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皆有度。儒學講究中庸,老子主張順其自然,佛學談心理平衡,達爾文講「適者生存」,馬克思提辯證唯物主義,中外賢智對度都有獨到見解。作為新時期黨員幹部,如何才能遵循人生規律應對生命中各個階段的挑戰,始終保持思想和行動的先進性,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個人認為,應把握好六個維度:
思想要有高度。思想有多遠,人就能走多遠。時下,幹部概括言之有三種類型:一種眼光敏銳,開展工作有張有度、遊刃有餘,縱橫捭闔型;第二種勤勤懇懇,夜以繼日,勤能補拙型;第三種見事遲、反應慢,遇到問題手足無措,麻木不仁型。顯而易見,人人嚮往達到第一種境界,力求避免第三種情形,而現實是多數人屬於第二種類型。要想達到第一種境界,就必須注重培養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和辯證思維。戰略思維就是要著眼全局和長遠,系統思維就是要做到整體分析、系統定位,辯證思維就是要注重事物的發展變化、相互聯繫。每名黨員幹部都應樹立做一番事業的理想,不局限於簡單地做事情,努力把自己做的事情和整個事業聯繫起來,弘揚爭先意識,幹出一流業績,這樣才能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
為人要有深度。真正有魅力的人,對外展露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成長的根基在於自己的內涵修養和人格養成。堅持不懈地學習、實踐、反思,總會迎來厚積薄發的機遇。人們常說做事情要有代價,如成本性代價、負效應代價、選擇性代價和風險性代價。實際工作中要隨時準備付出各種代價,減少不必要的,付起應該付的。二戰時期,美軍選擇飛機降落傘生產商時,廠家承諾降落傘合格率最高為99.9%,但軍方以每1000名空降兵會有一人因降落傘質量問題喪命為由,要求合格率必須達到100%,生產商明確表示絕無可能。軍方想了個辦法,要求在抽樣檢驗時讓生產商的負責人從飛機跳下親身檢驗產品,結果奇蹟發生了,更換檢驗方式之後抽檢的產品全部合格。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把一件事情作為決定成敗的關鍵點來對待,高度負責,深鑽細研,就可能精益求精、創造奇蹟。因此,每個人都要沉下心來,努力汲取各方面的營養,踏踏實實完成好承擔的每項工作任務,為自身成長和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胸襟要有寬度。鄧小平說幹部要努力做到思路寬、眼界寬、胸襟寬。如果一個人聽不進不同意見,固執己見,甚至自覺高人一等,那麼必然會降低群眾威信,也很難做成什麼大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善於從不同意見中選擇出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俗話說「將軍頭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要學會團結不同意見的人一起共事,做到容人、容事。會團結是大本事,幹一件具體事情,一個人可能完成,做一項事業,則必須依靠團隊的力量,比如「神州十號」飛船的成功發射就凝聚了成千上萬人的力量。具體工作中,要減少不良情緒,不自滿,不保守,不妒忌,不計較,見賢思齊,虛心學習。如果總是用自己的優點來對比別人的缺點,那麼一個人就難以取得進步。
人生要有長度。判斷人生長度的標準,不僅要看時間長短,更要看在這段時間裡前進的距離。人生需要理想,追求會為我們提供動力。企業家馮侖說理想就是三件事:一是沒事找事,要有做事的雄心;二是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維護好他人利益;三是自己的事不當事,關鍵時刻勇於犧牲自身利益。我們要堅信奮鬥和努力能夠改變人生,這也是人最重要的精神之一。一個人也許沒有高的起點,沒有很好的運氣,不能平步青雲,但通過奮鬥一定能創造一些成就,實現自己的精彩。
行為要有尺度。欲望可有不可濫,必須自我約束,不被欲望所束縛。釋宗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五陰熾盛、求不得。求不得往往令人最痛苦,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欲求,特別是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欲求。要丟掉凡事好走捷徑、愛佔小便宜、浪費公共資源等壞習慣,學會珍惜和感恩,做到惜福、習勞、持戒、自尊。要堅守做人底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經常用社會道德、國家法律約束自己行為,並時刻保持良好的心態,知足常樂,不浮躁、不攀比、不抱僥倖心理,選擇簡單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積極、溫馨、和諧的人際氛圍。
待人要有溫度。為人處世方面,有兩條法則值得遵循: 「黃金法則」和「白金法則」。前者指「你想人家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後者指「別人希望你怎樣對待他們,你就怎樣對待他們。」古語亦有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待人接物交的是心,換的是情,以心交心,以情換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要充分尊重對方的需要,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坦誠相見,寬以待人。始終保持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藹可親,與人為善,努力營造輕鬆、舒暢的氣氛,並以此感染、帶動周圍人,在彼此的交流互動中增進感情,促進團結,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