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萬裡冰封的天山之上,住著一位擅於鑄劍的世外高人晦明大師。晦明有四大弟子,分別是大弟子楚昭南,二弟子楊雲驄,三弟子辛龍子,四弟子穆郎。晦明大師在此隱居一生,用畢生心血鑄造了七把寶劍:一曰莫問、二曰由龍、三曰青幹、四曰競星,五曰日月、六曰舍神、七曰天瀑。這七把神劍分別為七人所持,合稱七劍。
第一把劍、莫問劍
莫問劍,劍身修長富有彈性,劍氣豐盈,劍招變幻莫測,只有智慧,涵養之人方可使用,此劍為傅青主所持,
第二把、由龍劍
由龍劍乃是七劍中,攻擊力最強之劍,整個劍身由玄鐵打造,鋒利無比,乃是楚昭南所配。
第三把、青幹劍
青幹劍乃是七劍之中防禦力最強之劍,可抵擋任何鋒利的兵器,也是由龍劍的剋星。此劍乃是楊雲驄的佩劍。
第四把、競星劍
競星劍是《七劍》中唯一一把雙劍,輕巧靈便,出劍快如流星,是一把以速制敵的利劍。攻守皆可,此劍可以放出,也可迅速收回,平時插於胸前。持劍者辛龍子。
第五把、日月劍
日月劍是兩把相連的子母劍,一長一短,可分開也可以合為一體,是七劍之中最亮眼的一把劍,主攻伐。乃是穆郎所持。
第六把、舍神劍
舍神劍是晦明大師進山後鑄造的第一把劍,可開山劈石,象徵著重生重力,所以取名舍神,劍身粗獷帶有野性,代表著劍客的憤怒,此劍正是韓志邦的佩劍。.
第七把、天瀑劍
天瀑劍是一把雙頭劍,可攻可守,劍身柄芒不分,是一把極不守規矩的神劍。持劍之人武元英。
當年滿清入關之初,反清義士不斷,而這些反清者多為江湖武林人士,他們武藝高強,殺傷力極大,給滿清的發展帶來了極大隱患。於是,滿清便發布了禁武令,凡民庶習武者斬立決,並派遣前朝降將風火連城負責圍剿各地武林人士的事宜,風火連城帶著十二門將,假借聖諭,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弄得民聲載道,怨聲四起。
此時在西北邊陲的武莊裡,住著一群農人,他們實際上是反清組織天地會成員。風火連城此時正帶著十二門將直奔武莊,傅青主得知消息後,冒死前往武莊通風報信,但因其年輕時曾與風火連城一同在前朝為官。武莊裡有很多人遭到過他的迫害,所以對於傅青主,大家並不信任,然而傅青主在經歷了改朝換代之後,自知年輕時殺孽過重,便選擇改過自新,希望可以挽救眾人性命,減輕罪孽。
但此時正值收糧之際,眾人若就此離去,必將餓死。傅青主只得另尋他法,最終決定前去天山尋找好友晦明大師援助。韓志邦、武元英帶著受傷的傅青主尋著天火來到了天山。傅青主告訴了晦明大師武林現狀,於是大師將自己在天山之上所鑄造的7把神劍分別交給四個弟子和傅青主三人。
不日,七人便帶劍下山,懲惡揚善,七劍正式成立,挽救中原武林於水火。這日夜間,風火連城帶兵包圍了武莊,武莊眾人聞訊,便將婦孺藏了起來,年輕力壯者奮死抵抗,奈何清兵人多勢眾,一路勢如破竹就在一群清兵在老宅圍殺婦孺之際,突然一顆清兵人頭飛來,原來是辛龍子殺到,只見其手持兩柄短劍,雙劍在眾清兵的長矛之下,耍得遊刃有餘,爍爍生輝,出手速度之快,電光火石之間,就將圍過來的一群清兵全部解決,好不風光。
清兵將領氣急,派出弓箭手射殺辛龍子。剛搭上箭,背後就傳來了一陣廝殺之聲。原來是一名男子手持長劍殺到,長劍時而分開,化作一長一短兩把劍,攻守合一,時而合成一把長劍,所過之處,無往不利,來人正是手持日月劍的穆郎。
清軍將領見機不妙,拿著血滴子就框住了劉鬱芳的脖頸,準備臨死前也要帶走一人,卻不知一截細長的劍尖已經透過木樁貫穿了他的胸口,隨後長劍橫穿木樁而過,再次落下時,已將劉鬱芳脖頸上的血滴子一分二,鋒利程度可見一斑,而劉鬱芳此時也被來人的劍光給震傻在那,這人便是手持由龍劍,晦明大師的大弟子楚昭南。七劍的及時到來,成功的挽救了武莊婦孺的生命。
劉鬱芳卻在此時對武功高強的楚昭南心生好感,此戰過後,七劍信心倍增,找到風火連城正式宣戰。就在傅青主帶著陳志邦、武元英與風火連城談判之際,其他幾人乘機闖進了風火連城的軍營,燒了糧倉,放走了俘虜,風火連城的十二門將再次折損幾人。
次日,風火連城帶兵攻打武莊,卻發現七劍早已帶著婦孺和輜重連夜逃離。風火連城便尋著耳目留下的痕跡在後緊追不捨。七劍此時也發現了隊伍裡的奸細,決定將計就計揪出內奸。傅青主帶領眾人藏進了山洞之中,封住所有出口,希望藉此尋出內奸。而風火連城為徹底解決七劍,尋到王爺索要火炮,欲炮轟七劍。
夜間,楚昭南得知了風火連城藏寶之地,便連夜前去奪寶,結果中了風火連城的埋伏,楚昭南被俘,由龍劍被風火連城所得。七劍得知消息後,決定下山救人,誰知七劍前腳剛走,內奸就開始行兇,一幹天地會人等死傷殆盡,而另一邊,風火連城準備將楚昭南五馬分屍,幸虧傅青主等人及時趕到阻止了行刑,但風火連城卻要求六人解下佩劍,才肯作罷。就在武元英卸劍之時,突然借著天瀑劍的靈巧發起反攻,眾人見機紛紛拾劍反擊,一場混戰開始,楚昭南成功被救。
楊雲驄則帶著青幹劍與手持由龍劍的風火連城打鬥了起來,二人你來我往,劍聲嘶鳴,沒有任何華麗的劍招,大開大合之間卻盡顯神劍之威。楚昭南趕到,楊雲驄便將青幹劍拋給了他,一場激烈的搏鬥再次開始,殊不知,厚重的青幹劍正是由龍劍的剋星,幾十個回合之後,風火連城被楚昭南擊殺。眾人回到山洞,才得知內奸已被一群孩子和劉鬱芳合力殺死。七劍發現,若想中止這場廝殺,只有找到皇帝,說服他解除禁武令。夕陽西下,七劍留下了一眾婦孺,奔著皇城而去。
《七劍》是改編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而來,是導演徐克,武俠夢的最後倔強!影片片長2小時33分,總投資1億4千萬,耗時三年拍攝,拍攝地大多是一些氣溫嚴寒,環境惡劣之地。拍攝完成後,還請了許多國外的大師進行了剪輯和特效製作。初剪完成,影片時長長達4個小時,最後為了不影響票房,又刪減了120分鐘,可以說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大投入,大製作。也充滿了徐克對於浪漫主義武俠的精益就請,但是最終卻因為徐克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導致劇情散亂,缺乏主題,造成了整體敘事的疲軟,捨本逐末。
最終,這部本來噱頭十足的武俠片鎩羽而歸。徐克也為此不得不拋棄現實主義武俠電影,投身商業化的玄幻武俠電影之中。但就影片本身來看,《七劍》卻是一部難得一見的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