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潛水員最近在白海的冰層下拍到優雅飛舞的裸海蝶。
裸海蝶,還有一個名字叫冰海天使。背上長著一雙透明小翅膀的裸海蝶,像個小人兒一樣有腦袋有身子。奇妙的是,它的頭和身體都是透明的,你能清楚看見它腦袋上和身體裡紅色的內臟。泳姿優美的裸海蝶,在海洋裡慢慢扇動翅膀時,就像跳動著一顆紅心的天使正在天空中飛翔。
裸海蝶是海蛞蝓家族裡的小不點,它是雌雄同體,沒有外殼的腹足類軟體動物。家族裡其他夥伴用來走路的腹足,在裸海蝶身上演化成了翅膀,能在海洋裡展翅翱翔。
生性膽小,行動緩慢的冰海天使只喜歡寒冷的海水,居住在北冰洋、北大西洋和南極圈的冰蓋之下。北冰洋延伸進入俄羅斯內陸的那片海域叫白海,今年4月份潛水員在白海的寒冷海水裡拍到裸海蝶遊弋的身姿。
裸海蝶有兩個分支,個頭都很小。北極分支的裸海蝶成年後身長只有3釐米,最大也只能長到8釐米長。南極分支的裸海蝶更小一些,平均身長不到2釐米。它們生活在水深不超過海面下500米的中上層水域。
捕食惡魔
上圖是裸海蝶的身體結構,頭頂豎著兩隻觸角,腦袋裡紅色的器官是它的口器和魚鉤囊,身體裡紅色的器官是消化腺。平常遊水時,裸海蝶慢慢扇動翅膀,在海洋裡輕盈飄逸,是一個天使。到了捕食時,天使露出了藏匿的真相,變成了魔鬼。
裸海蝶是肉食捕獵者,它的食物是一種浮遊動物,比它個頭還小的海蝸牛。上圖是浮遊海蝸牛,它的名字叫海蝶。海蝸牛背著一隻透明的外殼,從外殼開口處伸出來的腹足演化成肉質翅膀。有一雙透明翅膀的海蝸牛,是海洋裡真正的海蝶。相比海蝸牛,裸海蝶是一隻失去了外殼的海蝶。
裸海蝶平時的動作很緩慢,遊水時,每秒只能扇動一、兩次翅膀。但是當它追趕獵物時,會加快步伐,使勁扇動翅膀,爆發出衝刺速度。捕捉獵物時,裸海蝶的划水速度是100毫米/秒,比海蝸牛的速度要快2倍,獵物逃不過獵手的追殺。
追上獵物後,裸海蝶變身成為魔鬼,打開平時躲在腦袋裡面閉緊的嘴巴。從頭頂張開的血盆大嘴裡,伸出6條觸手。觸手會越伸越長,去抓身邊的海蝸牛。觸手上分泌的黏液,能夠粘住海蝸牛的外殼,把它拖到魔鬼的嘴邊。
上圖是裸海蝶捕食時的口器,頭頂裂開大嘴,嘴裡伸出6條觸手。
捉到食物後的裸海蝶,並不著急把海蝸牛塞進嘴裡,而是開始慢條斯理的食物清理工作。它先把海蝶外殼扭轉過來,讓外殼的開口衝著自己。然後從腦袋裡的魚鉤囊裡伸出一把魚鉤,魚鉤是幾丁質材質,細小堅硬。裸海蝶把魚鉤插進海蝸牛的外殼裡,剝離它的肉體。剖解食物時的裸海蝶又恢復了以前的緩慢節奏,要花上30分鐘的時間,才能把蝸牛肉從外殼裡完整地掏出來。費心費力處理好食物的裸海蝶,扔掉蝸牛外殼,慢慢享用全肉大餐。[百家號-法蘭西is培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其他平臺]
最大的本領是挨餓
成年裸海蝶的食物非常單一,只吃海蝸牛的肉,不吃藻類和其他浮遊動物。肉食動物裸海蝶,像果凍一樣的身體裡,除去水分,有50%以上的體重都是脂肪。裸海蝶身體內最大的內臟--消化腺,是儲存脂肪和代謝脂肪的器官,消化腺的脂肪佔比高達70%。由脂肪構成的裸海蝶,有一項特別厲害的本事是挨餓。不吃食物,它能熬過一年不死。
德國極地生物研究所,收集了17只裸海蝶,養殖在4~8℃的海水裡進行觀察實驗。實驗的裸海蝶在沒有食物的水裡生存了200天后,平均體重下降80%,但是它們依然活著。
除了之前做實驗取走的樣品外,最後3只裸海蝶,在挨餓了352天~356天後,逐一停止了呼吸。走到生命盡頭的裸海蝶,平均長度從開始實驗時的22.4毫米縮短到12毫米。
比小手指還小的裸海蝶,忍耐力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成年裸海蝶的壽命大約2年左右,它能忍受住生命中的一半時間都不吃東西。
看上去嬌小軟弱的裸海蝶,卻擁有震撼我們的生命力。
冰海天使依靠萎縮身體,減少新陳代謝,消耗消化腺裡存儲的脂肪,在寒冷的海水裡,扛過了整整一年沒有食物的苦難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