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馬云為什麼要提出荷花定律?到底是什麼意思?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從古至今荷花一直是眾多詩人學者所追捧的花,它清新脫俗,淡雅高潔。但要是說到「荷花定律」,很多人就不了解它是什麼,甚至是完全沒有聽說過這個詞語。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下「荷花定律」的含義。假如在水塘裡種滿整個池子的荷花,在荷花開始綻放花朵的時候,第一天只有少數的荷花有盛開花朵,第二天的時候,荷花開放的花朵數量會比第一天的翻一倍。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每經過一天池子裡的荷花就會比昨天的多出兩倍左右,直到一個月後,荷花會全數綻放。可是,你能夠清楚的算出這個池子裡的荷花盛開一半的花朵需要幾天的時間?可能大部分人都會直截了當地說出在第十五天的時候,事實上,這是個錯誤的回答。其實這些荷花需要到二十九天的時候才能盛開半數的花朵,而在第三十天的時候才會全數綻放,因為荷花綻放的速度在最後一天是最迅速的,之前二十九天盛開的所有荷花僅僅等同於最後一天的盛開數量,這便是有名的「荷花定律」,它又被人們稱為「三十天定律」。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個定律最初是由馬雲提出的,馬雲曾經做過一個關於成功學主題的演講,在這次演講中,他第一次把這個定律分享給聽眾,他希望聽眾在聽完他這個定律之後能夠清楚地了解到他的成功不僅僅是靠運氣,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念和恆心。在聽完馬雲的「荷花定律」後,很多人都開始重新思考人生,並從中領悟出各種道理。我們會慢慢發覺,要是把自己的人生比喻成池子裡的荷花,那麼只有付出自己的汗水,才能使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過得更好。
在生活中往往都是不懂得堅持的人才無法獲得成功,因為在他們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開始感到無趣和疲倦,繼而就半途而廢,這樣的人肯定是無法功成名就。其實類似堅持才能獲得成功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曹雪芹在創作作品的時候,要是沒有堅持這十幾年的連續寫作,可能我們就無法看到《紅樓夢》這部優秀的作品。同樣的,司馬遷在編寫《史記》的過程中也耗費了十三年的時間,所以,通過這些文學家的例子就能明白它們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靠自己的意志力努力地奮鬥著,畢竟善始善終才能不留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