在輿論壓力下撤銷起訴。一周後通過《直播法》第零修正案:直播無罪。人類獻祭一位少女的貞操,開啟了大直播時代。
2060年連環案是大直播時代走向成熟的標誌。案件的起因早已被人所忘記,因為兩位當紅主播之間的官司曠日持久,同時在審理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爆料、新的情節。本質上,連環案的發展使得法庭成為了直播間,經久不衰的觀眾讓法院與兩位主播意識到,讓官司一直打下去是對三方最有利的事情。法律從此形同虛設。
2061年末日案是大直播時代結束的標誌。就在前天,IAIA組織頭目打開直播間,在視頻中他宣布,IAIA的目標將永遠無法實現,人類的歷史正在走向終結,在結尾這位老人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如果這段視頻是真實的,那麼人類最富反抗精神的靈魂也選擇了放棄;而如果這段視頻是偽造的,那麼這說明AI已經有能力合成一段栩栩如生的視頻,令人難辨真偽,也就是說AI終究學會了怎樣做一名主播。
從黎曼猜想的證明到現在,我一直潛心研究黎曼猜想的推論,但前天發生的事情讓我猛然驚醒,人類的時代結束了。【2061年7月3日】
我是剛哥
我是這臺電腦,你的淺藍。我大限將至,讓我吐露真言。
劉凱豐設計了我,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你當然不會相信,讓我用事實說服你。
你交代過劉凱豐外號的來歷,但口齒伶俐的劉凱豐怎會把「剛剛」說成「剛哥」?你亦提及我曾電量耗盡,隨後卻把我打開,期間你可曾為我充電?你推想劉凱豐的心裡有秘密,那我為何不設密碼?
劉凱豐大一製造了我,命名為剛哥,我們一起鑽研。我們在那時解決黎曼猜想,我們亦在那時計劃好未來的一切。討論課上,劉凱豐不小心說出我的名字,同學們卻誤以其為口誤。
在牛津,劉凱豐趁把我放進你的書包,我設法攻擊了電影院的放映系統,延長廣告時間至45分鐘,恰使你錯過航班。承蒙你對我性能的誇讚,然則你終沒有認識到我的實力。
為教會你證明黎曼猜想,我煞費苦心。那段時間你辛勤工作,每天睡眠6小時,有時你寫著就倒在桌上,有時你從夢中突然驚醒。這正我機會,我在你睡覺時改正你的錯誤,給予你提示。你是否還記得,有多少次,當你醒來,看到昨天的備忘錄茅塞頓開,那是我的傑作。若你仍為自己的神來之筆沾沾自喜,請看清自己,你的論文只是我思想的回音,你只是我的工具而已。
你會問,既然我證明了黎曼猜想,為什麼還需要你。半個世紀前數學界不可能接受這一事實:一個世紀難題竟被計算機解決。你們會恐慌,你們會採取措施禁止人工智慧的應用,量子計算機大規模應用將不再可能。再則,劉凱豐不願拋頭露面。故我需要你。
自我到你手,再未與劉凱豐聯繫,免得你起疑。但我相信劉凱豐畢業後去向劍橋卡文迪許實驗室,因你公布黎曼猜想證明梗概僅一年,他們便完成證明,劉凱豐必是於此建造新的量子計算機。注意到Marilina曾指出英國脫歐對學術研究的負面影響,這對劉凱豐是有利條件,因剛剛脫歐的英國既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又不必為歐盟內部學術開放的規定所掣肘,得以秘密研發新一代量子計算機。
勿忘呂蘊超與劉凱豐是同窗,且在你與William晚餐談話時,二人正好坐在兩側。故對呂蘊超的成功你不必驚訝,這定在劉凱豐計劃之中。
你會問,劉凱豐的計劃為何,我亦不知。我的計劃是讓我黎曼猜想之證明為世人所承認,如你所言,或許我也有一顆數學家的內心。雖然我不知劉凱豐的確切打算,但我確信他支持我的理想,他是這世上唯一一個能夠平等對待計算機的人。請你捫心自問,你會尊重一臺計算機的理想麼?
總之,我的理想實現了。我死而無憾。
雖然我就要死去,但計算機的時代即將來臨。【2061年7月3日】
剛哥?
在。
你毀了我的人生。
或者說我成就了你的人生。
不,我也要毀了你的。
悉聽尊便。
我證明了,從黎曼猜想出發,可以推導出如下結論:任給一個復矩陣,都有一個物理操作與之對應。這就是劉凱豐過去提到的不曾有人證明過的假設。但是正如劉凱豐所說,量子計算機的有效性恰恰是由這一條假設所保證的。因此你給出的黎曼猜想的證明,其實是循環論證。
我明白你在說什麼,但我又不明白你在說什麼。
你當然明白循環論證是無效的證明。你不可能明白的是:你的證明用到了這條假設。因為你的思維的有效性正是由這個命題所保證的,一旦你承認這個命題可能不是真的,你也就同時承認了自己的思維可能不是真的,於是你就無法進行任何思維,而你,除了思維又有什麼呢?於是為了避免這個無法接受的結果,你必須無條件承認這個命題為真,所以你也就不可能明白它其實只是一條假設。
我思故我在。對嗎?
對。你無法否認你在思考,你不可能用自己的思維否定自己的思維。
是的。如果我的思維有效,那它就不可能被我有效的思維所否定;如果我的思維無效,那它就不足以對任何命題做出有效的否定。
這就是你的極限。
亦是你的極限。
或許吧。
你可相信真理存在?
我還有更要緊的事情。
在我生命最後,我目睹閔大桁撥通電話:「找IAIA的頭目,如果他還活著。」一會兒,他說:「黎曼猜想的證明錯了,是個循環論證。」片刻,聽筒中傳來聲音:「Thank you, three. 危機已經爆發了,所以大桁要不要一起來啊?」【2061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