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抱抱》看電影演員陣容就足夠吸引眼球。
沈騰、馬麗、喬杉、常遠、艾倫、田雨,想到他們自動會帶入他們演繹的經典角色。
夏洛、馬冬梅、王啟年等,他們就是搞笑擔當。
都少人和阿簿一樣,衝著沈騰、馬麗,就購票了。
暫且不說《夏洛特煩惱》,艾倫馬麗主演的《羞羞的鐵拳》,當初阿簿連著看了3場,依然笑到肚痛。
這就導致,不管他們拍啥,阿簿都會買單。
不可否認,電影,是有笑點的,但從女主出場,第一曲歌曲表演開始,我就覺得難受了。
我的直觀感受是,把觀眾當S子。
這裡只說角色,不評價演員個人,一部片子的成敗,演員演技只是一部分,編劇、導演都有責任。
那阿簿就來盤一盤,阿簿眼裡,這部電影幾處敗筆,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如有不適,可不看。
1、決賽曲目,只感動自己,尷尬
第3場決賽歌曲,按照慣例,該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也是最經典的橋段。
《動物好聲音》這部動漫,都比你們精彩啊。
《外公芳齡38》陳妍希的表演,可圈可點。
鮑抱、宋溫暖一人穿一身白衣、白裙,唱歌彈琴就算了,鮑抱與自己的童年和解了,觀眾能看到啥,觀眾只能看到尷尬。
不僅我們觀影的覺得尬,影片裡的觀眾也覺得尬。
參賽節目,你煽情就算了,角色所代表的人物實力在哪裡?
而影片裡觀眾被感動的,潸然淚下,無法感同身受。
2、鮑抱誤入比賽現場被拍視頻,居然沒人討厭他
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鮑抱誤打誤撞被迫參與了歌唱比賽,被誤會成了參賽搭檔我也忍了,彈幕裡沒有一聲質疑他的,全是誇讚之聲,太假。
別的不說,就那齊劉海,看起來和討喜也沾不上邊吧。
再說女主宋溫暖的原創參賽歌曲,簡直一言難盡,我只想快進。
若是放在現實中選秀節目裡,怕是進不了100強。
可她的人設,可是創作才女,她寫的歌親手捧紅了渣男王為仁。
鮑抱被撞車、被搶證件不該播110嗎?
雖然是喜劇,無法苟同這樣的邏輯。
若是現實中真遇到這樣的情況,你品、你細品。
3、療養院裡的三個配角,可有可無
都說好花還需綠葉襯,男主鮑抱已經有王為仁來襯了,那療養院裡的三個患者,對劇情推進有什麼作用?
倒退著看,擔心受怕的女記者,為了男女主的表演順利播出,跳下樓嗎?
多動症的某模特,看表演看好了多動症?
資深李逵迷,又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為了和女記者湊一對?
強行加戲,並不好笑。
4、宋溫暖樓下,足療店老闆,麗姐一角,與劇情無關
都說好看的故事,沒有一個配角是多餘的,這裡馬麗所飾演的洗腳老闆娘麗姐,她是宋溫暖的鄰居。
馬麗笑點十足,但角色對於故事而言有什麼作用?
沒瞧出來。
鮑抱第一次來宋溫暖家,誤入麗姐家,麗姐瞧上鮑抱了,還是後面潑鮑抱洗腳水,把他潔癖治好了。
太過牽強。
從開始到影片結束,馬麗一角給我的感覺就是,為了搞笑湊數的。
從影片的花絮來看,就給了阿簿誤導,以為沈騰和馬麗是僅次於主角的配角,事實上連工具人都算不上。
畢竟一提到開心麻花,立刻就能想到他倆。
最後,阿簿想說。
強迫症沒那麼可怕,只要不影響生活,鮑抱與宋溫暖身上槽點還有很多。
把心理醫生逼瘋、不經允許就動別人東西、口紅都要切成一樣齊、有潔癖還敢下館子,他是有病,但影片看完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什麼病,談場戀愛就能治病。
大多數普通人,不缺宋溫暖,缺的是懂你的人,知己、好友、愛人。
或許影片更想傳達的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童年不幸福、需要一生來治癒。
鮑抱他童年,只想要他的父母抱抱他,卻因為自己導致父親被車禍,母親在療養院抑鬱而終。
這是他一生的遺憾,導致他嚴重的強迫症。
而在鮑抱遇到宋溫暖後,誤打誤撞被治癒,他好了。
可能不能別把觀眾當S子,一部電影,精彩與否,我們自己會判斷,豆瓣評分5.6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