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2日,美國德克薩斯州氣溫達到38攝氏度,人口最多的城市達拉斯氣溫則超過101華氏度(38.3℃)。在「三位數」氣溫的「燻烤」之下,德州的用電量也創造了歷史紀錄。
電價暴漲,網友稱開空調要破產
由於電力儲備不足,用電短缺現象嚴重。當地時間12日,德州電網的電價一度達到6537.45美元/兆瓦時,比平常暴漲!這個價格如果換算成人民幣,約等於每度電46.2元!
而最新的電力價格顯示,當地時間13日德州電價在短期內暴增至接近9000美元/兆瓦時,相當於63元1度電。
12日德州電價
13日德州電價
難怪有國外網友調侃說:「如果開著空調幾小時不關,我都可以破產了。」
有人還表示,他的推特時間線上充滿了各種好友轉發的關於電力價格的實時信息。
然而就在中國德州,兩隻扒雞的價格,差不多才是美國德州最高電價
據了解,美國該州的電力需求在本周一達到創紀錄的水平,主要是因為消費者開始在家中大量使用空調,用以對抗無處不在的熱浪。
當地時間8月12日,達拉斯氣溫達到37.3℃。熱浪和溼度的結合,將使達拉斯的體感溫度接近41.7℃,而在休斯頓體感溫度甚至會更高。
據ERCOT官方帳號顯示,當地時間12日下午4-5點間,電網需求達到7453.1萬千瓦,創下歷史紀錄。該電網之前的歷史最高需求紀錄為2018年9月創下的7347.3萬千瓦。
電力儲備不足總需求的3%
當地媒體休斯頓記事報評論認為,這場前所未有的價格飆漲凸顯了德克薩斯州電力市場的巨大波動性。
因為利潤空間受到廉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的擠壓,德州當地的燃煤電廠陸續被關閉。幾個月來,德克薩斯州的電網運營商一直警告說,隨著傳統煤電工廠的減少和電力需求的不斷增加,使得德州的電力供應和儲備量減少。
儘管大部分德州電網已經轉換為更便宜和更清潔的電力來源,如天然氣、太陽能和風能等,但事實證明清潔能源有時候並不像傳統煤電那樣「可靠」。
比如德州目前有超過25%的電力來源於風電,但8月份風量很小的天氣,使得德州的風電產能大大下降。
氣象學家伊薩克在一份報告中說:「未來近期整體天氣模式幾乎沒有變化,因此乾燥炎熱和普遍晴朗的天氣還將佔上風。」這意味著風電很難在隨後的幾個星期內迅速提高產能。
預警說,雖然2019年夏天的計劃發電超過7800萬千瓦,但很低的儲備水平可能會迫使其發出催促客戶節約能源的警報。據外媒報導,在美國當地時間的周二下午,該地區僅有212.1萬千瓦的電力儲備,不到總需求的3%。從上圖可以看到,8月16日之後,代表預計需求量的綠色虛線將超過橙色部分(發電能力+儲備),意味著德州可能出現電力短缺。
ERCOT表示,因為有幾臺發電機將要退役,2019年夏季的規劃儲備邊際為7.4%,處於歷史低位。儲備邊際是指可用總發電量與預測峰值需求之間的差異,差異表示為峰值需求的百分比。
在嚴峻的電力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休斯敦公用事業公司Reliant Energy在11日晚間發出警報,要求客戶在12日和13日的下午2點到6點之間儘量減少用電量。
該公司建議,客戶可將空調設置到更高的溫度,並且在尖峰時段內不使用洗衣機、乾衣機和電動烤箱等大型設備,以避免防滾動停電和電壓不足的情況。
我國居民電價處於較低水平
和美國德州令人咂舌的高電價不同,我國的電價特別是居民用電價格在全球處於較低水平,且多年保持穩定。
今年6月26日,有網友在微博留言問:「電費能降到國外的水平嗎?」
對此,國資委官方微博「國資小新」曾列舉數據顯示,與全球主要國家相比,中國的工業電價處於中下水平,而居民電價處於很低的水平。
根據2016年的數據排名,中國的居民電價平均只有8.4美分/千瓦時,美國平均水平則為12.5美分/千瓦時。而德州的這次極端情況下,電價飆升更是驚人!
2019年3月13日,中國政府網發表文章《電價降下來,企業得實惠》。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落實情況顯示,2018年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10%任務目標超額完成,全國平均每千瓦時降低8分錢以上,降幅超過10%。文章還介紹,2016年以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和推動出臺降價清費措施,各項降價措施累計每年降低用戶電費負擔約2217億元。
中國低電價離不開千千萬萬電力建設者
一百多年前,1882年7月26日,上海第一臺12千瓦機組發電,外灘6.4公裡的大道上,15盞電弧燈點亮了。至此,中國電力誕生。電力文明的星星之火,開始在這片飽經滄桑的華夏大地上次第燃起。
然而,那段時期經歷的波折與苦難太多,影響了中國電力發展的速度——截至1949年底,中國電力工業走過了67個春秋,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只有184.86萬千瓦,全年發電量43.1億千瓦時,分別排在世界第21位和25位。
1949年全年實際用電量34.6億千瓦時,僅相當於2018年上半年青島一個新區的工業用電量。人均年用電量7.94千瓦時,相當於現在立櫃式空調開4個小時的用電量。
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建設,2018年,達到71117.7億千瓦時,增長1652.9倍,年均增長11.3%,總量超過全球發電量(26614.8太瓦時)的四分之一。
我們要慶幸和感謝
在偏遠的山區、險峻的山林裡,
那些曾經建設的超級水利工程。
在人跡罕至的遠方,
一寸寸太陽能板鋪築成的能源海洋。
砥礪創新,不斷超越自我的電力科技研發。
在任何時刻,不懼艱險搶電保通的電力工人。
無數電力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無數科研工作者的刻苦鑽研
才是中國電力不竭的原因
來源:國資小新、電網頭條
新媒體編輯:徐錚
中國網財經官方微信(ID:zgwcj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