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說現在幹擾嚴重,430MHz 不如十幾年前通聯的遠了。實際上這不是最重要的問題,短波的幹擾確實愈演愈烈,144MHz 也不容樂觀。但是,430MHz 頻段除了 433MHz 以外的頻率還是很不錯的。
通聯不遠的問題有很多種可能性,有一種可能性是,愛好者越來越少,你的信號到達了遠方,遠方無人回應。
一個切實存在的問題是建築物遮擋,現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遮擋信號是必然的,到底有多麼嚴重呢?在此,我們不討論電磁波在遇到牆壁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只關心結果。多方查找資料,我找到了下面的數據。
建築物的貫穿損耗是指電波通過建築物的外層結構時所受到的衰減,它等於建築物外與建築物內的場強之差。為客觀了解建築物的貫穿損耗,以50MHz、150MHz、500MHz、1000MHz 這 4 個頻段為例,屏蔽效果如下圖所示。
由室內、外頻譜數據可以看出,建築物有一定的無線電信號屏蔽作用,屏蔽效能約為 20dB。所以在室外存在的無線電信號,在室內其幅度會降低 20dB 左右。另外,建築物的貫穿損耗與建築物的結構、門窗的種類和大小、樓層有很大關係。貫穿損耗隨樓層高度的變化,一般為−2dB/層,因此,在核算信號損耗時,一般都以一層(底層)為目標來核算貫穿損耗。
同時,為了更好地理解貫穿損耗的效應,再以 900MHz 頻段為工作目標,綜合國外測試結果的貫穿損耗數據如下。
① 中等城市市區一般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築物:貫穿損耗中值為10dB,標準偏差7.3dB;郊區同類建築物,貫穿損耗中值為5.8dB,標準偏差8.7dB。
② 大城市市區一般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築物:貫穿損耗中值為18dB,標準偏差7.7dB;郊區同類建築物,貫穿損耗中值為13.1dB,標準偏差9.5dB。
③ 大城市市區金屬殼體結構或特殊金屬框架結構的建築物:貫穿損耗中值為27dB。
除了建築物損耗以外,人體也會造成損耗。對於手持機,當位於使用者的腰部和肩部時,接收的信號場強比天線離開人體幾個波長時將分別降低4~7dB和1~2dB,所以一般人體損耗設為3dB。有沒有聯想起香港動作片中警察的帶天線的肩咪?
車內損耗,金屬結構的汽車帶來的車內損耗不能忽視,一般車內損耗為8~10dB。在車內使用手臺會大打折扣,外接天線會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