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0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面對挑戰
你是會低頭屈服
還是迎難而上
今天小科要為你帶來的
原創視頻《破繭》
是校團委策劃創作的
講好華中大故事系列作品
故事背後
源自一個「挑戰杯」全國一等獎
獲獎團隊的真實經歷
為什麼是他們?
看完你就知道啦��
華中大微電影《破繭》
指導老師 陶然 王歡歡
編劇 劉詩琪 任君暉 馬郢雪
製片 林楨棟 龍志
執行製片 靳曉博 湯靜怡
導演 劉詩琪
答辯現場
袁晨額頭冒汗
說話結結巴巴
評委突然打斷
「為什麼你們的信號存在相互幹擾?」
袁晨一時語塞
評委擺了擺手說道
「下一組。」
袁晨垂頭喪氣地回到實驗室工位
指導老師黃老師這時走進來
鼓勵大家
「科學研究講究精益求精、嚴謹求實,
但是也難免出現一些問題和失誤。
只要大家一起努力,
就一定能解決這個小問題。」
來到實驗室樓下
袁晨拿出貓糧餵貓
突然見到之前大賽的主持人同學
女同學上前說道
自己覺得這個項目非常棒
也想加入袁晨的項目組
並和他互留了聯繫方式
女同學經過指導老師批准
順利加入了實驗室
她順手拿起一瓶「化妝品」
問到這是什麼
袁晨解釋說
這是一種新型電工材料導電膏
並演示了貼電子皮膚的過程
日子一天天過去
團隊仔細調試實驗設備
但是之前遺留的信號幹擾問題
仍然沒有解決
疲憊和苦惱之中
袁晨突然收到女同學的消息
「今天我去做心電圖檢查,
看到醫院的導電膏和你們的很像。
但醫院在每個電極都會分開塗抹,
一起塗會不會更省事?」
袁晨突然想到了什麼
他拿起導電膏仔細觀摩,若有所思
重新開始了推演
第二天早晨
組員們推開實驗室大門
看到袁晨正在專心做實驗
但通道間的相互幹擾卻消失了
袁晨高興地解釋
他發現小組常用的導電膏
會造成輕微的橫嚮導通
更換噴膠後
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國賽答辯現場
袁晨即將代表團隊上場
他收起講稿
看著一旁的老師和組員們
比了一個加油的手勢
昂首闊步
滿懷信心地向舞臺走去
......
下面,小科要揭曉這個真實故事啦
2019年11月12日
在十六屆「挑戰杯」
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
我校「ChinaMaker」團隊的
《分布式肌電採集柔性電子皮膚》作品
獲全國一等獎
這部短片
正是改編自他們的故事
本次比賽中
華中大共獲得一等獎5項、三等獎1項
以學校歷史最高分捧得「優勝杯」
2020年11月28日
在十二屆「挑戰杯」
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
華中大榮獲4金3銀1銅
以金獎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三
總分全國第五
捧得大賽「優勝杯」
挑戰科創夢
青春報國志
華中大青年學子的精彩故事
仍在繼續
華中科技大學(ihuster)
來源 / 校團委
原標題:《迎接挑戰,破繭成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