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回憶篇,回憶的日期從2012年8月22日開始。
過程其實也還好,很多人飼養甲蟲幼蟲一聽到幼蟲期就會慫一下。大型犀金龜的幼蟲期確實非常可怕。但你要這麼想,其實最短也就一個月見一次,其餘時間你就是養了一盆土而已,也不用你操心,也不用你打理。
亞克提恩大兜蟲 卵
卵與其它屬的犀金龜卵比已經大了許多,第一次見到後感覺很有趣,好大的蛋。
但最有趣的並不是卵與其它犀金龜比大多少,而是超長的幼蟲待機時間。
亞克提恩大兜蟲
Megasoma actaeon
幼蟲期3-5年。養一輪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象兜屬中甚至整個犀金龜種類中一聽幼蟲期就不想養了的種類。
與其它犀金龜一樣分為:卵 幼蟲 蛹 成蟲 四個階段。幼蟲分為1齡、2齡、3齡。
卵孵化後幼蟲生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快也指的是1齡與2齡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到了3齡.就開始待機了。當然是指一直在3齡,體格還是會不斷變大的。像巨石強森.
2012年12月2日 一般從腦袋的尺寸就能看出是幾齡了。2齡與3齡幼蟲。
2013年2月12日 基本都已經到了3齡的階段。
2013年7月22日 已經到達了100克左右的幼蟲。亞克幼蟲到達150克以上也是非常正常的。
因為要幫幼蟲換土,所以會用電子秤稱一下幼蟲的體重。幼蟲被打擾後就會拉便便,亞克提恩的便便有兩克.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稱重量心都很痛的原因。
3齡中後期我就沒有再稱過幼蟲的體重了,直到幼蟲做蛹室,準備化蛹。
我是挖出來觀察整個過程的,畢竟養了三年了。
幼蟲化蛹前會用身體最後的便便做一個堅固的蛹室,在蛹室中變為前蛹,然後在化蛹。
將前蛹從原來的蛹室中取出,放入花泥(人工蛹室)中。
2015年3月9日被挖出,已經前蛹一段時間了。像這個樣子放好,蓋上蓋子即可。
2015年3月20日蛹化:
2015年5月8日羽化:
羽化後跟別的甲蟲一樣,要過不吃不喝不交配的蟄伏期。
一旦出蟄伏期後,成蟲壽命基本在6個月左右。
沒錯待機三年,用六個月,然後雌性要繼續產卵,卵又要重新開始一個輪迴。
雖然以前也寫過,怎麼突然又寫亞克提恩大兜蟲?是因為自然博物館中有一位志願者,平時講解的內容中包含了這種甲蟲,機緣巧合也就跟我聊起了這種甲蟲。
如果她看到的話,希望在未來的志願者講解中能有些許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