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像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這些制表品牌的名字,都是來自創始人的名字,而「浪琴」卻很少見地用了工廠所在地的名字作為品牌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浪琴手錶的品牌故事吧!
1832年,浪琴創始人之一奧古斯特·阿加西(Auguste Agassiz)在瑞士索伊米亞開辦了一家類似組裝廠的工坊,主要是收集零件並組裝成手錶。到了1867年,由於阿加西生病,邀請他的侄子歐內斯特·法蘭西昂(Ernest Francillon)共同管理公司——另一位浪琴重要的創始人出現。其後,法蘭西昂開創性地將鐘錶製造與裝配的所有步驟集中到一個廠房內進行,在一個名叫「Les Longines」的地方購買了兩塊毗連的土地,並用地方名作為旗下品牌的名稱。
而它的中文音譯,就是我們現在口中的「浪琴」,以下是「浪琴」品牌logo的演變過程。
「浪琴」在當地方言裡是「狹長草地」的意思,浪琴表就此誕生,開始了在瑞士制表業的輝煌歷史。
隨著努力不懈地尋求技術上的突破以及不斷的創新,浪琴表在設計方面穩坐領導地位。精確美觀是浪琴給人的一貫感受,創立至今180多年來,浪琴表與佩戴者一同參與了無數次的世界知名運動會和探險活動,在歷史上寫下了燦爛的一頁。
1867年,浪琴第一枚陀表L20A投產,當時的鐘表全都是以人手上發條的(key - wound),浪琴就突破此框框,發明用齒輪推動上發條的腕錶L20A。歐內斯特弗蘭西昂把此新穎的陀錶帶到1867年舉辦的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並勇奪當屆的鐘表銅獎。從此以後,浪琴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並開始在出產的手錶上刻上「長著翅膀的沙漏」,品牌形象由此確立起來;
1880年,歐內斯特弗蘭西昂先生把這個如此特別的標誌及浪琴品牌註冊;1900年,憑著一枚18K金打造的陀表「LaRenommee」,在巴黎的世界博覽會首度贏得 「格蘭披治」大獎;
1960年,浪琴製造出全球最薄的電磁表;1969年又研製出全球首枚電子磁性石英表——Ultra-Quartz-超石英表;翌年,在瑞士聖莫裡茲舉行的世界速降滑雪比賽中,浪琴腕錶首次以數碼訊號發放器將時間以電子傳送的方式直接顯示於世界電視畫面上;
1972年,法國設計師Serger Manzon特別為浪琴設計了一系列純銀鑄造的腕錶,這些款式後來成為很多鐘錶工匠的靈感之源;1979年,浪琴腕錶與其他鐘錶品牌合作,研製出只有1.98毫米厚度的Feuille d』Or腕錶,晉升為全球最薄石英腕錶;
1880年,歐內斯特弗蘭西昂先生把這個如此特別的標誌及浪琴品牌註冊; 1904年,浪琴ExpressMonarch備受美國一支南極探險隊稱頌,在長達429天的行程中,浪琴的時計能維持只有四秒的差異,準確度驚人。
其後於1964年,浪琴更憑全球體積最小的電子石英航海時計奪得天文臺冠軍獎,顯示其在計時上的成就。
而品牌在美學設計上,也曾數次贏得Baden-Baden的Gold Roses獎項,浪琴表以演繹優雅氣派的制表宗旨名揚國際,成就了一個偉大的傳奇故事。
經歷了悠長的歲月,浪琴表的聲譽與品質吸引了世界各地知名人士的擁戴與信任,當中包括國家元首、貴族公主、影壇紅星、著名演藝人士、出色運動員與及眾多數之不盡的知名人士,他們都對浪琴表與飛翼沙漏這個標記投以信任和喜愛。
作為一個全球性品牌,自成立伊始,浪琴表就始終遵循著其固有的傳統價值觀,在逾130多個國家內忠實履行著卓越鐘錶商的堅定承諾。優雅,是該品牌的基本價值觀,迄今為止,這依然是浪琴表指導全球各項業務的不二準則。
#浪琴表# #彭于晏# #手錶# #腕錶# #勞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