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黃家駒,聽懂已不再少年。曾幾何時,第一次聽黃家駒的歌,只是感覺十分怪異,沒有任何感覺。過了幾年之後,忽然聽懂了歌中的情懷,可以單曲循環一整天,絲毫也不會感到厭煩,這讓我一度十分奇怪,心境為什麼會判若兩人?
黃家駒離開之後,Beyond也失去了靈魂,最終還是舉行了告別演唱會,大家各奔前程,想來不知有什麼心境。沒有了黃家駒的Beyond,也失去了繼續超越的能力,但是他們曾經留下的那些經典,在歲月的長河中仍舊熠熠生輝。
很多熟悉的朋友都知道,黃家駒並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讀過音樂學院,而是完全憑藉自己的音樂天賦,還有不斷的刻苦鍛鍊,才達到了那種音樂高度,這一點難能可貴,一個不是科班出身的音樂人,卻感動了無數國人。
藝術沒有國界,音樂沒有學歷,無所謂科班不科班,只要作品能夠打動人,那就是好作品。不過,無論是科班還是非科班,那都是需要具備一定音樂技能的,否則音樂天賦再好也沒用,完全表達不出來,就像一個人有中500萬的運氣,但一張彩票都不買,那又有什麼用呢?
當時,在香港樂壇中,以譚詠麟為代表的是主流,他們主要的作品大多是都市情歌,在坊間有極為廣闊的受眾基礎。在這種情況下,Beyond可以殺出一條血路,也是殊為不易。
那時香港樂壇魚龍混雜,多少人打著音樂的名義娛樂,將娛樂至死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針對這種狀況,黃家駒痛心疾首,他說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他不需要真愛粉,也不在意黑粉,他只想將歌中精神傳遞給每一個人,溫暖著那些需要溫暖的人。
雖然編者聽不懂粵語,但是對照了普通話之後,對於每首歌背後的故事都進行了了解,從而也就更加融入進去,《海闊天空》、《真的愛你》、《大地》、《冷雨夜》、《緩慢》、《誰伴我闖蕩》等等,每一首都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時代,每年都要排十大金曲等獎項。可惜黃家駒英年早逝,不然也能站在頒獎禮上,我相信他一定是最獨特的那一位,縱然不是科班出身,也不妨礙他綻放光芒。
無人做你的光芒,就自己照亮遠方。時日長久,懷念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