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她的眼裡有光。就像希臘神話裡面的救世主伊西斯。也有人說,她雖然漸漸衰老,卻依然有著不同於凡人的靈性。更有許多人都說,她是個天才。具有獨特的氣質和磁場。她是周迅。一個可以把星子都放入眸中的女子。17歲第一次演電影,26歲第一次摘得國際影后桂冠,35歲橫掃兩岸三地成為首位包攬三金大滿貫的人,36歲被美國CNN評選為「亞洲最偉大的25位演員」之一……
周迅在演藝圈是個神奇的存在,就像為鏡頭而生,一雙杏眼深藏萬種靈魂,所有與表演相關的華麗辭藻匯聚於身。她是中國名導口中的「天才型演員」,更是同行眼中令人稱羨的對象和可敬的對手。
雖然上小學的時候周迅很低調,可是上了藝校的周迅卻很大膽。在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裡面都能看見周迅的身影,她還在自己有空的時候去美術班裡當模特,因為周迅覺得這都是藝術而已。後來,他們這個地方流行起來掛曆。這些掛曆如果能請到明星的話,銷量是可觀的。看見掛曆這種東西很賺錢,當地的出版社成立了掛曆編輯室。不過他們是請不起當紅的明星的,所以他們就去藝校去請人當模特,當時就挑中了周迅。
如果說周迅在影視劇中是在扮演角色,倒不如說她是在投入自己,把自己的實際體驗融入角色的演繹中,讓角色富有靈魂,讓情感真實流露,這樣的表演才最打動人心。周迅是富有靈氣的,所以她的悟性極高,她能夠把自己的身體和眼神拿捏得當,整個表演過程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分。她表演的明朝公主古靈精怪,她扮演的民國才女文藝十足,她扮演的找人司機偏執無畏……無論是哪一種角色,她仿佛都是信手拈來。
周迅,是流金歲月裡的那抹嫣紅,亦是一個時代的嫋嫋餘音。一直都覺得她是老天賞飯吃的典型,她就是天生被值得寵愛的寶貝。她不需要和科班出身的演員們一樣,帶著濃厚的學院派風格,把每一個角色,都當成是課業來研究。她只需要做自己,保持住這種「演員的天分」,就可以了。
敬業和對於表演的深究,才會成為一個好的演員。奚美娟曾經說,在和周迅合作中,很多年前的作品了,那時候因為情節需要,又沒有控制住情緒,在沒有商量的情況下真的打了周迅一耳光,但是周迅當時接住了那一耳光,一個眼神回過來,奚美娟說那個時候就知道她會是一個好演員的。
演員的臉,是商品,是媒介,也是生產工具。當演員狀態不佳、無法再用自然表情演戲和無法勝任角色特質時,作為表演媒介和生產工具的臉,才成為了爭議的焦點。
中國中年女演員正在以多種方式對抗年齡之殤,這樣的嘗試對於市場、觀眾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們不僅需要哪些光鮮亮麗的花旦,更需要不同年齡段的優秀演員,在美的女神也有衰老的一天,好在她們向市場和時間妥協中,還在力所能及地堅持著。正是因為有她們的堅持和努力,我們才有機會看到更加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