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成本光源--氮化物LED泵浦聚合物雷射器

2020-11-27 OFweek維科網

    英國St Andrews大學研究人員稱,他們使用LED泵浦聚合物雷射器這種廉價的簡單光源,發射出可調可見光。這種新型泵浦結構使得聚合物雷射器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諸如光譜學、化學傳感和臨床醫學診斷。

LED泵浦雷射器

    「半導體聚合物令可調可見光雷射器應用前景廣闊,但是直到現在,這種可調可見光仍需要昂貴的雷射器通過泵浦獲得,」St Andrews大學有機半導體中心的Ifor Samuel如是說。「我們已經證明使用氮化物LED泵浦聚合物雷射器是一種簡單、易用、廉價的方案」。

    曾被使用過的任何類型的LED泵浦雷射器寥寥無幾。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LED發出的光是非相干光,它不能有效地集中於一點上。研究人員通過除去LED的封裝,將聚合物雷射器直接置於LED頂部來克服這種缺陷。

    當許多人認為直接的電子泵浦是最終目標,Samuel卻認為使用LED進行間接的電子泵浦同樣能達到正確目標。

    Samuel表示「人們需要聚合物雷射器,因為它們是一種單一、易用、廉價的可見光源。我們在功能上實現了相同的效果,這意味著聚合物雷射器將成為廣泛應用的光源,而無需只寄望於等待直接電子泵浦方法實現的那一天。」
 
    電子泵浦的挑戰

    聚合物雷射器的電子泵浦方法面臨一些挑戰,Samuel研究小組使用間接電子泵浦方法巧妙地避開這些障礙。

    「與無機半導體相比,有機半導體具有低電荷遷移率,這意味著在增益材料中它很難達到很高的電流密度,」 Samuel解釋道:「這也意味著(在200nm左右)非常接近雷射。另一個挑戰就是增益介質內部容易吸收電荷載波信號,這對雷射來說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它要求增益必須大於損失。」

    氮化物增強遷移率

    研究小組在實驗中使用440nm的毫微妙脈衝InGaN LED。Samuel說:「多虧了氮化物材料的高遷移率我們解決了所有問題,我們將LED產生的光結合入聚合物雷射器,然後發射出不受氮化物LED波長影響的可調相干光。」

    另一個促使LED泵浦的關鍵因素是研究小組對聚合物分布反饋(DFB)雷射器的精心設計。雷射在波紋矽襯底頂部產生一層350nm厚的含芴聚合物薄膜。在這種設計中,聚合物薄膜增強增益,波紋矽襯底提供反饋。

    「無論覆層有多薄,聚合物的吸收能力很強,它仍能吸收LED發出的大部分光,」Samuel解釋道:「這種光學設計與其它聚合物雷射器相比,提供了相當長的反應時間,因此足夠進行LED泵浦。」

    該小組希望能證明這些雷射器可以發射出一系列顏色的光,並正在努力實現其穩態運作。

(文靜編譯)

 

相關焦點

  • 氮化物LED泵浦聚合體雷射器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員表示,一個由藍光LED泵浦的聚合體雷射器能提供低價、可調、簡單又小型的可見光源。採用此新泵浦結構的聚合物雷射器能應用到光譜學、化學感應以及臨床的醫療診斷學中去。   在以前很少的聚合物雷射器採用LED來泵浦,原因是LED發的光是不連貫的,不能像雷射發射的那麼集中。此次該團隊通過去除LED封裝並直接將聚合物雷射器安放在LED上面,這樣就能獲得所需的光線聚焦。   許多人認為一個聚合物雷射器直接進行電泵浦是終極目標,但Samuel相信採用LED這類非直接電泵浦的效果等同。
  • 光纖雷射器泵浦光源解讀 為什麼目前基本上都使用976nm泵源
    打開APP 光纖雷射器泵浦光源解讀 為什麼目前基本上都使用976nm泵源 飛博雷射 發表於 2020-03-15 14:52:00
  • 法國科學家開發出有機光泵浦固體雷射器
    雷射器的泵浦波長為532nm,諧振腔內的兩塊腔鏡對於532nm波長的光來說是透明的。然而,厚度為17μm的PMMA薄膜對於泵浦光的單程吸收率可達80%。泵浦VECSOL的光束由倍頻Nd:YAG雷射束髮出。該雷射束可以是持續時間為7ns的「長脈衝」,也可以是0.5ns的「短脈衝」,兩者都具有10Hz的重複頻率和140μm的泵浦光束直徑(如圖)。
  • 矽/有機混合雷射器輸出紅光
    作者:Bridget Marx 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有機半導體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混合矽/聚合物面發射紅光雷射器。該款雷射器利用聚合物增強矽基的雷射輸出,具有室溫運行和可調諧的特性,其有望成為用於晶片之間通信的低成本光源。
  • 半導體泵浦雷射器的類型
    半導體泵浦雷射器是一種高效率、長壽命、光束質量高、穩定性好、結構緊湊小型化的第二代新型固體雷射器,目前在空間通訊,光纖通信,大氣研究,環境科學,醫療器械,光學圖象處理,雷射印表機等高科技領域有著獨具特色的應用前景。
  • 燈泵浦雷射器與半導體泵浦雷射器的比較
    燈泵浦雷射器與半導體泵浦雷射器比較:  半導體及燈泵浦雷射器都是採用ND:YAG(摻釹釔鋁石榴石)晶體作為雷射產生的材料,它可將808nm的可見光轉換為1064nm的不可見的雷射,但輸出雷射的另一個更關鍵的因素是使晶體棒輸出雷射的泵浦源,半導體泵浦是利用半導體二極體發出808nm的光波;而燈泵浦是利用氪燈發出的光來泵浦,但氪燈發出的光的光譜較廣
  • 光纖雷射器泵浦,這四點你應該知道!
    泵浦光源(簡稱泵源)作為光纖雷射器的核心器件,對雷射器的功能和性能無疑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許多初接觸雷射或非雷射專業技術人員對泵源這一器件尚不算深入了解,因此對這一器件的疑問也比較多。今天飛博雷射將通過問答形式向非專業人士科普泵源的幾個相關知識。
  • 一種用於光纖雷射器泵浦的半導體雷射器驅動電源
    摘要:報導一種為光纖雷射器泵浦的半導體雷射器驅動電源。經實驗驗證,系統穩定度高、實時性好,可以用於光纖雷射器泵浦。關鍵詞:光纖雷射器;恆流源;半導體雷射器;泵浦0 引言 雙包層泵浦光纖雷射器具有電光轉換效率高、體積小、壽命長、光束質量好等優點,在光通信、高精度雷射加工、雷射醫療以及軍事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泵浦源是光纖雷射器重要的組成結構,為光信號的放大提供能量。
  • 半導體泵浦雷射器與燈泵浦雷射器的比較
    半導體及燈泵浦雷射器都是採用ND:YAG(摻釹釔鋁石榴石)晶體作為雷射產生的材料,它可將808nm的可見光轉換為1064nm的不可見的雷射,但輸出雷射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使晶體棒輸出雷射的泵浦源,半導體泵浦是利用半導體二極體發出808nm的光波;而燈泵浦是利用氪燈發出的光來泵浦,但氪燈發出的光光譜較廣
  • LD泵浦全固態瓦級連續藍光雷射器研製獲突破
    中科院物理所張治國研究員及其研究小組,經過多年系統研究, 研製成功我國首臺LD泵浦全固態瓦級連續 藍光(473nm)雷射器,獲得了雷射器連續藍光 (473nm) 雷射單邊輸出超過1W的實驗結果,使我國在LD泵浦全固 態瓦級連續藍光(473nm)雷射器研究方面獲得重要突破,成為繼德國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公開報導研製成功
  • 雷射二極體泵浦固體雷射器的發展與應用
    雷射二極體泵浦雷射器是近年來國際上發展最快,應用較廣的新型雷射器。他的發展與半導體雷射器發展密不可分。1960年第一臺紅寶石雷射器的問世。1962年第一隻同質結砷化鎵半導體雷射器問世。1963年,紐曼首次提出了用半導體作為固體雷射器的泵浦源的構想。隨著LD輸出功率不斷增強,1968年Ross第一次實現了採用GaAs雷射二極體泵浦Nd:YAG雷射器。1973年首次報導了脈衝工作的LD端面泵浦Nd:YAG雷射器,並指出端面泵浦的諸多優點。
  • 淺析光纖雷射器採用976nm泵浦的優勢
    最近十多年來,隨著泵浦源和雷射器結構的不斷改進,光纖雷射器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於摻鐿光纖的雷射器(YDF-laser)因為有著較高的電-光轉換效率,較好的光束質量和穩定性等優勢被廣泛用於工業,科研等領域。
  • 聯創光電雷射子公司完成註冊 瞄準高端光纖雷射器泵浦源
    中久雷射在本周舉行的揭牌儀式上介紹,公司發展目標就是高端光纖雷射器的泵浦源,以及未來依託這種直接半導體雷射的應用來開發的光纖雷射器產品的產業化落地,並構建從晶片、模塊、光源到系統集成的完整的雷射產業鏈。聯創光電董事長曾智斌表示,合資成立中久雷射旨在發展高端全固態雷射器的核心器件,形成多款高亮度尾纖LD泵浦源系列產品的產業化能力,成為高端雷射器的供應商,同時發展大功率全固態雷射器系統。
  • 半導體泵浦固體雷射器優勢特性應用領域簡介
    半導體泵浦固體雷射器(DiodePumpSolidStateLaser),是近年來國際上發展最快,應用較廣的新型雷射器。  該類型的雷射器利用輸出固定波長的半導體雷射器代替了傳統的氪燈或氙燈來對雷射晶體進行泵浦,從而取得了嶄新的發展,被稱為第二代的雷射器。
  • 稀磁氮化物引發紅光LED革命
    紅光、橙光和黃光稀磁氮化物LED具有更高的功率和低的溫度敏感度。拿傳統的紅光AlGaInP LED和新型InGaNP LED作比較,發現後者發光亮度更強,適合做大屏幕彩顯的背光單元。通過把傳統的AlGaInP材料替換成新型的稀磁氮化物材料InGaPN,就有可能製備出高亮度LED,並且它對溫度變化不甚敏感。這將對那些需要穩定紅光輸出的高質量圖像來說有幫助,適合大屏幕彩色顯示等應用。傳統的紅光LED已經用在汽車的剎車燈上,當轉向基於InGaPN的器件以後,車燈的亮度得到提高,所需器件數目得到降低。
  • 德國DILAS發布240W/915nm光纖雷射器泵浦模塊
    2015年2月10日,全球領先的半導體雷射器專家德國DILAS最新拓展了其創新領先的T-Bar系列產品的波長範圍。最新的高亮度光纖雷射器泵浦模塊最大輸出功率為240W,波長915nm。  這款模塊的設計是基於德國DILAS特有的T-Bar結構。
  • 我國科學家開發新型半導體雷射器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新型半導體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秦川江課題組、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研究室合作,開發出一種基於新型低成本半導體材料鈣鈦礦的雷射器,突破了其以往僅能在低溫下連續穩定工作的瓶頸,實現室溫可連續雷射輸出的鈣鈦礦雷射器。
  • 有機半導體雷射器現狀
    有機半導體材料還是一種新型的固體雷射材料,其發光波長範圍可以從藍光到近紅外。有機半導體材料已經在顯示器,光碟,有機發光二極體,傳感器等領域有所應用,這讓我們看到了,有機半導體材料在雷射器中應用的希望。 光泵浦有機半導體雷射器件由於增益譜寬、閾值低和成本小等優勢,其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分布反饋式(DFB)雷射器,其主要部分就是DFB內的光柵。
  • 高亮度半導體雷射器模塊泵浦光纖雷射器
    單發射體或陣列配置(也稱為半導體雷射器巴條)中的多模半導體雷射器,已經成為多種應用中的固態雷射器光學泵浦的首選泵浦源。當用於光纖雷射器的光學泵浦源時,單發射體 和巴條各有特定的優缺點。  通過開發專門的晶片結構,以及針對光纖雷射器泵浦應用對模塊進行專門的設計和優化,半導體雷射器巴條已經能夠實現自動化生產和光纖耦合,同時降低了對相鄰發射體的熱影響。  優化的晶片結構  傳統上,雷射二極體巴條可以描述為位於一個非常薄的外延生長層上、由光刻定義的雷射發射體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