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釣友問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在野釣中穿蚯蚓的時候將魚鉤露出,會不會影響魚口呢?魚兒看見魚鉤後會害怕從而影響上鉤率嗎?
它讓我想起了自己剛學釣魚的時候的情景,小時候用蚯蚓釣魚,一般分三步:1,拍死蚯蚓;2,用手指掐成幾段;3,裝鉤的時候把魚鉤埋得嚴嚴實實,決不會露出魚鉤的尖頭。但經過多年作釣和對比才發現,實際上這三步全是錯的!
一是蚯蚓不能拍死,這樣就失去了活力,蚯蚓在水下不斷扭動,掙扎才能更好地誘魚。
二是蚯蚓最好不要掐斷,掐斷和拍死沒有區別,有人會怕小魚鬧窩,即使掐斷小魚也沒用。
暴露鉤尖是否影響魚口?不會的,我們還是舉一些例子吧。
大家都知道路亞吧,路亞釣法連魚餌都是假的,只是用手法使魚餌做出各種動作,讓魚誤以為是真的,但是路亞的魚餌鉤基本是赤裸的哦。
只有一些軟蟲方法是為了更好地跨越障礙物而隱藏魚鉤(包括雷蛙),但總的來說,大多數魚鉤都是露在外面的,也能釣到魚。
也許有人會說,路亞釣的都是食肉魚類,這種魚都很兇猛,而那些雜食性的魚比較膽小,那麼好,釣草魚、鯉魚的時候我們就會掛玉米,掛玉米的鉤尖一定要露出來,否則會影響刺魚的效果。
假如說掛玉米還有人想不明白,那掛皮筋顆粒時怎麼辦?粒粒很硬,鉤尖總沒地方藏吧,這樣蚯蚓露出來也沒問題。
大師們穿蚯蚓時,會有意將魚鉤的尖端露出。還記得有一期專門講野釣蚯蚓的掛法,明確指出蚯蚓要整條掛起來,露出鉤尖,當然現場演示時也上了不少魚。
魚在吃餌的時候,一定會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當看到蚯蚓,進行吞食時,魚鉤就會順帶進去,當感到有異物要吐出來時,露出的魚鉤的尖端再一次貼在嘴唇上。
當然不是說魚鉤不露出來就釣不到魚,魚吃魚餌肯定會產生信號,我們抓住時機提竿,他就不會跑。
如果魚兒有了鉤尖影響魚食,歡迎更多的釣友一起來討論。
祝願大家大鯽大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