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美國方面,截至美東時間 23 日晚,全美新冠肺炎確診數達 43000 多例。
更為可怕的是,美國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 1 萬例,而且這還是在檢測工作無法完全展開,大量民眾還在排隊等候檢測機會的情況下發布出來的數據。
當被問及美國是否可能成為全球疫情暴發新的中心時,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 · 哈裡斯表示:"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美國確診病例激增,美國的疫情暴發規模巨大,且強度日益增加,因此這個可能性確實很大。"
然而,美國還在糾結什麼?
3 月 23 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兩名行人穿過空曠的馬路。圖 / 新華社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幾乎一周七天在白宮舉行新冠疫情的吹風會,曝光率大增。另一個熱點人物則是紐約州州長安德魯 · 科莫。一則是因為紐約州成了全美新冠肺炎患者最多的地方,另一個原因是他隔空喊話向川普施壓,希望儘快實施《國防生產法案》,以解目前醫院醫療和醫護用品之急。
事實上,除了川普被指責防疫不力以外,圍繞著疫情,美國政壇和社會輿論還有著更多的口水仗。
《國防生產法案》遲遲引而不發
美國的《國防生產法案》簡單來說,就是聯邦政府調動和徵用私人企業資源,生產國家急需物資。
這個法案名義上是在上世紀 50 年代制定,但是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美國政府徵用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生產戰爭所需的坦克。由於該法案與戰爭戰備緊密相連,因此法案名稱上出現了 " 國防 " 二字。
再深入而言,聯邦政府調動私人企業資源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其一為聯邦政府優先採購目前私人企業現有生產的產品;其二為聯邦政府要求或強迫私人企業生產某種特定物資。前者相對容易,後者則需私人企業採購設備安裝新的流水線,極為耗時。
此外,無論哪種情況,聯邦政府都需要支付所有的費用。對於第二種情況,聯邦政府可以自由支配約 5000 萬美元或協助企業得到貸款。如果不夠,則需要另行向國會申請。就該法案如何啟動而言,聯邦政府可以分兩步走,啟用法案並實施法案,正所謂 " 先啟後動 "。
目前川普政府只是通過籤署總統行政令授權衛生部長啟用該法案,但並沒有正式實施。在美國的抗 " 疫 " 戰鬥中,由於體制原因,實際上是由州政府在前線衝鋒作戰,而聯邦政府則在後方協調資源和政策。而紐約州因為疫情告急加之醫用物資價格不斷攀高,所以州長科莫希望川普通過實施該法案直接幹預私人企業大量生產所需物資。而川普卻遲遲引而不發,自然引發了地方政府和聯邦政府的口水仗。
川普未動的原因何在?我一位前領導在去年出任美國一汽車龍頭企業的全球政策和國際事務負責人。他在上周末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了該企業將停工停產的軟硬體設施借給第三方技術公司開始生產目前美國醫院急需的呼吸機的消息。川普為此大讚。
我認為,他之所以大讚,就是因為企業這種主動行為,不僅將為聯邦政府節約大量資金,而且往往是不會對企業的生產(尤其是未來的生產),造成實質性傷筋動骨的改變。這樣一旦疫情結束後就可以馬上復工復產,不出現任何耽誤。這也許就是川普的考量所在。
2 萬億美元刺激計劃 " 堵 " 在國會
此外,美國政府提議的 2 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 23 日連續第二天未能通過國會參議院程序性表決,立法進程陷入停滯。不過,財政部長史蒂文 · 姆努欽和民主黨高層人士當晚對計劃最終獲批表達樂觀。
作為白宮負責抗疫立法的協調人,姆努欽已帶領談判團隊在國會連續磋商 4 天。他當天屢次進出參議院領導人辦公室,晚上離開民主黨籍少數黨領袖查克 · 舒默的辦公室時告訴媒體記者,府院談判代表已 " 非常接近 " 達成一致," 將努力當晚結束談判 "。
路透社報導,救助計劃 23 日早些時候在參議院接受表決時,連續第二天未能邁過 60 票的通過 " 門檻 "。表決結果為 49 票贊成、46 票反對。
共和黨人先前以 53 票對 47 票的優勢掌控參議院,本就無法單獨推動立法,再加上一些參議員因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或與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而自我隔離,投票人數愈顯不足。救助計劃若想通過,勢必需要兩黨協商一致。
美聯社報導,參議院共和黨籍多數黨領袖米奇 · 麥康奈爾 23 日早些時候啟動表決程序時,因救助計劃難獲批准而異常憤怒,說眼下是 " 國家緊急狀態 "," 是時候通過這份歷史性的救助計劃了 "。總統川普 23 日召開白宮例行發布會時也向民主黨人 " 喊話 ":" 現在不是追求政治目的的時候。"
不過,在民主黨人看來,白宮主筆的救助計劃偏向大型企業,本應為隨時可能失業的員工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更多幫助。舒默尤其對民主黨人稱為 " 行賄基金 " 的 5000 億美元大型企業救濟感到不滿,認為應加諸條件,限制企業回購股份、給高層管理人員漲薪或裁員。
姆努欽說,醫院有望獲得 1100 億美元撥款以應對新冠肺炎病患,但民主黨人希望撥款能向一線醫療機構和員工作更多傾斜。國會眾議院民主黨籍議長南希 · 佩洛西先前公布另一份 2.5 萬億美元刺激計劃,明確應向請求援助的各州政府撥款 2000 億美元。
電視講話 " 引起人們更大擔憂 "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發生之初,美國政府一直極力淡化疫情的嚴重性,直到 2 月底還在聲稱對更大規模的疫情暴發 " 準備極其充分 "," 根本沒有理由恐慌 "。然而近來的疫情發展情況打破了這一說法,川普不斷變更的講話也因此被輿論指責。
《華盛頓郵報》表示,其反映的不僅是他在如何應對疫情,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他在怎麼當總統。他充滿了錯誤、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但缺乏同情心,又盲目吹噓自己的決策是如何英明和他領導的國家是何等偉大。川普每說一個字,道指期貨就會實時應聲下跌,這表明投資者對他應對新冠危機的能力缺乏信心,並預示著隔天開盤後的暴跌。《紐約時報》網站撰文指出,美方改變對病毒的稱呼就發生在股市暴跌、外界嚴厲批評美政府應對疫情遲緩之後不久。這顯然是在試圖通過詆毀他人來轉嫁責任。
本 · 羅德斯曾擔任白宮高級助手,並幫助前總統歐巴馬撰寫演講稿並應對他多次的危機公關,他預測川普在橢圓辦公室的十分鐘講話是 " 人們日後會由這一時刻聯想到,川普在總統任期最大的一次考驗中失敗了 "。
" 我們該把這作為川普總統任期的代表性時刻,因為它引起人們對川普更大擔憂——他無法做到不說謊,他不重視專業知識,他對總統一職的重視程度也不夠。" 羅德斯說。
就連 " 自己人 " 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 · 福奇都看不下去了。
當地時間 22 日,川普再次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對中國 " 有點失望 ",稱中國 " 沒有早點告訴他們 "。對此,福奇在接受《科學》雜誌專訪時表示,對川普有關疫情的某些表態無法認同,他告訴相關人士,這樣不妥," 但我總不能跳到麥克風前面把他推下去。好吧,他還是說了。(只能)讓我們試著下次再糾正過來了 "。
公共衛生專家也表示,對公民進行檢測對確認新病例和限制傳播至關重要,但是在政府數周的失誤之後,美國依然一直缺乏檢測試劑。而川普只用了兩個簡短的句子來討論這個話題,他含糊其詞:" 測試和測試能力每天都在迅速擴大。我們的進展非常迅速。"
普林斯頓大學學者朱利安 · 澤萊澤說:" 這令人震驚。人們本就恐懼,大家希望看到擁有領導力的領導者。收到這樣的信息後,在某些程度上,美國的情況只能變得更糟。"
瀟湘晨報特約通訊員春輝綜合央視、新華社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