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又名鳳尾魚、彩虹魚、百萬魚,花鏘科,原產委內瑞拉、蓋亞那、西印度群島等地。孔雀魚進入水族界有百年歷史,因體色豔麗、尾鰭誇張而深受人們喜愛。又因其遊動起來,美麗的花尾巴猶如孔雀開屏,故名孔雀魚。孔雀魚是一種吉祥魚,因品種不同,價格有高有低,從幾角到幾元、幾十元、百元至上幹元不等,好品種孔雀魚市場價格高,產品供不應求。
孔雀魚屬小型觀賞魚,體形修長,有著極為美麗的花尾巴。雄魚體長4釐米左右,尾部長佔全長的23左右;雌魚體長5~6釐米,尾長佔全長的1/3左右。雄魚滿身閃爍金屬光澤,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基色調有淡紅、淡綠、淡黃、淡紫、紅、黑和孔藍等;尾鰭上的花色圖形,妙不可言,有1~3行排列整齊、大小一致的黑色圓斑點或是一個彩色大圓斑,狀似孔雀尾翎上的圓斑。
隨著雜交選擇,萬千變化,如花似錦的各種孔雀魚,有的滿身銀點閃爍,有的斑紋發光如蛇皮,有的尾鰭紅如火炬,有的一身淡紫,有的半身紅一色、黑一色,也有的分段為綠色、紅色、黑色。尾鰭形狀多達13~16種,有圓尾、三角尾、旗尾、火炬尾、琴尾、齒尾、燕尾、上劍尾下劍尾、群尾等。雌魚體色較雄魚單調遜色,各鰭一般,但尾鰭呈鮮豔的藍色、黃色、淡綠色、淡藍色,散布著大小不等的黑斑點,由於體色和別的鰭不顯著,突出了尾鰭,遊動時似許多小扇在扇動。
孔雀魚分類方式有很多種,目前大家一致認同的為依形態、花樣分類。其他分類還有以體色分類,以身體花樣分類,以尾鰭的形狀分類,以尾鰭的顏色分類。還有一種分類法將孔雀魚分為野生孔雀魚、國外進口孔雀魚、國嚴孔雀魚這裡主要個紹依形態、花樣分類。蛇王,本類魚身體的紋路從頭至尾猶如「蛇皮」。體表色澤呈現藍、綠等有金質感的色澤,蛇王的體側會呈現銀、金或白金光澤,且在身體及各鰭會覆蓋著蛇皮般的紋路,有的粗,也有的細。
劍尾類魚最大的特徵是其尾鰭如劍般伸出,且色條均勻地往邊緣鰭條分布。劍尾品系的標準是劍尾未端尖銳,體色紋理呈自然表現狀。單色,本類魚魚體全身或腰身呈現同一顏色,如紅、綠、緊、黑、黃到象牙白色都有,魚體色澤藍千乾淨,無雜色出現,有」維「票的感覺。種類有紅單色、年色、黃甲色、果單色綠單色等金屬本類魚身體的前半段呈現出特殊的金屬藍有人稱它為「倒禮服」。
白金,本類魚有金色、銀色或白金色澤,到處都覆蓋著的是極品。白金和金屬易混淆,白金是身體肖部呈白金色,金屬是身體前半部泛著金屬光澤。種類有草尾白金、禮服白金、劍尾白金、馬賽克白金、單色白金等豹紋,本類魚尾鰭為黃底色,身體與尾鰭相交處有流水紋。
孔雀魚的欣賞標準:身體要短,腰身要細。體高應為體長的14,尾巴與身體的比例為1:1,且越大越好。尾鰭要大,且與身體比例協調,最好呈三角形,開幅角度9度以上。背鰭要呈菱形且大,色澤、紋路要表現品種特徵,與尾鰭相同更好。各鰭條沒有殘缺。色彩要鮮明清晰。花紋要表現出品種特徵。遊動時活潑有力。
孔雀魚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能耐受較髒水質。喜微性水質,一般pH值在7~8的水體都可養殖。保持水體有足夠的溶氧,一般在6毫克/升左右。適宜水溼為20~30℃,能耐受16℃的低溫,最適生長水溫為22-26℃。孔雀魚為雜食性,食性很廣,浮遊生物、人工恆料都能攝良。但不能因此而在飼養中眼養太差,以免影啊響生長和光澤。
卵胎生,繁殖能力很強,故有百萬魚之稱。4~5月齡每個月或隔月繁殖一次。雄魚非常好看,盡全力展開闊而長的尾鰭,用五彩斑斕的色彩來吸引異性,雌魚產子的遺傳性狀受首次交配雄魚影響。雌魚一次產仔數量因雌魚大小而異,少的十幾尾,多的達百多尾。仔魚容易成活,親魚大多有食仔習性。孔雀魚性情溫和而活潑,喜在水的中上層遊動覓食。孔雀魚壽命很短,一般只有兩到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