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語文同步練習

2021-01-21 錦衣夜行看中學試題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4課古代詩歌四首語文同步練習

一、積累與運用

1. 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和漢字的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 東臨碣石(jie) 水何淡淡

B. 山島竦峙(shi) 左遷龍標

C. 秋風蕭瑟(se) 夕陽西下

D. 子規啼(ti) 枯籐老樹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字音、字形的掌握情況,對漢字字形的正確書寫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A項應為"水何澹澹";B項應為山島竦峙(zhi);D項應為"枯藤老樹"。故選C。

2. 下列加點的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A. 歌以詠志(用)風正一帆懸(掛)

B. 鄉書何處達(送到)老樹昏鴉(傍晚)

C. 星漢燦爛(星星)海日生殘夜(升起來)

D. 次北固山下(停宿)古道西風(秋風)

【答案】C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實詞的理解。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後再解釋詞語,並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並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C項的詞語解釋有誤,"星漢燦爛"中"星漢"的意思應該是"銀河"。

3. 下列詩句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B.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C. 楊花落盡/子規/啼

D. 枯藤/老樹/昏鴉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朗讀節奏的掌握能力。朗讀節奏的劃分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境來分析,要考慮到意義上是否恰當,有沒有把意義劃"破"。總之,要靈活掌握,具體分析。C項的停頓不準確,應該為:楊花落盡/子規啼,這是由兩個主謂短語組成的並列關係的一句詩。

4. 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觀滄海》是曹操寫的一首樂府詩。作者採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觀海望天,氣勢恢宏,表達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蘊萬物的寬廣胸懷和統一中原的偉大抱負。

B.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開頭便選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徵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託出一種哀傷的氣氛。

C. 《次北固山下》這首詩雖然通篇寫景,但是懷鄉之情卻貫串始終。

D.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中的六種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麗的秋景襯託著"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的描寫,更加突出了秋天風和日麗的景色和作者急欲歸家的歡快的心情。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描繪詩中展現的畫面和對作者情感的把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當然還要注意聯繫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個人遭遇。D項有誤,"突出了秋天風和日麗的景色""歡快的心情"的表述錯誤,這首曲抒發了天涯漂泊遊子的惆悵悽苦及思鄉之情。

5. 根據要求默寫。

(1)《觀滄海》中展現海島勃勃生機的詩句是:,;展現大海的壯麗景象和詩人博大胸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顥在《黃鶴樓》中寫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而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也有兩句與此意境相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詩中即景抒情又蘊含自然理趣的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描寫漲潮時水面寬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表達鄉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借明月以抒發思念家鄉、懷念朋友的感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日月之行 (2). 若出其中 (3). 星漢燦爛 (4). 若出其裡 (5). (2)夕陽西下 (6). 斷腸人在天涯 (7). (3)海日生殘夜 (8). 江春入舊年 (9). 潮平兩岸闊 (10). 風正一帆懸 (11). 鄉書何處達 (12). 歸雁洛陽邊 (13). (4)我寄愁心與明月 (14). 隨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此類題屬於基礎題,也是多地中考語文必考題。古詩文默寫題不論分幾種類型,都是以記憶、積累為根本的,然後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賞析。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歌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合適的詩句,三是答題時不能寫錯別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抒發了詩人的遠大抱負;"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揭示了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6. (2016·內蒙古呼和浩特)金秋十月,學校開展"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請你參加並完成下列任務。

活動一:承習俗

(1)古代詩歌中,"月"是常見的意象,下面與"月"有關的詩句中,哪兩句寫到了傳統節日?(______)

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B.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D.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2)同學們收集了一些唐代詩人在傳統節日記事抒懷的作品,《九日齊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請你認真閱讀,回答問題。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你注意到這首詩中描寫的節日習俗了嗎?請寫出你學過的同樣描寫這個節日習俗的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二:學對聯

(3)對聯的基本要求:

①必須是兩句,而且這兩句字數一樣多。

②頭一句與第二句所用短語的結構與詞性應當相同或相似,即是說必須形成對偶的修辭格。如: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這兩句就可以稱作對聯:"國家富強"是主謂短語,"人民幸福"也是主謂短語;"國家"與"人民"都是名詞,"富強"與"幸福"都是形容詞。

③兩句的內容必須有必然的聯繫,如果內容沒有聯繫,即使符合前兩點要求,也不能叫做對聯。

④上聯最後一個字應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應為平聲。

請根據對聯要求,解答下面的問題。

你認為下面三個選項中,哪一個選項的內容不可以作為對聯,請具體說出兩個理由。

A.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B.百花迎春滿地香,幸福臨門多喜氣。

C.東風化雨山山翠,政策歸心處處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C (2). (2)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 (3)B項兩句中,"滿地香"與"多喜氣"不構成對偶(或短語結構與詞性不同)。上聯最後一個字應為仄聲,而"香"是平聲;下聯最後一個字應為平聲,而"氣"是仄聲。故B項不可以作為對聯。

【解析】這是一道綜合性學習試題。(1)此題考查了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學習古詩不僅要了解作者、寫作背景,還要對詩歌內容、抒發的感情都非常熟悉。此題C項寫的是中秋節,所以應選:C。(2)此題不僅考查了學生對此詩的分析能力,還考查了對古詩的正確默寫。做此題首先要明確古詩描寫的季節,"江涵秋影雁初飛",有此句可斷定是秋季,秋季有中秋節和重陽節,而重陽節又叫做登高節,"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由此句便可斷定是重陽節,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有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3)做此題首先要根據材料熟悉對聯的基本要求,根據要求去判定哪項的內容不可以作為對聯。對聯必須構成對偶,詞性必須兩兩相對,而"滿地春"與"多喜氣"不符合這一要求;此外根據"上聯最後一個字應為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應為平聲",作出分析,"春"為平聲,"氣"為仄聲,所以也不符合要求。

二、閱讀

閱讀《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回答後面的問題。

更多內容關注中學試題,ID:

7. 詩人是通過哪些景物來表達離別傷感的愁緒的?

8. 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兩句詩中,詩人運用了擬人、想像、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個角度,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7. 楊花、子規、明月。

8. 示例:①運用擬人修辭,把明月當作使者,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

②運用奇特的想像,把無知無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讓明月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夜郎西。

③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明月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

【解析】

7. 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與掌握,詩人常借一些具體的意象來表情達意。本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像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表達了作者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

8. 體會詩歌的表達技巧能力,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賞析和領悟。鑑賞時要準確指出詩中運用的修辭方法(或表現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後結合詩句和具體詞語作分析,分析時要指出這種表達技巧表現了什麼內容,抒發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在最後兩句詩中,詩人把明月人格化,說是要明月把自己的思念與牽掛帶給朋友,生動形象的表現了作者對朋友的深情厚意。

點睛:本題考查了對詩歌語句的賞析能力。詩歌句子賞析需要我們在了解詩歌的結構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上作答,常見的答題格式:本句運用了什麼修辭或寫作方法,寫出來什麼內容,表達了什麼感情。可從手法、情感、語言等方面任選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

閱讀下面這首曲子,回答問題。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9. 對這首曲子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這是一首元曲,"天淨沙"是曲牌名,與內容沒有直接關係。

B. "夕陽西下"點明了特定時間,與首句的"昏"相呼應。

C. "小橋流水人家"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並不能成為使"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D. 這首曲子運用了景物烘託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的畫面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10. 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古道西風瘦馬"所展現的畫面。

【答案】9. C 10. 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獨行。解析: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作,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解析】

9. 試題分析:根據所學所讀,了解詩歌內容,抓住各項表述的要點,比較判斷。C錯,"小橋流水人家"呈現清雅、安適的景象,以樂景襯哀情,反襯作者羈旅之苦、思鄉之情,也是"斷腸人"心碎腸斷的觸發物。

【考點定位】鑑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0. 試題分析:根據所學所記,理解詩歌的意境,抓住""古道西風瘦馬"一句中每個字詞的含義,發揮想像,運用修辭手法,描述詩句中的場面,突出其景物特點。

【考點定位】鑑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望江南

中學試題,ID:

李煜

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滿城飛絮輥[注]輕塵。忙殺看花人!

【注】輥(gǔn):翻滾,滾動,轉動。

11. 詞中體現"芳春"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忙殺看花人"所表現的景象。

【答案】11. (1). 江面淥 (2). 飛絮

12. 南國正是春光明媚的時候,百花盛開,遊人如織,百花美麗動人,爭相鬥豔,使看花人目不暇接。一個"忙殺",則百花之美,看花人興致之高,人之多,場面之大,盡在其中。

【解析】這是一首詩詞賞析題目。(1)此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把握。該題切入角度小,但以對全詩的理解為基礎,且離不開景、情、境的分析。《望江南》這首詞描寫了南國的春光,從"江面綠""柳絮"的典型意象可以判斷出來。(2)此題考查學生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的能力。學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此題不能直譯詩句,要有適當的想像,語言要優美。本題作答時應該抓住"花"的特點和"遊人"的特點。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春寒①

梅堯臣

春晝自陰陰,雲容薄更深。

蝶寒方斂翅,花冷不開心。

亞樹青簾②動,依山片雨臨。

未嘗辜景物,多病不能尋。

【注】①這首詩寫於慶曆六年初春,當時作者支持的範仲淹革新政治活動處於低潮。②"亞"通"壓","青簾"指酒旗。

13. 欣賞頷聯中"不開心"的妙處。

14. 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答案】13. 示例:"不開心"三字一語雙關,一是寫出了花蕾因天冷無力舒展的形態,照應了題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發了作者悽苦、悲涼的心情。

14. 示例:壓掛在樹枝的酒旗隨風翻轉,依傍山丘的陰雲送來了陣雨,風雨交加,春寒料峭。

【解析】

13. 試題分析:理解詩歌中的問題,首先要閱讀全文,把握主要內容。本題根據"花冷不開心"語境,首先理解"不開心"是表現"春寒"中"花"的特點,再結合全文的情調,抓住"寒""冷"等詞,從表現詩人心情來理解。

考點:鑑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4. 試題分析:閱讀詩歌,了解內容,抓住詩句中的每個字詞,根據作者描寫景物的特點,發揮想像,從形、聲、色多角度來描摹畫面,突出詩中景物的畫面感。

考點:鑑賞詩歌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閱讀下面曲子,回答後面問題。

壽陽曲·遠浦歸帆

(元)馬致遠

夕陽下,酒旆[注]閒,兩三航未曾著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注】酒旆(pèi):酒旗,掛在酒店門前招徠顧客的幌子。

15. 全曲境界清淡閒遠,前三句中是近景,是遠景,近景遠景,相得益彰。

16. 這首曲子描繪了一幅什麼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案】15. 酒旆夕陽、兩三航

16. 漁人晚歸圖。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解析】

15.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題目的提示,抓住詩中關鍵詞來回答,這類題答案一般在詩內能找到。結合前三句的內容,要求學生觀察出作者的寫景角度,這裡近景與遠景相得益彰,"酒旆"是近景,"夕陽""兩三航"是描寫的遠景,層次分明,井然有序。

16. 本題考查學生把握詩歌內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時就要緊扣"情"或"景",仔細體味詩中的意象,藉助聯想和想像把握詩歌所抒發的情感。一般答題方法是抓住詩中主要景物再現畫面,從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這首詩描寫的是漁人晚歸圖和江南漁村的閒適生活,既寫出水村小鎮黃昏歸舟的美景,又寫出漁人勞作後的輕鬆及喜悅之情,表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三、寫作

17. 曹操東臨碣石觀滄海,留下氣勢磅礴的詩詞,毛澤東曾在《浪淘沙·北戴河》中提到"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請你也寫一段描繪大海的文字。200字左右。

中學試題,ID:

【答案】示例:早晨,海面很平靜,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升起,把整個大海照得紅彤彤的。白雲在藍藍的天空中飄動,海鷗貼近海面快樂地飛翔。海水譁譁地衝上岸邊,那麼美麗,那麼迷人!

下午,漲潮的時候,海面的景色可壯觀了。銀白的海浪一個緊接著一個向岸這邊奔來。開始,浪花像調皮的孩子一樣跳躍著。過了一會兒,一米來高的大浪一個推著一個奔騰而來。海浪撞擊在海邊的礁石上,迸出碎玉般的浪花。遊客們看了,情不自禁地發出一陣陣驚嘆聲!

【解析】這是一道小作文訓練題目,要求寫一段描寫大海的文字。此題要注意在描寫大海的景色時,可以從人的不同感官入手,表達出人們在欣賞大海景色時的內心感受。選取景物時要注意,除了對海水、海鷗等自然景色的描繪,還可以加入海邊人物的活動,這樣畫面才更美。即可以採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展示大海的魅力。

點睛:這篇小作文可以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來突出大海的形象。側面描寫,是指通過描寫所要描寫對象周圍的人事景物,來反映、襯託被描寫的主要對象。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能夠全方位展示景物的特點。

相關焦點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走月亮,朗讀、微課與課練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 走月亮 電子課文課文朗讀:第2課 走月亮視頻微課: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 走月亮>同步課練:第2課 走月亮練習一:一、看拼音,寫詞語。練習二:一、讀拼音,寫詞語。1.我qiān( )著妹妹的手,到河邊七撿é( )luǎn( )石。
  • 部編四下語文第17課《記金華的雙龍洞 》微課圖文講解+知識點習題
    部編四年級語文下冊 圖文微課講解目錄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部編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電子課本第一單元第1課《古詩詞三首》朗讀精講第2課《鄉下人家》朗讀精講第3課《天窗》朗讀+知識點圖文精講第4課《三月桃花水》朗讀+知識精講
  •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課內外閱讀練習題
    第4課 鄧小平爺爺植樹課文同步一個樹坑挖好了。鄧爺爺精心地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他站到幾步之外仔細看看,覺得不很直,連聲說:「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樹苗扶正。1.給文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用「\」划去文中括號裡不合適的詞語。3.選字組詞。
  • 第6課《比尾巴》一線老師說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這樣學很高效
    第6課《比尾巴》是部編版義務教科書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課文,這篇課文以兒歌的形式介紹了6種動物的尾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動物們的尾巴各有什麼特點吧!第6課《比尾巴》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01字詞梳理本課一共要學習會認的字11個,會寫的字4個,課文中還出現了幾個多音字
  • 七年級上冊地理:各單元精華知識+思維導圖,列印,每次95分+
    七年級上冊地理:各單元精華知識+思維導圖,列印,每次95分+地理是升入初一後新增的一門課程,在初中階段只學習兩年,在八年級下冊就會進行結業考試,儘管它不參加中考,但結業考試的成績依然要計入總分。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同學認為地理並不重要,對這門學科也不重要,甚至不少同學甚至在上地理課的時候直接複習其他的科目,這樣一來怎麼可能學好這門科目呢?其實,學習初中地理同學們千萬要擺正心態,尤其是在初一階段,重點以學科興趣的培養為主。而且這門學科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像平日出行所遇到的山川平原、江湖大海等,還有很多當地的人文風情,如果學好了地理,那麼接觸這些的時候豈不是更輕鬆了呢。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微課和同步練習(二)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課本內容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認識線段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按給定的長度畫線段視頻微課: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選用長度單位解決問題>(第一單元完)同步練習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1.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 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堂筆記,預習複習專用
    第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三年級語文這樣預習和複習效果更好第17課《古詩三首》三年級上冊古詩這樣預習和複習第16課《金色的草地》,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預習複習專用《語文園地四》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語文知識點+知識拓展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考試,全是100分,老師:即使題目簡單也不容易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考試,全是100分,老師:即使題目簡單也不容易。一年級小朋友在每個單元結束後都會有同步練習題和考試,雖然題目很簡單,但是要每次考100分,也是不容易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第六單元的同步考試試題。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課時,將要學習的是《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來提前預習一下本課的內容,這樣會提升老師上課時吸收知識的效率。因為1米等於100釐米。這些單位的換算我們在這個單元裡也會學到。除了課桌長度外,我們手掌的長度大約是13釐米;語文課本的長度大約是24釐米。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會讓學生用尺子親自量一下黑板的長度。但是有的學生會問,用什麼尺子量合適呢?用20釐米的尺子嗎?那太慢了。我們可以用米尺或者捲尺來量黑板的長度。
  • 統編版_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生字大全_9個同步生字 - 小孩子...
    1、崖(yá),11畫,上下結構,部首:山組詞:雲崖(yún yá) | 懸崖(xuán yá) | 懸崖絕壁(xuán yá jué bì) | 危崖(wēi yá) | 崖岸(yá àn) | 崖壁(yá bì) |
  •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生字拼音專項練習,附答案
    億受益 聯繫任何 改善  8、躲避震撼 喧嚷素潔 沾汙 炊煙 家雀  相關練習:  四年級上冊古詩文日積月累,都要背誦默寫!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1《觀潮》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2《走月亮》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3《現代詩二首》  一課一練:四年級上冊課文4《繁星》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基礎知識複習卷,附答案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生字拼音專項練習,附答案
  • 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單詞讀法、用法詳解——預備第1單元
    首先介紹一下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的3個預備單元,分別是: Starter Unit1 Good morning!Starter Unit2 What's this in English?前3個預備單元,基本上就是對小學英語知識的一個簡單回顧。今天小吧老師就來說說預備第1單元Starter Unit1 Good morning!的單詞讀法和用法詳解。
  • 五年級語文第五單元檢測題,老師:單元作文練習,複習說明方法
    本期整理分享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學習重點、測試題,供各位同學參考學習。文末有之前發出的其它試題,各位同學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練一練。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主題: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主要由《太陽》和《松鼠》兩篇文章組成。目的是讓各位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學習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種事物介紹清楚。本單元學習重點為:1.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第四單元: 4.2解一元一次方程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2-06-07 17:58:35
  •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知識點+同步練習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知識點+同步練習
  • 青島版三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克、千克、噸的認識》
    大家好,我們開始更新青島版的三年數學視頻了。
  •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生字組詞+課文背誦+看...
    為了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們鞏固每課的知識點,汪老師特整理了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生字組詞+課文背誦+看拼音寫詞語,建議各位家長領取電子列印版給孩子練習!
  •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同步練習
    精品課堂資源 第六章 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 1.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同步練習
  • 寒假預習: 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 圖文講解
    寒假預習: 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第4課】昆蟲備忘錄 圖文講解謝謝關注,請分享收藏!課文分析:本課是部編版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第四篇課文,包括4篇科普小短文。講的是四種昆蟲:蜻蜓、獨角仙、瓢蟲和螞蚱,揭示了它們各自的小秘密。語言生動、有趣,很詼諧。描述生動,特點突出,表現了童真童趣,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 【期末複習】二年級上冊期末詞語專項訓練(可下載)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複習資料整合◀到底要不要檢查孩子的回家作業?!◀和小豬佩奇學寫留言條◀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二年級語文上冊按課文內容填空(可列印)◀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看圖寫話範文精選◀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全冊單元習作◀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冊生字卡片(帶拼音、組詞、造句等)◀二年級常見關聯詞+造句總結歸納(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