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張寶林提供
一個月前俄羅斯隕石雨震驚世界,記者從北京天文館獲悉,該館知名隕石專家張寶林於近日成功徵集到此次隕石雨的隕石標本,本周北京天文館將推出隕石展,市民將有機會一睹俄羅斯隕石芳容。
昨天張寶林在北京天文館開展講座,介紹了此次隕石徵集過程並就隕石知識與天文愛好者面對面交流。他表示,北京天文館在國內最早得到俄羅斯隕石,目前為止,國內還沒有其他機構獲得此標本。
3月1日下午15時,張寶林接到一個來自牡丹江寧安市的電話,電話裡人姓劉,說自己不久前從俄羅斯帶回了7塊隕石,張寶林當晚到達寧安並見到了劉先生。他想如此寶貝的東西,劉先生一定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好藏在家裡某個秘密地方,可剛走進劉先生家,就看到幾十塊如指頭大小的黑色石就赫然擺在桌上,按個頭大小順序排列成一堆,旁邊還放著比例尺、放大鏡和稱重器。「只一眼,我就斷定這些確是隕石無疑,從中也看得出劉先生是一位做事有條理的人。」
經過稱重,最大一塊隕石重4.8克。劉先生講,自己是一位常年在俄羅斯做生意的珠寶商人。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生隕石雨時,他距離隕石墜落地約200公裡,出於職業敏感,他馬上聯繫當地朋友收集隕石,並第一時間趕過去親自尋找,最終成功收集到一批隕石。
忙碌了十多個小時,張寶林完成了考察工作並成功徵集到7塊隕石標本,當他離開劉先生家時已是3月2日凌晨,雖然有些疲憊,但心裡卻非常欣慰,「真是不虛此行啊!」他訂了2日上午最早一個航班,第一時間將隕石標本小心翼翼地帶回北京。
回來後的第二天上午,張寶林攜帶隕石標本前往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設計所,交由工作人員對隕石的外殼和內部結構分別進行檢測。結果表明,與俄羅斯聯邦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公布的隕石研究數據相比,這些隕石的檢測數據非常接近。「也就是說,我帶回來的隕石標本應該就來自一個月前從天而降的俄羅斯隕石雨。」張寶林說。
據張寶林介紹,作為太陽系的原始樣品,隕石對研究地球和整個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有著重要的科研價值,在天上落下的隕石中,大約有94%為石隕石,石隕石中約10%的成分為鐵鎳合金,且剖面為球粒狀,在隕石拋光後球粒感會非常明顯。還有3%為鐵隕石,成分以鐵鎳合金為主,剩下的1%為石鐵隕石,非常稀少。
北京天文館隕石專家張寶林和他搜集到的俄羅斯隕石。(記者 蔡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