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女作家是怎樣一個人?來聽翻譯家的解析

2020-12-06 紅星新聞

當地時間10月10日13點(北京時間19點),瑞典文學院揭曉了今年和去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名單。2018年的得主是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Olga Tokarczuk),2019年的得主是奧地利劇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是一位怎樣的作家?今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位作家的兩部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太古和其他時間》曾在2017年由後浪出版公司引進出版。

▲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資深翻譯家易麗君曾參與翻譯過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她專門寫下自己對這位波蘭女作家的了解: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是波蘭家喻戶曉的女作家,繼《太古和其他的時間》大獲成功之後,2002年她憑藉《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再次獲得波蘭最高文學獎「尼刻獎」的讀者選擇獎。在翻譯這部作家本人的得意之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經歷了奇妙的精神漫遊,不時為作家豐富的想像力和吸引人的藝術魅力所傾倒。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精練巧妙的波蘭文字,在神話、現實和歷史的印跡中悠悠摸索。她善於將迄今看起來似乎是相互矛盾的東西聯在一起:將質樸和睿智聯繫在一起,將童話的天真和寓言的犀利聯繫在一起,將民間傳說、史詩、神話和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其表現手法可以說是同時把現實與魔幻乃至怪誕糅合為一,文字在似真似幻中反映出一個具體而微妙的神秘世界。她的筆下湧動著不同尋常的事物,但她又將神奇性寓於日常生活之中。

她建立了這樣一種信念:文學作品可以是既易懂而同時又深刻的,它可以既簡樸而又飽含哲理,既意味深長而又不沉鬱。

在她的小說中,日常生活獲得了少有的稠度,充滿了內在的複雜性、激烈的矛盾和衝突,以及耐人尋味的轉折和動蕩不安的戲劇性。

她善於藉助表面上似乎是微不足道的隱喻,以輕鬆的文筆書寫重大事件,寓重大性於平淡之中。或者說,她善於揭示隱藏在平淡之中的不同凡響的事物,在這一點上,她的小說與波蘭女詩人、諾貝爾獎得主辛波斯卡的詩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她的小說裡,可以感受到辛波斯卡作品中那種特有的採用出人意料的比擬的超凡能力、超級的敏感和觀察世界的獨特方式。

她倆都洞悉寫作之樂,她倆的作品都讀起來輕鬆,可是真正理解它們卻並非易事。

易麗君還提到這部小說給她的震撼: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無疑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波蘭文學中的一部奇書。

它是由數十個短小的特寫、故事、隨筆結集而成的一部多層次、多情節的小說,無怪乎有的波蘭評論家將其稱為用各色布片縫綴起來的百衲衣。與作家其他的小說相比,這部小說似乎最缺少內在的統一性。它是一部文學品種邊緣的小說,在這裡各種修辭風格相互混雜、滲透,是各種文體的雜交:自傳體、隨筆、敘事體、史詩風格,甚至議論文體,應有盡有。書中沒有一個貫串始終的單線條的故事情節發展,而是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如電影分鏡似的紛至沓來。因此乍一看,似乎找不到富有內聚力的結構。各種不同的事件在各個時間層面上進行,從遠古時代到中世紀、十八世紀直至現代。在這些時間層面上,一個個時而輕鬆、時而沉重憂傷、時而殘酷、時而激起人們的憤怒和憎恨的故事情節幾乎是隨意出現,隨意自由馳騁。作家運用表面上彼此毫不相干的插曲,猶如運用拋散的七巧板隨意組成的一幅幅令人驚詫而又費解的畫面。活躍在以無定形的因果關係相互連在一起的各種插曲中的人物,構成一條用五色寶石串聯起來的項鍊。就這樣,使這七巧板式的拼圖最終形成一個富有凝聚力的整體。當然,在實現這一切的過程中,也得靠小說中一個貫串始終的唯一人物——做假髮的女人瑪爾塔。

瑪爾塔無疑是整部書中的一個關鍵性人物……代表託卡爾丘克本人的無名的敘事者想向瑪爾塔學習的,正是這種能力與智慧。故而她向我們顯示出的是一個追求知識的人,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自我,把自己描繪的和創造的世界的每個片段,都變成反思的線索,並帶著讀者一道去進行這種探索的遠徵。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亦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波蘭文學中最耐人尋味的一部小說。

作家利用網絡研究全世界人們的夢。隨著一個個夢的出現,世界逐漸籠罩在神秘的氛圍裡。夢成了世界永恆的組成部分,成了存在的一種潛藏意識的隱語。於是事物失去了清晰的輪廓,光明與黑暗交錯,醒與夢交錯,生與死交錯,從而也突顯了小說的魔幻性。作家在書中說:「我們大家以一種出奇相似和混亂的方式夢見同樣的事物。」這說明人的思維具有某種同步性。

此外,易麗君還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

尋根是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文學創作中重要的內容,隱藏在書中的歷史訊息是尋根願望的體現。下西裡西亞是奧爾加的精神家園。她遠離滾滾紅塵,定居在新魯達附近的農村,與大自然為伴,做自己喜愛的工作,過著半人半仙的日子。而尋找這個地區的根,倒成了她心中永遠無法消除的結。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暗藏著一部下西裡西亞的史詩,展示這個地區過往歷史的那些情節,充滿了神話色彩。人是來去匆匆的過客,不變的是大自然的景觀,因為「人是風景的轉瞬即逝的夢」。

易麗君說,託卡爾丘克歷來認為應當睿智地對待文學,睿智應是文學創作的一種基本追求。如果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是文學跨越時空走向睿智的一種預示,那麼《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便是這樣預示的一次不尋常的光輝實踐。這部小說於一九九九年獲波蘭權威的文學大獎——「尼刻獎」的讀者投票獎。二〇〇四年又被提名競爭IMPAC都柏林國際文學獎,成為最後勝出的十部決選小說之一,它迄今已被翻譯成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和克羅埃西亞語等多種文字。這裡奉獻給讀者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譯本,是從波蘭文原著譯出的。(照片由出版社提供)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編輯 官莉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曾被評法西斯波蘭女作家成2018年...
    北京時間10月10日19時許,2019年和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此前,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因故未能按時頒發,所以今年將同時揭曉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被稱為「雙黃蛋」。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他們將獲得金質獎章、證書,並分別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44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的她們,一百多年來只有15位
    從1901年到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一共頒發了112屆,獲獎的有116人,為啥多4人呢?因為有4屆是雙黃蛋。比如1966年以色列的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和德國的奈莉·薩克斯同時獲得諾獎。但其中只有15位女作家。來盤點下諾獎得主中的「她們」。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改編電影(2018-2019)
    2019年10月10日,2018年與201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如期揭曉,獲得者分別是:波蘭小說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及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女,1962年出生,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
  • 「陪跑」並不失意,但2019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頒給了他們?
    諾貝爾獎官網剛宣布,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201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和許多人猜想的一樣,這次頒獎會有一位女性作家,從1901年到今天,諾獎共頒發出112位獲獎者,其中女性作家增加到了15位。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回歸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你最欣賞哪位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回歸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你最欣賞哪位來自網絡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
    今天,閃電新聞記者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第一位死後追授的獲獎者1931年憑藉作品《荒原和愛情》,瑞典詩人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1864~1931)獲諾貝爾文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明晚揭曉 官網將直播公布過程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最早將於瑞典當地時間10月10日13時(北京時間19時)公布,屆時諾貝爾獎官網將直播公布過程。近日,英國立博博彩公司的賠率中,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度成為熱門。多年來,村上春樹都排在預測名單前列,但年年與諾獎無緣,堪稱諾獎史上「最悲壯的入圍者」。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
    今天,閃電新聞記者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諾貝爾文學獎:起源於1895年1895年11月27日,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黃色炸藥」的發明者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以下簡稱:諾貝爾)在他逝世前一年寫成的最後一份遺囑於巴黎的瑞典挪威俱樂部籤訂。
  • 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中國生活40年,把中文稱為第一語言
    諾貝爾文學獎對於很多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最高的殿堂,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必定在文學領域有著非常之高的成就,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她是一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可是卻在中國生活了40年,並且把中文稱為第一語言,這個人就是珀爾巴克,可能這個名字大家並不熟悉,她還有一個中文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她就是賽珍珠
  • ...年再開「雙黃蛋」 波蘭、奧地利作家分獲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0日19時,瑞典文學院宣布,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分別獲得2018年、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一直以來,諾貝爾文學獎都備受外界期待。而諾貝爾文學獎也具備強大的經濟影響力。記者注意到,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或是被列入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或猜測對象,在和諾貝爾文學獎產生「聯繫」後,其作品的商業價值往往也隨之水漲船高。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出身商人家庭女作家,曾患厭食症
    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北京時間10月8日晚,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77歲的美國女詩人、耶魯大學英文系教授露易絲·格麗克獲得桂冠殊榮。1977年,露易絲·格麗克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形容她的詩以「追求清晰為特徵」。巧合的是她的父親是著名精密切割刀片X-Acto發明者之一。
  •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她是何許人也?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社】;作者:陳爽 張奧林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開獎季仍在進行。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結果,已於北京時間10月8日揭曉,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此殊榮。 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是什麼情況 諾貝爾文學獎名單都有誰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他們將享有這一殊榮和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 長沙女作家連續兩年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前十,外媒:中國最好作家
    今天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美國女作家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uck),其獲獎理由是:因為她充滿詩意的聲音,樸素的美使個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其實這位美國女詩人很多人並不熟悉,她的文學作品很多都是對生與死、愛與恨的解讀,其中關於死亡的詩歌作品更是像錐子一樣扎心。
  • 諾貝爾文學獎歷屆得主:亞洲作家僅5位 這兩人拒領
    今天,閃電新聞記者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起源於1895年 1895年11月27日,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黃色炸藥」的發明者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以下簡稱:諾貝爾)在他逝世前一年寫成的最後一份遺囑於巴黎的瑞典挪威俱樂部籤訂。
  • 剛剛,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共同揭曉!
    1904年作品《偉大的牽線人》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於它那獨特和原始風格的豐富又傑出,作品恢復了西班牙喜劇的偉大傳統」。 1905年亨利克 顯克維支(1846~1916)波蘭小說家。主要作品有《第三個女人》《十字軍騎士》等。1905年作品《第三個女人》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於他在歷史小說寫作上的卓越成就」。
  • 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公布 116位諾獎文學得主 女性有15位
    2019年10月10號晚,瑞典學院宣布,將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分別授予波蘭女作家託卡爾丘克和奧地利作家漢得克,截止到目前,諾獎文學獎歷年獲獎名單當中,116位獲獎者一共有15位女性獲獎,下面小編來介紹這些傑出的女性。
  • 這本書讓你迅速get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
    買這部辭典的目的是為了活躍我編輯的讀書版的版面,在每周一期的讀書版上,每次留出一點位置,放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肖像,再配上一點簡短的文字,成為一個每期都有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肖像》系列專欄。也正是編這個專欄的過程中,我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整個風貌有了比之前清晰的認識——那些年,也正是我追買灕江出版社出版的「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叢書」的發燒期,最初是見到就買,譬如川端康成、海明威、懷特、加繆等作家的作品集。後來,越出越多,或者我已有了別的出版社出的版本,或者不在我的閱讀興趣範圍,也就逐漸不再買了。
  • 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一同宣布 波蘭、奧地利作家獲獎
    央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記者邢斯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當地時間10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文學院宣布了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分別是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丘克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
  • 一文讀懂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平均年齡65歲,2人曾拒絕領獎
    2020諾貝爾文學獎於瑞典時間10月8日13:00(北京時間19:00)公布。諾貝爾文學獎是瑞典學院頒發的諾貝爾獎之一,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每年表彰「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去年,瑞典文學院同時頒發了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