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近日,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未來晶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在《自然》在線發表了研究論文,報導了基於憶阻器陣列晶片卷積網絡的完整硬體實現。
該成果所研發的首款基於多個憶阻器陣列的存算一體系統,在處理卷積神經網絡(CNN)時的能效比圖形處理器晶片(GPU)高兩個數量級,大幅提升了計算設備的算力,成功實現以更小的功耗和更低的硬體成本完成複雜的計算。
基於憶阻器陣列可以實現基於物理定律(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的並行計算,同時實現存儲與計算一體化,突破傳統架構對算力的限制。
阿里達摩院在2020年1月發布了《2020十大科技趨勢》報告,其中第二大趨勢即為「計算存儲一體化突破AI算力瓶頸」。 報告指出:「數據存儲單元和計算單元融合為一體,能顯著減少數據搬運,極大提高計算並行度和能效。計算存儲一體化在硬體架構方面的革新,將突破AI算力瓶頸」。
清華大學報導指出,當前國際上的相關研究還停留在簡單網絡結構的驗證,或者基於少量器件數據進行的仿真,基於憶阻器陣列的完整硬體實現仍然有很多挑戰。
錢鶴、吳華強教授團隊通過優化材料和器件結構,成功製備出了高性能的憶阻器陣列。為解決器件非理想特性造成的系統識別準確率下降問題,提出一種新型的混合訓練算法,僅需用較少的圖像樣本訓練神經網絡,並通過微調最後一層網絡的部分權重,使存算一體架構在手寫數字集上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6.19%,與軟體的識別準確率相當。(校對/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