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室內空氣汙染,很多人會想起甲醛等汙染物,殊不知,除了注意防範甲醛以外,還要注意氡汙染。那麼,什麼是氡?它主要來源於哪裡?我們應該如何減少它的影響呢?
據新民網報導,氡是由鐳衰變產生的一種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它無色無味,但又無處不在。科學研究表明,氡對人體造成的輻射量佔人體一生中所受到的全部輻射劑量的55%左右。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19種主要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有關室內氡與肺癌關係研究的最新資料也顯示,肺癌危險度與氡暴露水平呈線性相關,氡成為繼吸菸之後引起肺癌的第二「殺手」。
那麼,室內氡主要來源於哪裡呢?荊楚網介紹:
1.從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在地層深處含有鐳、釷的土壤或巖石中存在高濃度的氡,這些氡可以通過地層斷裂帶,進入土壤和大氣層。建築物建在上面,氡就會沿著地的裂縫擴散到室內,一般來說三層以下的室內氡含量較高。
2.從建築材料中析出的氡。建築材料包括房屋建造材料和裝修材料,比如花崗巖、磚砂、水泥、石膏、瓷磚,特別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中都會析出氡;
3.從室外空氣中進入室內的氡。室外空氣中氡的濃度很低,幾乎對人體不構成威脅。可一旦進入室內,就會在室內大量的積聚。
既然氡的危害如此之大,那我們如何做才能減少它對人體的影響呢?《生命時報》建議:
1.應該避免在富含放射性物質的地區購房。消費者在購房時,要查看房屋的室內環境檢測報告,還可以請專業機構做室內環境氡汙染測試。地下室和低層住宅在裝修中更要注意填平、密封地板和牆的所有裂縫,這樣可以減少氡的析出,控制汙染源擴散。
2.裝修時要慎重,應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環保低放射性裝修材料,不要大面積地使用天然石材、地板磚、瓷磚等存在放射性物質的建築材料。
3.不論是低層還是高層建築,經常開窗進行通風換氣,都可有效降低室內氡濃度。研究表明,自然通風對降低室內氡濃度的影響作用顯著,換氣次數越多,稀釋效果越好。(陸春振)
本文由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副主任闞海東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與健康、環境流行病學、健康風險評估等。
(責編:帥筠、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