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St Andrews大學研究人員稱,他們使用LED泵浦聚合物雷射器這種廉價的簡單光源,發射出可調可見光。這種新型泵浦結構使得聚合物雷射器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諸如光譜學、化學傳感和臨床醫學診斷。
LED泵浦雷射器
「半導體聚合物令可調可見光雷射器應用前景廣闊,但是直到現在,這種可調可見光仍需要昂貴的雷射器通過泵浦獲得,」St Andrews大學有機半導體中心的Ifor Samuel如是說。「我們已經證明使用氮化物LED泵浦聚合物雷射器是一種簡單、易用、廉價的方案」。
曾被使用過的任何類型的LED泵浦雷射器寥寥無幾。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LED發出的光是非相干光,它不能有效地集中於一點上。研究人員通過除去LED的封裝,將聚合物雷射器直接置於LED頂部來克服這種缺陷。
當許多人認為直接的電子泵浦是最終目標,Samuel卻認為使用LED進行間接的電子泵浦同樣能達到正確目標。
Samuel表示「人們需要聚合物雷射器,因為它們是一種單一、易用、廉價的可見光源。我們在功能上實現了相同的效果,這意味著聚合物雷射器將成為廣泛應用的光源,而無需只寄望於等待直接電子泵浦方法實現的那一天。」
電子泵浦的挑戰
聚合物雷射器的電子泵浦方法面臨一些挑戰,Samuel研究小組使用間接電子泵浦方法巧妙地避開這些障礙。
「與無機半導體相比,有機半導體具有低電荷遷移率,這意味著在增益材料中它很難達到很高的電流密度,」 Samuel解釋道:「這也意味著(在200nm左右)非常接近雷射。另一個挑戰就是增益介質內部容易吸收電荷載波信號,這對雷射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它要求增益必須大於損失。」
氮化物增強遷移率
研究小組在實驗中使用440nm的毫微妙脈衝InGaN LED。Samuel說:「多虧了氮化物材料的高遷移率我們解決了所有問題,我們將LED產生的光結合入聚合物雷射器,然後發射出不受氮化物LED波長影響的可調相干光。」
另一個促使LED泵浦的關鍵因素是研究小組對聚合物分布反饋(DFB)雷射器的精心設計。雷射在波紋矽襯底頂部產生一層350nm厚的含芴聚合物薄膜。在這種設計中,聚合物薄膜增強增益,波紋矽襯底提供反饋。
「無論覆層有多薄,聚合物的吸收能力很強,它仍能吸收LED發出的大部分光,」Samuel解釋道:「這種光學設計與其它聚合物雷射器相比,提供了相當長的反應時間,因此足夠進行LED泵浦。」
該小組希望能證明這些雷射器可以發射出一系列顏色的光,並正在努力實現其穩態運作。
(文靜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