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肉友問唐長老:多肉植物曬太陽一般溫度多高比較好?需要每天曬嗎?澆水後能不能馬上曬太陽?
多肉植物有三大原產地,分別是地中海的加那利群島、南非西南部和南美洲墨西哥城周邊,而這三大原產地之間又有幾個共同特點:其一氣候溫暖,年平均最高氣溫基本不超過28℃,最低氣溫則很少低於10℃。其二降水量少,年平均降水量低於全球平均降水量,且有4-5個月左右的旱季。其三光照充足,平均每天的光照時長達到7.5個小時到9.5個小時左右,所以原產地的多肉植物不僅生長速度快,同時狀態也非常好。

從原產地的氣候環境我們就可以看出,多肉最好是每天都能曬太陽的,而且光照時間越長越好(玉露和壽等少數不喜歡陽光直射的多肉品種除外),只有在光照充足的生長環境下,它們才能長得株型緊湊且葉片肥厚,同時顏色也奼紫嫣紅的非常漂亮。反之若是光照不足的話,多肉就會通過葉片攤開和莖稈拔高等方式來增加受光面積,而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多肉攤大餅和徒長了。

當然我們的氣候環境比不了多肉原生地,因此想長時間給它們曬太陽就成了一種奢望,首先不說秋冬季節除了雲南昆明和曲靖等少數地區才能達到這種光照條件以外(這些地區也被稱為多肉開掛區),其它地區基本上都以多雲和陰天居多,根本沒有那麼多太陽給它們曬。其次雖然夏季大部分地區的光照都很充足,但氣溫太高多肉又不能繼續暴曬,否則輕者葉片曬傷,重者直接被曬死。
那麼多肉在什麼溫度下曬太陽比較好?根據我的養護經驗,低溫狀態多肉曬太陽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注意不被凍傷就好,而高溫狀態下就完全不一樣了,像法師和山地玫瑰等會深度休眠的多肉,氣溫高於30℃就需要開始遮蔭,其它景天類多肉雖然更耐曬,但氣溫超過35℃的情況下還是要適當遮蔭的,只有少數特別皮實的多肉無懼夏天的烈日,可以從早曬到晚,比如說火祭、唐印、艾倫和紫悅等。
最後來說說多肉澆水後能不能馬上曬太陽的問題?如果是秋冬春三季的話,多肉澆水以後可以正常曬太陽,沒有任何問題,只要注意葉心不要積水就可以了。而要是夏季的話,那多肉澆水以後最好不要馬上曬太陽,特別是在氣溫較高或盆土過於潮溼的情況下,一定要先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等太陽不那麼毒和盆土不那麼溼的時候再放出去正常接受光照,以免高溫高溼的土壤環境導致多肉化水黑腐。
本文由唐長老多肉說原創(部分配圖來自網絡),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